感知觉学习对难治性弱视的治疗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8 20:25
【摘要】:目的:对感知觉学习的诊疗方式以及对视觉中枢神经的可塑性的不断探究,近年来在弱视的诊疗探究中已经深入到了神经生物学的层面和心理物理学的层面。感知觉学习打破弱视治疗方法的传统局限性,初步证实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以预见感知觉学习将会为弱视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本文对感知觉学习在难治性弱视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优势以及与相关视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难治性弱视是指弱视患者经过正规的戴镜及遮盖治疗一年及以上,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小于1行。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的44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所有病例均一眼为难治性弱视,矫正视力均≤0.8,对侧眼为正常眼,矫正视力均≥1.0,将4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2例,将其中一组的22例患者进行视感知觉双眼功能训练(IT训练)并作为试验观察组;将另外一组22例患者作为试验对照组进行弱视治疗仪训练。在各组训练前及训练后6个月分别测量其视力,立体视功能,知觉眼位,注视稳定性等指标,并将训练前后参数对比分析。并分析各组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试验对象中正常眼与弱视眼的注视稳定性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检验实验对象中正常眼与弱视眼的注视稳定性有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正常眼与弱视眼的注视稳定性存在显著差(p=0.00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对象训练前后视力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检验试验对象训练前后的视力有无显著差异。检验结果显示:IT训练前的视力为0.71±0.11,IT恢复组的视力为0.93±0.17,IT恢复组的视力高于IT训练前的视力,经t检验,IT训练前和IT恢复组的视力具有显著差异(p=0.0000.05)。IT训练后,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仪器训练前的视力为0.69±0.14,仪器恢复组的视力为0.75±0.12,仪器恢复组的视力高于仪器训练前的视力,经t检验,仪器训练前和仪器恢复组的视力具有差异(p=0.0010.05)。仪器训练后,视力有了相应的提高。IT训练后,视力提高了0.22±0.21,仪器训练后,视力提高了0.06±0.07,IT训练后视力提高的幅度大于仪器训练,经t检验,IT训练对视力的提升和仪器训练对视力的提升存在显著差异(p=0.00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T训练后视力提高优于仪器训练。3.试验对象训练前后知觉眼位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检验试验对象训练前后的知觉眼位有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IT训练前和IT恢复组的知觉眼位存在显著差异(p=0.02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仪器训练前和仪器恢复组的知觉眼位不存在显著差异(p=0.79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使用IT恢复的效果比仪器恢复的效果好。4.试验对象训练前后立体视功能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检验试验对象训练前后的立体视功能有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IT训练前和IT恢复组的立体视功能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仪器训练前和仪器恢复组的立体视功能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1.000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难治性弱视的患者,利用视知觉感知学习对其进行系统的治疗和训练,与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相比,具有视力提高速度快、知觉眼位恢复好的特点,这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在本研究中,IT训练前后与弱视治疗仪训练前后立体视功能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所收集病例的患者年龄偏大,且为难治性弱视,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7.44
本文编号:2796681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7.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华;向庆龄;廖孟;刘陇黔;;弱视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3期
2 成娟娟;卢炜;;正常与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知觉检查的比较[J];眼科;2010年02期
3 林恩韦;刘伟民;;视知觉感知学习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年11期
4 ;Perceptual learning for treating amblyopia in children based on activation of visual signal pathway Relationship of curative effects and time[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年04期
5 李华;刘陇黔;;知觉学习在弱视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春红;儿童弱视治疗前后多焦视诱发电位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阳阳;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弱视对立体视觉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7年
2 杨介川;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儿童肝肾不足型弱视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李阳;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立体视觉中枢区激活的fMRI远期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96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7966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