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及生后体重变化对其预测作用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6 01:04

  本文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及生后体重变化对其预测作用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未成熟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未成熟儿视网膜发育不完善引起。ROP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血管异常发育,目前公认的高危因素有早产、低出生体重及不合理氧疗。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逐年上升,ROP发生率也相应增高。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首位原因。早产儿常规眼底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视网膜异常病变,对于重症ROP早期行视网膜光凝或冷凝可以阻止视网膜病发展,使患儿有一个相对良好的视力预后。但常规眼底筛查增加早产儿的疼痛指数,且大部分筛查患儿为阴性或不需要治疗的。因此了解ROP的发病率是多少,ROP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进行ROP筛查及防治等问题成为目前各国努力解决的研究关键,怎样通过生后因素,合理评估ROP发生的可能,在不遗漏重症ROP的病人下,怎样缩小眼底筛查范围,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进行眼底筛查的早产儿,进行可能与ROP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出生后体重变化对预测ROP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ROP的发生提供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第一部分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十年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常见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GA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常规眼底筛查。采用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生体重、胎龄、性别、多胎妊娠、宫内窘迫、窒息、产前激素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呼吸暂停、吸氧时间、吸氧方式、贫血、输血、酸中毒、PDA、败血症、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中枢系统感染、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建立喂养时间、小于胎龄儿、早产儿脑病、颅内出血、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低血糖与ROP的关系。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单个危险因素与ROP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1087例早产儿纳入标准。胎龄为24-40.5周(30.85±2.38周),出生体重600-2840g(1455.61±307.28g),在1087例研究对象中213例发生ROP,发病率为19.59%。单因素分析示多胎、受孕方式、窒息、吸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呼吸暂停、输血、输血次数、光疗、胆汁淤积、酸中毒、PDA、感染、低血糖、小于胎龄儿、早产儿脑病与ROP相关,性别、产前激素应用、母亲妊高症与ROP不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生体重、胎龄、呼吸暂停、PS使用、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和早产儿脑病是ROP的独立作用的因素。 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预防早产,减少极度不成熟婴儿的出生是预防ROP的根本。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 第二部分生后体重变化对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的作用 目的:通过记录生后4周内体重增长情况判断其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的预测作用,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提供时间窗。 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进行常规眼底筛查的早产儿。纳入标准:根据卫生部2004年4月27日出台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ROP筛查标准:(1)GA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3)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排除标准(1)外院治疗情况不详;(2)外院确诊ROP病例;(3)有严重先天畸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4)先天性导致体重增长异常的疾病;(5)体重缺失点大于3个。采用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包,连续变量用非参数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建立2个回归型,在第一个模型内,分析BW、GA、体重增量之间的关系;第二模型内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变量纳入多元回归分析内,使用向后步进的方法,得出有独立作用的危险因素。P值0.05为有显著差异;p值0.01为有极显著差异。 结果:共有516名早产儿纳入本研究,其中409名为非ROP患儿,107名为ROP患儿,胎龄为24-40.5周(30.91±2.26周),出生体重640-2840g(1448.16±304.66g);在生后第1周、第2周、第3周ROP组较非ROP组相对体重增加值明显地低,生后4周相对体重增加值两组无明显差异。当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时:生后3周内相对体重增加值是预测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通过本研究提示生后3周内ROP组较非ROP组增相对体重增长值减慢,对于预测ROP的发生有意义。但也应注意其他临床高危因素的发生。这对临床工作中减少ROP筛查,早期发现ROP,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242例ROP阳性病例资料分析 目的:评价早产儿视网膜病临床特点及远期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42例ROP患儿临床资料、ROP分期、治疗情况及远期预后。 结果:242例ROP患儿中,1期和2期ROP共179例,随访54例,其中1期29例,2期25例,6例2期病变达Ⅰ型阈值前病变而采用激光治疗,其他均未进行特殊治疗;除失访和死亡病例外,所有随访病例ROP病变均消退,远期视力不受影响。3期病变29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例患儿中3例术后视力严重受损,仅存在光感,其余8例视力正常。4期和5期ROP共28例,随访的18例患儿中,仅1例手术后保存了正常视力(占5.56%),失明者达12例(占66.67%),其余5例虽保存视力,但视力极差,仅存光感(占27.78%)。2例激进型ROP病例,1例0期ROP,1例陈旧性ROP,2例退行期ROP。242例ROP患儿中182例未治疗,23例进行单纯激光治疗,4例进行单纯冷凝治疗,19例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6例行单纯巩膜切除术治疗,5例接受激光联合玻璃体切除术,1例接受激光联合巩膜切除术,2例接受冷凝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结论:ROP防治关在于预防ROP发生,当出现ROP早期病变时应严格筛查和及时干预,一旦疾病进入晚期,出现视网膜脱离时再治疗,则治疗效果不佳。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 危险因素 生后体重变化 早产儿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74.2
【目录】:
  • 英文缩写与英汉词汇对照表4-5
  • 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分析14-29
  • 临床资料与方法14-18
  • 结果18-25
  • 讨论25-28
  • 结论28-29
  • 第二部分 生后体重变化对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的作用29-38
  • 研究对象和方法29-30
  • 结果30-35
  • 讨论35-37
  • 结论37-38
  • 第三部分 242例ROP阳性病例资料分析38-46
  • 研究对象和方法38-39
  • 结果39-43
  • 讨论43-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4
  • 综述54-61
  • 参考文献56-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超;新生儿氧疗合并症及预防[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01期

2 陈超,石文静;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3 朱丽;陈超;石文静;王玉环;单海冬;赵培泉;;早产儿视网膜病多中心筛查及发病率调查[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及生后体重变化对其预测作用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369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