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15 19:27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实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后分别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两种术式在矫正视力、眼压以及前房深度方面效果相近,但是采用前者治疗方法安全性更好,且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所以值得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对比
3 讨论
本文编号:402774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对比
3 讨论
本文编号:4027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4027746.html
上一篇:2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狭窄合并脑梗死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及文献复习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