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间歇性外斜视诊断性遮盖前后斜视角及斜视分型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08-09 15:27

  本文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诊断性遮盖前后斜视角及斜视分型的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外斜视 间歇性 测量 斜视角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间歇性外斜视眼位随着融合控制力的变化而改变,当融合力良好时眼位呈外隐斜状态;而在疲劳、强烈阳光等条件下融合控制力减弱时,则出现显性外斜视或斜视度加大。使得准确的测量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所导致的暂时的融合破坏在暴露潜在的斜视度是不足的。VonNoorden认为,遮盖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一眼一段时间后能测量出其潜在的更大斜视角,遮盖能减弱患者的融合刺激从而使患者的斜视角充分表现出来。Gurlu和Erada的研究表明,1小时遮盖后的测量结果比较稳定,延长遮盖时间后斜视角不再变化。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1-hour diagnostic occlusion test,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能消除融合性集合,从而鉴别真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与类似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对间歇性外斜视的分型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比较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前、后斜视角及斜视分型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集207例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均行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前、后看近及看远斜视角测量的住院手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所有病例手术前均行视力、屈光状态、眼球运动及眼科常规检查。手术前均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试验进行注视看远(6m)及看近(33cm)调节性视标的第一眼位斜视角的测量,然后遮盖患者主斜眼1小时后再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斜视角的测量。所有三棱镜检查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对1小时遮盖前、后看远及看近斜视角的均值进行比较;1小时遮盖前、后看远及看近斜视角一致性的评价采用Bland-Altman法;采用Pearson's卡方检验对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前、后间歇性外斜视分型的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1)看远斜视角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前均值为28.00±9.38三棱镜度,遮盖后斜视角均值为29.85±9.59三棱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P=0.000);看近斜视角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前均值为28.17±9.92三棱镜度,遮盖后斜视角均值为34.38±10.57三棱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3,P=0.000)。(2)Bland-Altman图显示,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遮盖前、后测量的看远斜视角一致性较好;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遮盖前、后测量的看近斜视角一致性较差。(3)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遮盖前、后间歇性外斜视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1P=0.000)。 [结论](1)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主要影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看近斜视角,而对看远斜视角影响较小。(2)1小时诊断性遮盖试验对于间歇性外斜视的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斜视 间歇性 测量 斜视角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77.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2
  • 资料与方法12-14
  • 结果14-17
  • 讨论17-22
  •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6
  • 综述26-41
  • 参考文献37-41
  • 发表文章41-42
  • 志谢42-4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栾瑛;王淑霞;刘斌;周博研;周丽娜;;共同性斜视眼外肌病理改变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1期

2 李镒冲;李晓松;;两种测量方法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17期

3 卢炜,王京辉;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J];眼科;2000年05期

4 陈卉;;Bland-Altman分析在临床测量方法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7年03期

5 孟祥成,张德馥,郑玲,刘东辉;间歇性外斜视的成因、分类及手术选择[J];实用眼科杂志;1988年08期



本文编号:645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645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e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