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观察
本文关键词:伴有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虹膜睫状体囊肿 拱高 前房容积 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
【摘要】:观察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PC-ICL)的影响。回顾性研究。选取将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带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手术27人40眼,按有无囊肿分为有囊肿组和无囊肿组,其中有囊肿组14人20眼,平均年龄25.3岁±5.7岁,平均球镜-9.79D±2.12D,平均柱镜-1.14D±0.66D,平均等效球镜(SE)-10.36D±2.16D,囊肿矢状面水平平均直径0.75mm±0.27mm,垂直平均直径0.65mm±0.28mm,平均面积0.53 mm2±0.38 mm2,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最大范围:4点~9点;无囊肿组13人20眼,平均年龄25.8岁±6.2岁,平均球镜-8.80D±2.55D,平均柱镜-1.20D±0.80D,平均SE-9.40D±2.51D。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周、1月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及术后1天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应用spss22.0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天、1周、1月UCVA及IOP变化,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变化。有囊肿组与无囊肿组比较:在UCVA方面,术后1天,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OP方面,术后1天,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有囊肿组IOP较无囊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拱高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前房容积与术前前房容积差值、术后前房角开放度与术前前房角开放度差值、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前前房深度差值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时,行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仍然安全、有效。
【作者单位】: 重庆南充爱尔眼科医院;
【关键词】: 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虹膜睫状体囊肿 拱高 前房容积 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
【分类号】:R779.6
【正文快照】: 大量文献报道,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 posterior collamer implamtable collamer lensePPC-ICL)矫正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6.0D)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逆等优势[1],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Primary iridocili-ary cyst,IC)是葡萄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欣;李学民;王欣;王薇;;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位置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10期
2 刘玉青;侯四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虹膜睫状体囊肿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9年04期
3 王溪;;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状况[J];临床眼科杂志;2011年01期
4 朱冉;程蕾;王丹梅;;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与眼压相关性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红;赵瑞博;;双眼睫状体囊肿继发青光眼1例[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9期
2 章玉群;徐巍华;田琳璐;赵东升;;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Pentacam眼前节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2期
3 肖宏;;Pentacam眼前节检查的护理配合[J];国际眼科杂志;2011年08期
4 代海燕;朴天华;林玉华;赵保文;;Pentacam分析仪比较正常和高度近视眼前房深度和前房角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2年03期
5 洪冬梅;孙康;;LASI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眼科杂志;2012年10期
6 谢秀丽;;ICL晶状体更换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05期
7 罗启惠;汪辉;胡春明;熊洁;周青青;;有晶状体眼后房悬浮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前囊混浊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8 熊露;易魁先;邓一鹏;彭晓t ;;前房放液治疗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J];国际眼科杂志;2015年02期
9 李仲佶;李雪;杜春宇;胡琦;吴琼;杨帆;;飞秒激光与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5年03期
10 程蕾;朱冉;王丹梅;魏梅;;飞秒LASIK术后早期前房参数的变化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红霞;三维眼前节分析仪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D];泰山医学院;2011年
2 李晖;裂隙灯前节OCT在眼前节检查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钟茜;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临床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4 盛豫;Pentacam前节分析系统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5 邹绚;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前房参数的临床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6 刘先利;Oculus Pentacam对白内障手术后晶体囊膜浑浊的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7 胡萌;应用UBM观察不同类型青光眼及正常人群中虹膜睫状体囊肿发生率的比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覃春燕;肝肾亏虚型白内障术后眼前节变化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胡亚丽;白内障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的愈合及对术后散光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黄海龙;全景UBM量化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后房结构改变的临床评价[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小于,刘杏,王岚,凌运兰,陈秀琦;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J];广东医学;2004年05期
2 苏增识;关于偏振片对于眩光的抑制作用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5年04期
3 刘玉青;侯四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虹膜睫状体囊肿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黄世荣,黄丽群,覃文格,梁凤康,黄宝辉,罗成初;256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报告[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冯燕敏,陈爱萍;毛果云香碱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4期
3 李虹霓,黄梓材,林静君,周忠夏;计划外前房型与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01年10期
4 史丽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2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12期
5 孔玲;无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眼前段严重外伤(附52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3年03期
6 李荣成 ,谭罗荣;基层医院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3年06期
7 王琨,谭冬梅;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固定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05期
8 李顺元;王保君;朱红军;郑建奇;;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13期
9 黄栋才;李秀伦;曾淑英;;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袢缝线固定25例治疗体会[J];华西医学;2008年04期
10 崔健怡;;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的原因及处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颖;;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天安;沈晔;杜持新;汪阳;夏建华;;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预防和控制[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关和雨;罗惠兰;;后房型人工晶体简易缝线固定的临床效果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刘秀芝;毛杨纯;颜建珍;;老年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探讨[A];第十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吉安地区眼科专委会成立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5 宋文燕;张婷;刘苏;;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与手术配合[A];第十四届西北五省眼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赵欣;李学民;王薇;;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后房型人工晶体位置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时力;;无囊膜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例报告[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杜持新;沈晔;汪晓宇;黄丹;;高度近视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像差的改变[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杨青萍;;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7例严重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常枫;薛安全;王树林;王勤美;;超高度近视眼后巩膜加固术后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彭鑫;手术台前的艺术家[N];医药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评价[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冬平;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早期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费孝庆;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的长期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3 王适宜;不同后房型人工晶体位置的超声生物显微镜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09年
4 汤雪娥;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临床观察[D];南华大学;2011年
5 王华;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6 陈昌凤;PRL和ICL两种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刘雪;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后瞳孔直径的评估[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8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848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