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鼻黏膜microRNA的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0:00

  本文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鼻黏膜microRNA的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鼻炎 变应性 特异性免疫治疗 基因芯片 聚类分析 基因调节网络


【摘要】: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AR)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前后鼻黏膜microRNA表达的变化。方法: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及滴鼻法建立AR小鼠模型,以腹股沟皮下注射法进行SIT,以叠加法进行行为学评分,计算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个数,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OVA-slgE的表达及鼻腔灌洗液中IFN-γ与IL-4的表达。3组小鼠分别用microRNA基因芯片进行初步筛查,筛查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Fold change≥2.0且P0.05的microRNA,而后用GeneSpring12.5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并与免疫反应和炎症相关通路中的mRNA取交集。用MEV-4-6-0软件做聚类分析图,Cytoscape_v2.8.2做靶基因网络图。结果:AR小鼠模型及SIT成功。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9个microRNA表达下调,6个microRNA表达上调。聚类分析可明显看出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聚在2个分支。这15个microRNA的靶基因有5 753个,取交集后得到451个与SIT相关性更大的靶基因。从网络图看出,一个microRNA可以调控多个靶基因,一个基因也可以受多个microRNA的调控,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SIT的过程。结论:鼻黏膜microRNA的表达在AR进行SIT前后发生了变化,microRNA可能参与了AR的SIT过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缩小microRNA靶基因的查找范围,有利于研究AR在SIT后变化的microRNA对其相关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AR的发病和SIT机制的认识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鼻炎 变应性 特异性免疫治疗 基因芯片 聚类分析 基因调节网络
【分类号】:R765.21
【正文快照】: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递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目前,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immunotherapy,SIT)是AR的唯一对因疗法,其机制还不完全清楚〔1〕。近年有研究证实,microRN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忠喜;;TNF-α和IL-8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23期

2 卢汉桂;邱前辉;卢川;陈少华;韩虹;;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TGF-β、IL-10和IL-17的变化及和症状关系的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3 李艳青;王德辉;;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基因芯片检测及差异表达基因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建明;周志军;管建丽;;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前后血清IL-8、IL-10含量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年01期

2 阙慧丽;宋红燕;余朝伟;;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NF-α、IL-4表达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年04期

3 梅显伟;陈绍芬;孙旭鸯;;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对AR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1期

4 李湛玲;黎毓光;卢建鹏;陈盛强;李敏雄;;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解剖学研究;2012年06期

5 李湛玲;黎毓光;卢建鹏;陈盛强;;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863C/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初步探讨[J];解剖学研究;2013年05期

6 冯锦辉;杨伟珍;刘志威;丘理子;陈盛强;李敏雄;;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海南医学;2009年10期

7 朱培颖;;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关系及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0年36期

8 姜梁;胡晓艳;刘奠忠;;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TNF-α和ICAM-1含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11期

9 丘理子;黄映红;赖荷;张建国;陈盛强;李敏雄;;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现代医院;2009年05期

10 蓝建平;曾宪海;曾晓霞;陈文力;;P38MAPK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L-6及TNF-α的表达调控[J];现代医院;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春治;TLR2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干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2 夏萍;miR-146a通过靶基因IRAK1对IL-17的调控在银屑病中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储开博;麻芥冲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浆组胺及血清TNF-α和IL-5含量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徐英;清热止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李斯斯;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顾晓娜;清肺脱敏汤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冰;吴建;赵舒薇;范静平;孙爱华;陈珏;;人类变应性鼻炎基因表达谱的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年03期

2 余少卿,章如新,刘国钧,温武,沈小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中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02期

3 王忠喜;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尘螨特异性IgE和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变化[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17期

4 杨影;李春林;罗t,

本文编号:853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853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