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醒鼻凝胶剂对变应性鼻炎TSLP依赖型肥大细胞干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6:52

  本文关键词:醒鼻凝胶剂对变应性鼻炎TSLP依赖型肥大细胞干预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药醒鼻凝胶剂 AR TSLP MCs 机制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现代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中药醒鼻凝胶剂对AR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其是否通过抑制鼻黏膜TSLP依赖型MCs的活化起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也为AR发病机制与中医药防治思路提供新的途径。 方法:(1)豚鼠以OVA0.5mg、氢氧化铝30mg加l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致敏,鼻腔滴注2%OVA激发复制AR模型。6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醒鼻凝胶剂低剂量组(6.88mg/kg)、中剂量组(13.76mg/kg)、高剂量组(27.52mg/kg)及阳性药布地奈德组(20μg/kg),每组10只。比较6组AR模型豚鼠的行为学表现。 (2)豚鼠最后一次激发后1h腹腔注射戊巴比妥(50mg/kg)麻醉,取血清、鼻腔灌洗液和鼻粘膜,Lavens SE法定量测定肥大细胞活化标志物类胰蛋白酶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IgE,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炎性因子IL-5、IL-6、TNF-α、GM-CSF、CCL1、 CXCL8的含量,并对豚鼠病变鼻黏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3)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中TSLP、TSLP受体(TSLPR)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检测鼻黏膜组织中TSLP、TSLPR、NF-κB mRNA的表达。 结果:(1)AR病模行为学指标评分:模型组激发时出现了喷嚏、挠鼻和流涕的典型变应性鼻炎症队,随激发次数的增加,症状加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豚鼠的行为学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而给药组AR症状有明显的缓解。第五次激发时AR行为学评分:正常对照组:0.50±0.85;模型组:5.00±1.33;低剂量组:2.70±0.95;中剂量组:2.70±1.49;高剂量组:2.00±0.82;;布地奈德组:1.60±1.07。各给药组可显著降低豚鼠的AR症状(P0.01)。 (2)鼻黏膜HE染色观察:模型组豚鼠鼻黏膜有不同程度肿胀增厚,血管扩张充血.,杯状细胞增多,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而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EOS计数:正常对照组:1.90±0.74;模型组:12.00±1.76;低剂量组:8.70±1.34;中剂量组:3.10±0.88;高剂量组:2.30±0.95;布地奈德组:2.10±0.31。各给药组可显著减少AR豚鼠鼻粘膜的嗜酸性粒细胞数(P0.01)。 (3)与模型组比较,醒鼻凝胶剂中、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血清中类胰蛋白酶、IgE、IL-5、IL-6、TNF-α、GM-CSF含量(P0.01或P0.05),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CXCL-8、CCL-1含量(P0.01或P0.05)。醒鼻凝胶剂中、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鼻腔灌洗液中IL-6、GM-CSF含量(P0.01或P0.05),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鼻腔灌洗液中IL-5、YNF-α含量(P0.01或P0.05)。灌洗液中CXCL-8、CCL-1含量虽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鼻黏膜免疫组化、PCR结果显示,醒鼻凝胶剂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鼻黏膜中TSLP、TSLPR、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1)。醒鼻凝胶剂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鼻黏膜中TSLP、NF-κB mRNA的表达(P0.01)。 结论:通过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醒鼻凝胶剂能缓解豚鼠的AR症状,改善鼻黏膜的病理学改变,提示醒鼻凝胶剂对AR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稳定肥大细胞,调控NF-B信号转导,抑制TSLP、TSLPR及炎性因子(IL-5、IL-6等)的释放有关。
【关键词】:中药醒鼻凝胶剂 AR TSLP MCs 机制 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85.5;R765.21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缩略词表11-13
  • 前言13-17
  • 第一章 醒鼻凝胶剂对AR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17-26
  • 1 实验材料17-18
  • 1.1 实验动物17
  • 1.2 实验药品17
  • 1.3 实验试剂17
  • 1.4 实验仪器17-18
  • 2 实验方法18-21
  • 2.1 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建立18
  • 2.2 给药18
  • 2.3 AR病模行为学指标评分18-19
  • 2.4 样本采集与处理19
  • 2.5 指标检测19-21
  • 3 实验结果21-24
  • 3.1 AR病模行为学指标评分21-22
  • 3.2 血清IgE检测22
  • 3.3 肥大细胞活化标志物类胰蛋白酶检测22-23
  • 3.4 中药醒鼻凝胶剂对AR豚鼠鼻粘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23-24
  • 4 讨论与小结24-26
  • 4.1 讨论24-25
  • 4.2 小结25-26
  • 第二章 醒鼻凝胶剂对TSLP相关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26-36
  • 1 实验材料26-27
  • 1.1 实验动物26
  • 1.2 实验药品26
  • 1.3 实验试剂26-27
  • 1.4 实验仪器27
  • 2 实验方法27-29
  • 2.1 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建立27
  • 2.2 给药27
  • 2.3 样本采集与处理27
  • 2.4 指标检测27-29
  • 2.5 统计学方法测定29
  • 3 实验结果29-35
  • 3.1 血清及鼻腔灌洗液中IL-5检测29-30
  • 3.2 血清及鼻腔灌洗液中IL-6检测30-31
  • 3.3 血清及鼻腔灌洗液中TNF-α检测31-32
  • 3.4 血清及鼻腔灌洗液中GM-CSF检测32-33
  • 3.5 血清及鼻腔灌洗液中CCL-1检测33-34
  • 3.6 血清及鼻腔灌洗液中CXCL-8检测34-35
  • 4 讨论与小结35-36
  • 4.1 讨论35
  • 4.2 小结35-36
  • 第三章 醒鼻凝胶剂对NF-KB、TSLP及其受体蛋白与基因的影响36-46
  • 1 实验材料36-38
  • 1.1 实验动物36
  • 1.2 实验药品36
  • 1.3 实验试剂36-37
  • 1.4 实验仪器37
  • 1.5 主要试剂配制37-38
  • 2 实验方法38-42
  • 2.1 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建立38
  • 2.2 给药38
  • 2.3 样本采集与处理38
  • 2.4 指标检测38-42
  • 3 实验结果42-44
  • 3.1 鼻黏膜NF-κB p65蛋白的检测42
  • 3.2 鼻枯膜NF-κB mRNA表达的检测42-43
  • 3.3 对AR豚鼠鼻黏膜TSLP蛋白表达的影响43
  • 3.4 对鼻粘膜组织TSLP mRNA表达的检测43-44
  • 3.5 对AR豚鼠鼻黏膜TSLPR蛋白表达的影响44
  • 4 讨论与小结44-46
  • 4.1 讨论44-45
  • 4.2 小结45-46
  • 全文总结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图49-55
  • 致谢55-56
  • 文献综述56-64
  • 参考文献61-64
  • 作者简介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健;褚克丹;艾斯;谢振家;黄郑隽;吴群励;罗海燕;张洪生;方立;;中药醒鼻凝胶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效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4期

2 张鑫悦;卢良;刘利兵;曲萍;李英辉;黄小峰;;蟑螂致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郑健;罗海燕;艾斯;褚克丹;黄小宾;;中药醒鼻凝胶滴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0年01期

4 褚克丹;林雄;;醒鼻凝胶剂的制备及丹皮酚的含量测定[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林雄;褚克丹;;醒鼻凝胶剂中天然冰片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海峡药学;2008年04期

6 张爱美;张萍丽;江丽娜;刘维克;;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影响的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3期

7 曾晓宁;何韶衡;;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7期

8 张仲林;钟沁月;李莎;刘进;;肥大细胞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9年01期

9 许梅莉;郭永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17期

10 何少林;昌薇;赵卉;马旭明;林静;李大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志明;真菌变应原致变应性鼻炎豚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Eotaxin基因在上下呼吸道黏膜中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丽;哮喘小鼠气道上皮TSLP表达及激活DCs加重气道炎症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2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912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