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耳蜗死区定位的听力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耳蜗死区定位的听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耳蜗死区 等阈值噪声(TEN)检测法 助听器 耳聋康复
【摘要】:目的耳蜗死区的存在影响传统助听器助听效果,本课题用等阈值噪声测试法对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进行耳蜗死区定位的听力学研究,通过对耳蜗死区定位信息的反馈,助听验配师为他们验配或选择合适的助听器,提高助听器助听效果。方法受试对象分两组:A组(研究组):20例(40耳)听力障碍患儿,年龄为4-8岁,平均5.8岁,男5例,女15例;B组(对照组):15例(30耳)听力正常,无耳部疾病史的健康青少年,年龄20-24岁之间,平均年龄22岁,男7例,女8例。受试者接受问卷调查采集病史,耳科常规检查,及各项听力学测试包括声导抗检查,TEN测试,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和助听器助听效果评估,其中TEN(HL)测试测得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频率绝对阈值和掩蔽阈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检查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频率的反应阈;在声场中测得A组裸耳听力和助听器助听听阈。结果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4例重度聋儿童,16例极重度聋儿童,其中12耳为重度聋,28耳为极重度聋。20例受试者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儿童不伴其他疾病,其中1例有家族史,其他患儿病因不明;对照组15例(30耳)都为健康青少年。耳科常规检查均正常。声导抗测双侧鼓室图均为A图。TEN(HL)测试:16耳存在耳蜗死区,占40%;12耳不确定是否存在耳蜗死区,占30%;12耳不存在耳蜗死区,占30%。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频率存在耳蜗死区的例数分别为14耳,12耳,19耳和15耳。对照组无一例检测出耳蜗死区的存在。A组和B组受试者ASSR检测结果和TEN(HL)检测的绝对阈值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即两者在各测试频率测得阈值呈线性相关(P0.05)。助听听阈在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频率助听听阈分别40.00±7.50,43.89±9.61,42.22±9.05,57.78±13.94。结论应用TEN(HL)测试对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可以有效地进行耳蜗死区定位诊断,但是有局限性,本组研究发现耳蜗死区检测率40%。双耳感音神经性聋儿童双耳佩戴助听器助听效果比单耳获益多。耳蜗死区的降低助听装置的助听效果,特别是高频死区放大后获益比低频死区放大要小。耳蜗死区定位诊断为助听器验配师和耳鼻咽喉科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患者听力障碍信息,如耳蜗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和病变范围。为患儿验配或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及时改善患儿听力状况,促进患儿听力康复和言语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耳蜗死区 等阈值噪声(TEN)检测法 助听器 耳聋康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64.431
【目录】: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5-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3
- 材料和方法13-16
- 结果16-26
- 讨论2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附表42-46
- 综述一46-58
- 参考文献54-58
- 综述二58-63
- 参考文献61-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民;沪杭地区感音神经性聋421例病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8期
2 刘毅,康玉珍,高风芹,史世娟,伯璐,张萍;1423例感音神经性聋病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4年05期
3 裴文;;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年03期
4 孙爱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红细胞碱性铁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5 ;自发性双侧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特征[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4年06期
6 周敦才;过量痢特灵致感音神经性聋二例报告[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4年04期
7 王克非;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感音神经性聋78例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1995年05期
8 傅敏,邹美荣,赵萍,葛战鹰,于德花,陶昆耀;感音神经性聋耳鸣频率与强度的匹配(摘要)[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年01期
9 李文;小儿感音神经性聋延误诊治的原因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李新民,张庆泉;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一例[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栋祯;;反复发作的低频感音神经性聋临床特点[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冯艳梅;苏开明;殷善开;;陡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低频区的间隔检测[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汪审清;;感音神经性聋治疗现状[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赵晓埝;王登元;陈智斌;李芳丽;周涵;卜行宽;;儿童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聋[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5 宣伟军;黄煜猷;何晓凤;蓝茵茵;;中医肝脾肾瘀兼顾论治近期感音神经性聋45例[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谭长强;;先天性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防治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7 宣伟军;;感音神经性聋中医中药研究进展(综述)[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郑峗;;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进展[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九届学术交流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冯艳梅;苏开明;殷善开;;陡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言语识别[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罗仁忠;王小亚;温瑞金;高胜利;李琰;周佳霖;邹彬;孙昌志;蓝军;谭少珍;;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佩戴助听器与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残余听力的比较分析[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艳;内耳毛细胞再生研究取得突破和感音神经性聋基因治疗的探索[N];科技日报;2008年
2 佘娜;耳聋分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若沙;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致聋因素分析、常见基因检测及其种族差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河北省1482例0~14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临床资料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郑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前瞻性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陈扬;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尿酸与感音神经性聋相关性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蔡文君;免疫调节基因内耳局部应用治疗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5 陈继跃;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耳蜗死区定位的听力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6 陈帼玲;中国散发感音神经性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的筛查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艳莉;中国西北地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张志轩;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学特征和诊断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建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对正常青年人及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听力学评估价值探讨[D];南昌大学;2007年
10 蒋璐;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听力学综合评估[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8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96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