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糊精构筑的超分子药物和基因载体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糊精构筑的超分子药物和基因载体的研究
【摘要】:超分子化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主要涵盖化学、材料学、药学及生物学等热点研究领域。超分子自组装长期以来一直是超分子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非共价键自组装的特点可以构筑出具有新型结构与功能的有序的超分子组装体,这对于探索和设计新型功能的药物运输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超分子非共价键自组装化学可以说是成功的打破了共价键合成化学在各个领域上百年来的“垄断”,尤其是在功能材料领域。环糊精是超分子自组装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因为环糊精自组装为构筑纳米大小与形貌各异的超分子药物载体提供了一种在分子水平操控分子砌块的手段。利用环糊精自组装可以将不同功能的生物材料在分子水平整合到一体,实现构筑所期望的最佳功能的药物载体。环糊精非共价键自组装构筑功能化的药物载体相比共价键合成构筑药物载体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所需反应装置简单,反应条件平和,操作过程简便,绿色环保和易于批量制备。本论文旨在设计安全高效的环糊精超分子药物载体与基因载体。构筑环糊精超分子药物载体采用如下策略:①通过共价键合成作用,在聚赖氨酸侧枝上键接多个环糊精;②利用环糊精疏水性空腔与疏水性药物(灯盏花乙素)进行自组装,从而实现构筑的药物载体具有高载药量的作用。构筑环糊精超分子基因载体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首先,采用共价键合成方法制备具有侧枝化的聚赖氨酸-环糊精(PL-Gly-CD)药物载体,通过核磁的峰面积计算出该药物载体上含有10个环糊精分子。其次,在水溶液体系中通过快速搅拌方法诱导环糊精与药物主客体识别,实现药物和PL-Gly-CD自组装,制备具有高载药量的超分子药物组装体。再次,通过核磁,荧光分析,热重和X-粉末衍射等手段证明了环糊精与药物完成了自组装。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发现药物载体对药物具有明显的增容效果。最后,通过细胞活性实验考察该药物载体对药物的抗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药物组装体明显的提高了药物的抗癌活性。构筑环糊精超分子基因载体采用如下策略:①通过简单的共价键合成功能性砌块分子;②利用环糊精桥连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将各个功能性砌块分子整合到一体,从而构筑出多功能性基因载体。构筑环糊精超分子基因载体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首先,采用共价键合成方法制备具有肿瘤细胞靶向功能的叶酸-金刚烷(FA-AD),具有生物细胞相容性的聚乙二醇-金刚烷(PEG-AD),具有高效转染功能的聚乙烯亚胺-环糊精(PEI-CD)。其次,在水溶液体系中通过快速搅拌方法诱导环糊精与金刚烷主客体识别,实现了FA-AD, PEG-AD 和 PEI-CD三种砌块分子的自组装,制备具有多功能的超分子纳米基因载体。采用核磁跟踪超分子纳米基因载体的形成过程,证明通过环糊精-金刚烷的自组装作用可形成超分子纳米基因载体。再次,通过凝胶电泳,Zeta电位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等表征手段证明所得组装体对基因具有较好的凝聚效果,同时均为纳米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最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该基因组装体的安全性与转染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非病毒基因组装体不但安全性好而且具有靶向转染效果。
【关键词】:环糊精 药物载体 超分子 基因载体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绪论15-34
- 1.1 自组装概述15-17
- 1.2 环糊精自组装药物载体17-18
- 1.3 基于环糊精自组装的内源性刺激响应性药物载体18-23
- 1.3.1 pH值响应系统18-20
- 1.3.2 氧化还原响应系统20-22
- 1.3.3 酶响应系统22-23
- 1.4 基于环糊精自组装的外源性刺激响应性药物载体23-31
- 1.4.1 温度响应系统23-26
- 1.4.2 光响应系统26-28
- 1.4.3 磁响应系统28-30
- 1.4.4 超声响应系统30
- 1.4.5 电响应系统30-31
- 1.5 环糊精自组装药物载体展望31-32
- 1.6 本论文选题32-34
- 第二章 环糊精与聚赖氨酸构筑的药物载体研究34-53
- 2.1 引言34-35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35-36
- 2.2.1 实验试剂35
- 2.2.2 实验仪器35-36
- 2.3 实验部分36-41
- 2.3.1 单-6-氧-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的制备(6-OTs-β-CD)36-37
- 2.3.2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的制备(Gly-CD)37
- 2.3.3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的制备(PL-Gly-CD)37-38
- 2.3.4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取代度计算38
- 2.3.5 聚赖氨酸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38-39
- 2.3.6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的制备39
- 2.3.7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物理混合物的制备39
- 2.3.8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物包合比计算39
- 2.3.9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结合常数的测定39-40
- 2.3.10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核磁共振研究40
- 2.3.11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X-粉末衍射的研究40
- 2.3.12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热分析研究40
- 2.3.13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的增溶效果测定40-41
- 2.3.14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的粒径与Zeta电位分析41
- 2.3.15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体外细胞毒性研究41
- 2.4 结果与讨论41-51
- 2.4.1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的合成42-43
- 2.4.2 聚赖氨酸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43-44
- 2.4.3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物包合比计算44
- 2.4.4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结合常数的测定44-46
- 2.4.5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的包接模式46-47
- 2.4.6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X-粉末衍射的研究47-48
- 2.4.7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热重分析48-49
- 2.4.8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增溶效果分析49
- 2.4.9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的粒径与Zeta电位分析49-51
- 2.4.10 单-6-脱氧-甘氨酸-β-环糊精接枝聚赖氨酸(PL-Gly-CD)与灯盏花乙素(SCU)包合物体外细胞活性分析51
- 2.5 本章小结51-53
- 第三章 环糊精自组装的叶酸靶向超分子基因载体研究53-72
- 3.1 引言53-54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54-55
- 3.2.1 实验试剂54-55
- 3.2.2 实验仪器55
- 3.3 实验部分55-61
- 3.3.1 单-6-氧-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的制备(6-OTs-β-CD)55-56
- 3.3.2 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EI-CD)的制备56-57
- 3.3.3 PEI-CD取代度计算57
- 3.3.4 聚乙二醇-金刚烷(PEG-AD)的制备57
- 3.3.5 叶酸-金刚烷(FA-AD)的制备57-58
- 3.3.6 氮磷比化学计量学58
- 3.3.7 方法A制备非病毒基因组装体58-59
- 3.3.8 方法B制备非病毒基因组装体59
- 3.3.9 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生物物理表征分析59-60
- 3.3.10 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细胞毒性分析60
- 3.3.11 非病毒基因载体的体外转染分析60-61
- 3.4 结果与讨论61-70
- 3.4.1 PEI-CD-PEG-AD·FA-AD组装体的制备61-63
- 3.4.2 非病毒基因载体生物物理表征分析63-66
- 3.4.3 非病毒基因组装体的细胞毒性分析66-67
- 3.4.4 非病毒基因组装体转染效果分析67-70
- 3.5 本章小结70-72
- 参考文献72-77
- 致谢77-78
-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揭示超分子囊泡实现抗癌药物细胞内转运[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千海;郭东升;刘育;;三元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及其电化学调控[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宝全;王剑锋;赵小菁;张丽影;张艳梅;范圣第;;基于超分子体系的钙离子跨膜信号转导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成梦娇;石峰;;基于磁诱导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微操作和三维结构的构筑[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于澍燕;;超分子手性的自组装化学[A];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代玲玲;吕敬松;周成合;;四唑类超分子药物和材料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田佳;张亮;陈澜;章康达;周岑;王辉;赵新;张丹维;黎占亭;;超分子有机框架:“合成”溶液相二维和三维周期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7 董雪林;柴伟;黄耀东;;新型N-羰基硫脲凝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超分子体系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陈洁;王天宇;刘鸣华;;基于组氨酸衍生物的二元超分子凝胶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4年
9 翁文桂;Alex Jamieson;Stuart Rowan;;一类自修复性金属超分子聚合物凝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于澍燕;;手性在金属-有机超分子体系的化学自组装中[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1.基于六氮杂苯并菲结构的化学传感器对氟离子、铜离子和银离子的选择性识别2.三组份水相自组装构筑单层二维超分子有机框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赵朝委;配位作用驱动的自组装体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董盛谊;基于冠醚的超分子聚合物和超分子凝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陈明明;线型铂基超分子凝胶因子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王倩;三种具有疏水空腔大环主体的分子键合及其热力学性质[D];南开大学;2013年
6 张慧;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自组装及逻辑功能[D];吉林大学;2006年
7 高超;光响应超分子包结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林维红;新型层层自组装有机薄膜型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磁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马卫兴;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蛋白质的超分子显色反应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邬帅帆;基于大环主体的功能性超分子组装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曼;方酰胺衍生物在超分子主—客体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胡静;取代的单糖和糖胺分子自组装超分子水凝胶及其生物应用[D];南京大学;2016年
3 廖荣强;基于环糊精构筑的超分子药物和基因载体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刘影;基于双稳态准轮烷的智能纳米容器的制备及其可控释放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钊华;几种新型修饰环糊精/PPT超分子体系与BSA相互作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路鹏飞;若干超分子识别体系的计算模拟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杨国栋;利用N、O杂配体构筑系列新颖超分子固态网络结构[D];华侨大学;2008年
8 孔丽;基于环糊精的超分子凝胶体系[D];山东大学;2012年
9 郭书文;酸碱可控的超分子交联聚合物网络的制备、表征及荧光特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王武林;氨基卟啉及其衍生物与环糊精的超分子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2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04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