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9:07
本文关键词: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功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脂质体 脂蛋白 多肽-脂质纳米粒子 靶向 阳离子双亲性多肽
【摘要】:脂质体模拟天然的生物膜结构,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成为药物运输的良好载体。随着脂质体的发展,各种模拟体内天然囊泡结构的脂质纳米粒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脂质体的修饰和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对天然存在的脂质囊泡结构脂蛋白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介绍了模拟脂蛋白的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应用。然后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多肽-脂质纳米粒子构建和功能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1)通过对多肽进行二价化改造,构建以整合方式实现纳米粒子形成、表面功能化和疏水化合物包裹的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组装平台;(2)选取阳离子双亲性多肽,研究脂质纳米粒子的形成以及对多肽性质的优化。最后,对工作内容进行了整体总结和展望。以下是本论文的两部分主要研究工作的简要介绍:1.多功能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组装及细胞靶向输送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多肽-脂质纳米粒子平台,以整合的方式实现纳米粒子的组装、表面功能化和疏水性药物的装载。用于组装脂质纳米粒子的新型多肽由两条α螺旋多肽组成,并且通过环状结构进行连接,形成ALA结构。这种二价化的结构多肽具有更好的双螺旋结构和更强的脂质包装能力,并且对疏水性分子(Ir(ppy)2-DIP)具有更稳定的装载能力。在环状结构中引入五个组氨酸,构建的纳米粒子可以与Ni柱相互作用,说明环状结构展示于脂质纳米粒子的表面,可以行使功能。接下来,引入具有整合素靶向功能的RGD序列,构建的脂质纳米粒子将Ir(ppy)2-DIP化合物选择性的输送进整合素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大大降低对非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进一步研究证明,完整的环状结构保证RGD序列的充分暴露和靶向功能的行使。2.阳离子双亲性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构建及细胞毒性和体外稳定性的研究我们选取阳离子双亲性多肽R多肽(RLARLLRRLARWLR)进行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构建。R多肽可以快速与脂质乳浊液相互作用促进纳米粒子的形成,并且疏水性部分嵌入到脂质纳米粒子的疏水核心,引起色氨酸荧光光谱发生蓝移。构建的R-LNP(R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4.7±0.1 nm、zeta电位为17.8 mV,单分散性好,粒径均一。进一步通过MTT实验研究R-LNP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证明R-LNP对A549和MCF-7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5.93±0.75μM、4.36±0.40μM,保留R多肽细胞毒性作用。最后,通过UPLC分析得知,R-LNP大大增强了R多肽对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抗性,提高了多肽的稳定性。
【关键词】:脂质体 脂蛋白 多肽-脂质纳米粒子 靶向 阳离子双亲性多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36
- 1.1 传统脂质体表面功能化简介12-18
- 1.1.1 多聚物的修饰12-16
- 1.1.2 靶向分子的修饰16-18
- 1.2 天然脂蛋白的结构及应用18-25
- 1.2.1 低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应用19-21
- 1.2.2 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及应用21-25
- 1.3 载脂蛋白的结构及其模拟肽25-29
- 1.3.1 Apo B-100的结构及其模拟肽25-27
- 1.3.2 Apo A-I的结构及其模拟肽27-29
- 1.4 多肽-脂质纳米粒子(PLNP)的构建及应用29-34
- 1.4.1 LDL型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应用30
- 1.4.2 HDL型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应用30-34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34-36
- 第二章 多功能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组装及细胞靶向输送36-65
- 2.1 前言36-38
- 2.2 实验部分38-43
- 2.2.1 实验试剂和药品38-39
- 2.2.2 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制备39
- 2.2.3 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PLC)分析39
- 2.2.4 TEM观察和DLS测量39
- 2.2.5 圆二色谱实验39-40
- 2.2.6 多肽和DMPC利用率的测量40
- 2.2.7 Ir(ppy)_2-DIP包封效果的评价和包封率的计算40-41
- 2.2.8 Ir(ppy)_2-DIP的体外释放41
- 2.2.9 镍螯合亲和层析柱实验41
- 2.2.10 溶血实验41
- 2.2.11 细胞株和细胞培养41-42
- 2.2.12 HLF细胞的转染42
- 2.2.13 细胞毒性分析42
- 2.2.14 入胞实验42-43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43-64
- 2.3.1 多肽的合成与表征43-52
- 2.3.2 ALA-LNPs的制备和表征52-56
- 2.3.3 Ir(ppy)_2-DIP在LNP中的包裹及稳定性的判定56-57
- 2.3.4 ALA-LNPs环状结构暴露于脂质纳米颗粒表面的验证57-59
- 2.3.5 A(RGD)A LNP(Ir)的选择性细胞杀伤功能59-61
- 2.3.6 A(RGD)A-LNP(Nile red)的选择性入胞61-62
- 2.3.7 A(RGD)A LNP(Ir)多肽环状结构的研究62-64
- 2.4 本章小结64-65
- 第三章 阳离子双亲性多肽-脂质纳米粒子的构建及细胞毒性和体外稳定性的研究65-75
- 3.1 引言65-66
- 3.2 实验部分66-67
- 3.2.1 实验材料66
- 3.2.2 多肽定量66
- 3.2.3 脂质纳米粒子的制备66
- 3.2.4 脂质乳浊液清除实验66
- 3.2.5 色氨酸荧光光谱蓝移实验66-67
- 3.2.6 TEM检测67
- 3.2.7 DLS和zeta电位的检测67
- 3.2.8 细胞培养67
- 3.2.9 细胞毒性检测67
- 3.2.10 稳定性检测67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67-74
- 3.3.1 R多肽的合成和表征68-70
- 3.3.2 R多肽与脂质相互作用分析70
- 3.3.3 R-LNP的形貌和表面性质70-71
- 3.3.4 R-LNP的细胞毒性检测71-72
- 3.3.5 R-LNP稳定性检测72-74
- 3.4 本章小结74-75
- 第四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展望75-78
- 4.1 论文主要结论75
- 4.2 展望75-78
- 参考文献78-91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91-92
- 致谢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广瑞;赵晖;;抗菌肽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年18期
2 王若宁;刘聪燕;周建平;陈键;王伟;;脂蛋白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1056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0566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