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嘌呤环类mTOR免疫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2:02

  本文关键词:嘌呤环类mTOR免疫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嘌呤环类衍生物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分子对接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嘌呤环类衍生物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的分子对接模型,并基于分子对接建立可预测性强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探讨此类化合物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为设计新型嘌呤环类m TOR受体拮抗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实验采用Surflex-dock研究44个嘌呤环类衍生物与m TOR的分子对接模式,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 MSIA)对嘌呤环类衍生物进行3D-QSAR研究,建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模型。结果Surflex-dock结果显示,此类分子与m TOR的ASP2195、TYR2225、VAL2240等活性功能残基具有氢键作用,嘌呤母环占据了活性口袋的连接链区形成疏水和范德华相互作用,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Co MFA模型的q2=0.8,r2=0.976,最佳主成分为5,立体场和静电场对活性的贡献为59%和41%;Co MSIA模型的q2=0.679,r2=0.965,最佳主成分为6,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氢键供体场和受体场对活性的贡献分别为25.9%、9.5%、28.4%、24.7%和11.4%。结论基于嘌呤环类衍生物所建立的3D-QSAR模型的q2均大于0.5,证明此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3D-QSAR结果分析和分子对接相一致,疏水场、立体场和氢键作用对嘌呤环类分子的免疫抑制活性影响最大,为设计新型靶向性嘌呤环类m TOR受体拮抗剂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嘌呤环类衍生物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分子对接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508;31170747)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STC 2013 JJB10004)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130809)
【分类号】:R914
【正文快照】: m TOR是一种非典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整合细胞外信号,磷酸化下游靶蛋白P70S6K及4E-BP1,影响基因转录与蛋白质翻译,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增殖等过程[1]。m TOR与蛋白质合成、免疫、细胞运动、细胞代谢、细胞凋亡及自噬等均有联系[2]。文献报道[3]m TOR信号通路与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善坚;丙咪嗪对遗尿儿童去甲肾上腺素和血压的影响[J];广东医学;1981年02期

2 刘志中 ,王春芳;各种三环抗忧郁药对心脏的影响[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精神病学分册;1978年02期

3 段存信;;三环类药物无效者的现象学和治疗[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7年01期

4 ;浙江省召开四环类抗菌素生产节粮、节油和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J];医药工业;1973年06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杨;;环类抗抑郁药中毒[A];第十二届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春辉;胡功政;李荣誉;;舒巴坦与常见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的体外抑菌试验[A];海峡两岸第三届毒理学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吗啉环和哌嗪环类衍生物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分子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本文编号:1063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063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7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