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液滴微注射加药下的单个线虫运动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流控液滴微注射加药下的单个线虫运动行为研究
【摘要】:液滴微流控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单细胞药物筛选中,线虫水平的液滴药物筛选还多是停留在被动液滴操控(即在无外加作用力下,依靠微流控芯片的通道设计和流体的速率控制完成液滴的融合、分裂等操作)方式上,没有充分体现液滴的操控灵活、通量高等优势,为了完成主动液滴操控下(依赖于外界辅助设备,主要是电设备等完成液滴的融合、裂分等操作)的线虫液滴药物活性评价,实现动物水平上液滴的高通量、自动化药物筛选。本文自行设计、组装了液滴微注射加药系统-一种通过电压脉冲的瞬时作用,改变液滴的表面张力,精确控制药物流体注入到每一个线虫液滴中的系统,实现了对线虫液滴的主动操控,构成了液滴微流控芯片高通量药物筛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好的实际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完成了单线虫液滴的包裹,为线虫液滴的主动加药提供基础。为了灵活操控线虫液滴,构建了液滴微注射系统,对比了这种主动加药方式和被动加药的异同点,结果表明液滴微注射主动加药比液滴被动加药方式更为灵活、可控、精确化。最终,把液滴微注射系统和单线虫液滴包裹这两个系统应用到线虫加药上,利用液滴微注射系统为线虫液滴加入Cu2+,评价Cu2+对线虫的神经毒性,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升高,线虫的神经毒性导致的行为障碍越明显,并与孔板对照实验呈现相同的量效关系,完成了以主动方式操控液滴的线虫水平上的药物活性评价。
【关键词】:液滴微注射 铜中毒 线虫 运动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R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文献综述10-22
- 1.1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简介10-13
- 1.1.1 线虫特点10-11
- 1.1.2 秀丽隐杆线虫研究历程11-13
- 1.1.3 线虫运动行为在药物活性评价中的应用13
- 1.2 液滴微流控简介13-17
- 1.2.1 微流控液滴概述13-15
- 1.2.2 滴操灵活操控技术15-17
- 1.3 液滴微流控在线虫-药物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进展17-20
- 1.4 液滴微流控用于线虫-高通量药物筛选研究的总结20-21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21-22
- 2 微流控芯片上单线虫液滴的包裹22-35
- 2.1 实验设备和材料22-23
- 2.1.1 实验设备22
- 2.1.2 实验材料22-23
- 2.2 实验方法23-27
- 2.2.1 液滴芯片的设计制作23-25
- 2.2.2 片液滴形成25
- 2.2.3 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25-26
- 2.2.4 线虫水相助悬剂的助悬性和对线虫的生物活性影响考察26
- 2.2.5 线虫液滴油相性质考察26-27
- 2.2.6 线虫悬液的进样准备和单线虫液滴的形成27
- 2.3 结果与讨论27-33
- 2.3.1 液滴芯片的特殊处理工艺27
- 2.3.2 线虫液滴芯片设计选择27-28
- 2.3.3 线虫助悬剂的选择28-31
- 2.3.4 线虫液滴油的选择31-32
- 2.3.5 单线虫液滴的形成32-33
- 2.4 本章小结33-35
- 3 线虫液滴微注射加药方式的选择35-48
- 3.1 实验设备和试剂35-36
- 3.1.1 实验设备35
- 3.1.2 实验试剂35-36
- 3.2 实验方法36-38
- 3.2.1 液滴加药芯片的设计和制作36-37
- 3.2.2 液滴加药芯片的加药结果对比37
- 3.2.3 液滴微注射加药液柱压力改变对微注射加样体积的影响37-38
- 3.2.4 液滴微注射检测加样系统电压改变对微注射加样体积的影响38
- 3.2.5 数据分析38
- 3.3 结果与讨论38-47
- 3.3.1 液滴内加药方式的选择38-44
- 3.3.2 苋菜红液柱高度变化导致液滴微注射的红色液体量的影响44-46
- 3.3.3 液滴高通量检测加样系统电压改变对液滴微注射的红色液体量的影响46-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4 基于液滴微注射的铜离子作用单个线虫的运动行为评价48-62
-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48
- 4.1.1 主要实验仪器48
- 4.1.2 主要实验试剂48
- 4.2 实验方法48-50
- 4.2.1 片处理与准备48-49
- 4.2.2 线虫处理与准备49
- 4.2.3 液滴微注射电压对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49
- 4.2.4 液滴注射下不同浓度的Cu~(2+)-线虫液滴的形成49
- 4.2.5 孔板对照下对应浓度的Cu~(2+)-线虫溶液的形成49
- 4.2.6 线虫运动行为测定49-50
- 4.2.7 数据分析50
- 4.3 结果与讨论50-62
- 4.3.1 Cu~(2+)液滴微注射芯片图50
- 4.3.2 Cu~(2+)引起的线虫运动形态改变50-51
- 4.3.3 液滴微注射电压对于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51-52
- 4.3.4 液滴注射作用下形成不同浓度的Cu~(2+)-线虫液滴52-53
- 4.3.5 液滴微注射下Cu~(2+)作用于单个线虫运动行为strokes摆动频率研究53-55
- 4.3.6 液滴微注射下Cu~(2+)作用于单个线虫运动行为Ω摆动频率研究55-57
- 4.3.7 孔板上Cu~(2+)作用于线虫运动行为strokes和Ω摆动频率研究57-59
- 4.3.8 孔板和液滴微注射结果对比59-62
-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8-69
- 致谢69-7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儒元;苑伟政;何洋;;离心芯片上虹吸阀的设计与制备[J];微纳电子技术;2014年03期
2 张晓飞;张洋;谭秋林;孙东;熊继军;薛晨阳;;基于石英和载玻片的微电极制备工艺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7期
3 范建华;邓永波;宣明;刘永顺;武俊峰;吴一辉;;PC微流控芯片黏接筋与溶剂的协同辅助键合[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03期
4 褚良银;汪伟;巨晓洁;谢锐;;微流控法构建微尺度相界面及制备新型功能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年09期
5 王维;苏宁;钟志敏;彭娅娅;梁广铁;;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动态胚胎培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年11期
6 邓楠楠;汪伟;巨晓洁;谢锐;刘壮;褚良银;;微流控技术操控微尺度液滴及其聚并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5年01期
7 李辉;林立;邱雄迩;;电渗流速度检测系统设计[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5年03期
8 蒋艳;徐溢;王人杰;苏喜;董春燕;;新型纳米荧光探针在微流控细菌芯片检测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5年09期
9 王维;彭娅娅;梁广铁;廖早文;刘大渔;;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胚胎动态培养方法[J];生殖与避孕;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以线虫为模型研究中药中活性成份的生物学功能及中药紫苏梗降糖功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吕宏峰;低电压电泳芯片分析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周方;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方法的研究及免疫传感器的构建[D];南京大学;2010年
4 王弋嘉;基于马赫泽德结构的差分干涉SPR传感系统与生物医学检测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陈厚凯;基于静电诱导技术的微流体通道多物理场仿真与一步成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周文超;多通道微流控芯片的光探测及系统集成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王冰莹;EYA-1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及复方左卡尼汀的药理和毒理作用[D];吉林大学;2014年
8 赵幸福;基于开放式微流控芯片的线虫细胞钙信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赵望;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快速环境免疫分析检测新方法[D];复旦大学;2013年
10 杜冠生;细胞水平的微流控疾病诊断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思锋;微流控芯片在细胞药物代谢和细胞信号传导研究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2年
2 叶锦娟;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秀丽隐杆线虫趋化性研究新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魏子渊;基于熔融沉积牺牲层工艺的微流道制造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于帅;用于紫外集成生物芯片的微流通道的结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鑫;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色谱材料制备新工艺[D];厦门大学;2014年
6 曾书瑞;蓝氏贾第虫体外培养和筛选的微流控平台构建[D];大连大学;2014年
7 王虎;三维纸质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作及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D];大连大学;2014年
8 欧阳s,
本文编号:1119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11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