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一种新的粒毛盘菌黑色素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20:07

  本文关键词:一种新的粒毛盘菌黑色素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粒毛盘菌黑色素 结构 氨基葡萄糖修饰 酒精性肝损伤 缺铁性贫血


【摘要】:本研究利用粒毛盘菌YM226,经深层发酵、黑色素提取及纯化,获得其胞内均一性黑色素(LM)。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质谱及1D、2D核磁共振谱得出了LM可能的化学结构式。实验结果表明LM具有真菌黑色素的典型结构特征,是一种真黑色素。使用D-氨基葡萄糖对LM进行分子修饰,制备了LM的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GLM),并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了LM和GLM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LM和GLM预处理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含量显著降低,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合成明显受到抑制,抗氧化酶活性显著较高。此外,LM和GLM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模型小鼠肝脏核转录因子kappa B (NF-κB)和NF-κB激活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水平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活性。实验结果表明LM和GLM可以通过降低酒精诱导的急性肝的氧化和免疫应激对肝脏起保护作用,可用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通过给予低铁饮食建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小鼠模型,并比较了补充黑色素-铁复合物(LM-Fe)和无机铁(FeSO4、FeCl3)对IDA小鼠的保护作用。LM-Fe和无机铁均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IDA小鼠血清血红蛋白(Haemoglobin, Hb)、血清铁(Serum Iron, SI)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降低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Binding Capacity, TIBC).与补充无机铁相比,补充LM-Fe能显著增加IDA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此外,与无机铁组相比,LM-Fe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a, TNF-a)、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明显下降,而白细胞介素-2 (Interleukin-2, IL-2)水平显著升高。实验结果表明,与无机铁相比,LM-Fe可以更有效地改善IDA小鼠贫血症状、提高其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并改善其免疫功能紊乱,可以作为多功能的铁强化剂用于改善和治疗IDA。
【关键词】:粒毛盘菌黑色素 结构 氨基葡萄糖修饰 酒精性肝损伤 缺铁性贫血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5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6
  • 1.1 黑色素概述16-23
  • 1.1.1 黑色素资源16
  • 1.1.2 黑色素分类16-17
  • 1.1.3 黑色素结构解析17-19
  • 1.1.4 黑色素合成途径19-20
  • 1.1.5 黑色素的生物学功能20-21
  • 1.1.6 黑色素特性及应用21-23
  • 1.2 粒毛盘菌黑色素研究状况23-24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24-26
  • 第二章 粒毛盘菌YM226胞内均一性黑色素结构解析26-32
  • 2.1 引言26
  • 2.2 材料与仪器26-27
  • 2.2.1 菌株及材料26
  • 2.2.2 实验试剂26
  • 2.2.3 实验仪器26-27
  • 2.3 实验方法27
  • 2.3.1 元素分析27
  • 2.3.2 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分析27
  • 2.3.3 核磁分析27
  • 2.3.4 质谱分析27
  • 2.4 结果27-30
  • 2.4.1 LM元素分析结果27
  • 2.4.2 L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7-28
  • 2.4.3 LM红外光谱28
  • 2.4.4 LM电子自旋共振光谱28-29
  • 2.4.5 LM核磁共振分析结果29-30
  • 2.4.6 LM质谱分析结果30
  • 2.5 讨论30-31
  • 2.6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LM的分子修饰及其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活性32-41
  • 3.1 引言32
  • 3.2 材料32-33
  • 3.2.1 粒毛盘菌黑色素32
  • 3.2.2 试剂及药品32-33
  • 3.2.3 仪器及设备33
  • 3.3 实验方法33-35
  • 3.3.1 LM的氨基葡萄糖修饰33
  • 3.3.2 LM及GLM的水溶解度测定33-34
  • 3.3.3 GLM的结构验证34
  • 3.3.4 动物分组和实验设计34
  • 3.3.5 生化检测34
  • 3.3.6 组织学分析34
  • 3.3.7 统计分析34-35
  • 3.4 结果35-39
  • 3.4.1 黑色素衍生物的结构验证35-36
  • 3.4.2 LM和GLM预处理对血清ALT和AST含量的影响36
  • 3.4.3 LM和GLM预处理对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36-37
  • 3.4.4 LM和GLM预处理对肝脏炎性应激的影响37
  • 3.4.5 LM和GLM预处理对肝脏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37-39
  • 3.5 讨论39-40
  • 3.6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LM-Fe复合物对缺铁性贫血小鼠的恢复作用41-50
  • 4.1 引言41
  • 4.2 材料41-42
  • 4.2.1 粒毛盘菌黑色素41
  • 4.2.2 试剂及药品41-42
  • 4.2.3 仪器及设备42
  • 4.3 实验方法42-44
  • 4.3.1 粒毛盘菌黑色素铁的制备及表征42-43
  • 4.3.2 动物及分组43
  • 4.3.3 样品收集43
  • 4.3.4 血液指标测定43
  • 4.3.5 肝脏和脾脏中铁含量测定43
  • 4.3.6 血清抗氧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生产测定43-44
  • 4.3.7 统计分析44
  • 4.4 结果44-47
  • 4.4.1 LM-Fe的结构表征44
  • 4.4.2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44-45
  • 4.4.3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血清Hb、SI、TIBC和SF水平的影响45-46
  • 4.4.4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肝脏和脾脏中铁含量的影响46
  • 4.4.5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46-47
  • 4.4.6 LM-Fe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47
  • 4.5 讨论47-49
  • 4.6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50-51
  • 5.1 结论50
  • 5.2 展望50
  • 5.3 创新点50-51
  • 参考文献51-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报的专利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滨;袁希福;侯敢;;贻贝多糖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J];食品科技;2009年04期

2 彭勃,苗明三,王颖芳;橄榄解酒饮对大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10期

3 李江滨,黄迪南,侯敢;贻贝肉喂食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品科技;2005年07期

4 戴宁,曾民德,李继强,邱德凯;清脂健肝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12期

5 赵敏,杨杏芬,黄俊明,池莉平,王凤岩;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5年01期

6 宋清;曹玫;刘晓涵;王宗伟;;复方清肝汤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6年03期

7 付田;蒲蔷;谭健;何开泽;;栀子京尼平苷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年03期

8 陈慧敏;高南南;;中药抗氧化作用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7期

9 张利霞;安建钢;罗绥兰;;绿葛沙解酒饮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路宏朝;张涛;高佩佩;;茶多酚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芊;金瑞;;肝勃宁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杨玲;朱锐;潘玲;沈霖;刘建国;;枳黄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NADPH氧化酶gp-91phox的影响[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胡义扬;崔剑巍;陆雄;王晓柠;彭景华;冯琴;方志红;;酒精性肝损伤与肠内毒素渗漏的关系及健脾理气活血方的干预作用[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赵敏;黄俊明;杨杏芬;谭剑斌;周轶琳;陈瑞仪;胡帅尔;黄建康;;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动态研究[A];食品、饲料安全与风险评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赵敏;黄俊明;杨杏芬;谭剑斌;周轶琳;陈瑞仪;胡帅尔;黄建康;;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动态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6 白雪松;韩春姬;张晶莹;;复方轮叶党参预防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徐培渝;郭旋;庞定国;王正书;;玉米肽糙米胚芽片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的研究[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许东晖;梅雪婷;陆永昌;罗小菊;许实波;;绿原知己茶橘片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9 梅雪婷;许东晖;罗小菊;许实波;;绿原知己茶橘片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殷晓轩;尹常建;孙世萍;王伟芹;陈惠;刘慕冰;;肝复康合剂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薛严;韩发现引发酒精性肝损伤的蛋白质[N];科技日报;2013年

2 傅俊英;茶多酚可治疗酒精性肝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国嘉茴三硫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N];健康报;2007年

4 松明;春节酒宴须防“酒精性肝损伤”[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5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黄林英 张国玺;酒后,,用中药给肝做急救[N];健康时报;2009年

6 张红;春季护肝食物新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江正;酒精性肝损伤中胰岛素信号的关键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孙龙;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动态表达及中药酒肝颗粒的干预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志军;寡聚脱氧核苷酸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晓玉;霍山石斛多糖干预小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殷晓轩;辨病专方与辨证施治对酒精性肝损伤病证相合模型的疗效对比[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戈娜;海兔素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7 廉丽花;传统中药肝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蛹虫草基质多糖的提取及对酒精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邓青芳;桑椹抗酒精性肝损伤药效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永e

本文编号:1123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123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