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CYP2C19、PEAR1基因多态性检测在PCI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5:18

  本文关键词:CYP2C19、PEAR1基因多态性检测在PCI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CYP2C19 PEAR1 基因多态性 PCI 治疗


【摘要】:背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二者联合应用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简称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最常用的给药方案。然而,有部分PCI术后患者按照常规剂量服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效果不佳,其原因可能与患者自身肝脏中的药物代谢酶CYP2C19、PEAR1(Human 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ggregation receptor 1,人血小板内皮细胞聚集受体1,简称PEAR1)基因多态性有关系。氯吡格雷作为前药,在体内发挥作用需要CYP2C19的代谢,因此患者在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时,其疗效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治疗时,其临床疗效受PEAR1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本研究将依据CYP2C19、PEAR1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临床PCI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目前该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在制定PCI术后患者给药方案方面与传统经验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目的观察CYP2C19、PEAR1基因多态性检测在PCI术后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测定患者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采用分子荧光测序法测定PEAR1的基因多态性;其次依据患者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312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对氯吡格雷快代谢,B组患者对氯吡格雷中间代谢,C组患者对氯吡格雷慢代谢。A组和B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其中氯吡格雷的给药剂量为75mg,一天一次,阿司匹林的给药剂量为100mg,一天一次;C组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其中替格瑞洛的给药剂量为90mg,一天两次,阿司匹林的给药剂量为100mg,一天一次。并于给药后7天、15天及30天后抽血,采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简称TEG)检测三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简称IPA),用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记录三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随访3个月,用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最后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CYP2C19、PEAR1的基因多态性在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作用。其中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喁±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进行三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显著性水平α为0.05。结果1.有效性:共有29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A、B、C三组的完成例数及比例分别为:125(41.94%)、136(45.64%)、37(12.42%)。同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在7、15、30天的I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点相比较结果显示,A、B、C三组患者IP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在三个时间点上,B组IPA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在治疗期间,三组患者所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呼吸抑制、轻度出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管内血栓、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复查造影数及再次PCI数相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CYP2C19、PEAR1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能够在用药前对潜在的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给药方案调整,从而提升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YP2C19 PEAR1 基因多态性 PCI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6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部分 CYP2C19、PEAR1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解读10-24
  • 1 前言10-13
  • 2 实验部分13-16
  • 3 结果与讨论16-17
  • 4 小结17-19
  • 参考文献19-24
  • 第二部分 CYP2C19、PEAR1基因多态性检测的临床应用24-45
  • 1 前言24-26
  • 2 实验部分26-31
  • 3 结果与讨论31-40
  • 4 小结40-41
  • 参考文献41-45
  • 综述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45-57
  • 参考文献52-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7-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戎;张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低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老年医学;2016年02期

2 王龙;刘映峰;;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年05期

3 杨文韬;吴晓玲;张培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5年01期

4 史瑞娜;杨富强;李镝;卢翠莲;纪红;;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00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04期

5 闫宜亮;谢兴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J];贵州医药;2015年01期

6 何鸿雁;;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5年01期

7 翟冰兰;朱长宝;韦银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年12期

8 邵莹;崔卫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12期

9 孙硕;孙凌;周颖玲;谭宁;罗建方;陈竹君;王玲;杨峻青;谭虹;钟诗龙;陈纪言;;CYP2C19*2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的相关性[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3期

10 罗婷;;全程综合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疗效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本文编号:1127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127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