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壳聚糖酶产生菌的鉴定和产酶条件优化
本文关键词:1株壳聚糖酶产生菌的鉴定和产酶条件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海洋芽孢杆菌 壳聚糖酶 鉴定 产酶条件优化 响应面
【摘要】:目的对产壳聚糖酶菌株Y116进行菌种鉴定,并提高菌株Y116壳聚糖酶的产量。方法对产壳聚糖酶菌株Y116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菌株Y116产酶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及结论菌株Y116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单因素实验中,酶活力达到最高值时各因素的数值分别为:乳糖35g/L,豆饼粉30g/L,Mg~(2+)2mmol/L,NaCl 5g/L,初始pH 5.0,接种量5%,培养温度30℃和发酵时间96h。利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壳聚糖酶产量的8个主要因素进行评价,确定了豆饼粉浓度、初始pH和Mg~(2+)浓度是影响菌株产酶量的3个主要因素;利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及响应面分析,最终得到3个主要因素的最优值:豆饼粉浓度39.43g/L,pH 5.94,Mg~(2+)浓度2.05mmol/L,酶活力比优化前提高了5倍。复使用10次后,其相对酶活仍为42.3%,说明具有良好的批次操作稳定性。该酶经过固定化后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海洋芽孢杆菌 壳聚糖酶 鉴定 产酶条件优化 响应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2014DFG30890)资助
【分类号】:R915
【正文快照】: 壳聚糖(Chitosan,CTS)学名为聚(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属于为数不多的碱性多糖,商业应用广泛[1],其应用价值在医药、功能材料、食品和饲料等领域得到市场认可[2]。分子质量大、水溶性差、在人体内不易吸收等缺点,使得壳聚糖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壳寡糖为壳聚糖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周培根,王平平,戚晓玉,林丽旋,罗一岚;产壳聚糖酶菌株的初步筛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5期
2 方文建;隋斯光;郑连英;;青霉菌产壳聚糖酶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年02期
3 杨俐;张涛;李晓红;余蓉;;固态发酵贵州绿僵菌产壳聚糖酶的亲和层析纯化及其性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4 徐瑞;郭占云;戚正武;;壳聚糖酶的纯化、基因克隆、及其酶学特性的鉴定[J];药物生物技术;2008年02期
5 刘昌燕;金玲;刘颖颖;汪军;杨腊英;黄俊生;;土壤中产壳聚糖酶真菌的筛选[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9期
6 卢华定;连礼熠;陈明伟;戴驭虎;;曲霉菌内切型壳聚糖酶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34期
7 葛正红,曾嘉;青霉菌产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年08期
8 王俊芳;张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和开发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22期
9 陈郧东,郑文岭,蔡妙颜,王捷,崔东;壳聚糖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J];生命的化学;2002年05期
10 刘靖,夏文水;纤维素酶中具有壳聚糖水解酶活性成分的鉴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玉英;张继泉;王淑军;刘万顺;;壳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马镝;;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杨俐;张涛;余蓉;;固态发酵贵州绿僵菌产壳聚糖酶及亲和层析纯化壳聚糖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孙玉英;张继泉;王淑军;;壳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陈小娥;方旭波;夏文水;;曲霉产壳聚糖酶的水解作用模式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燕莉莉;杨锡洪;解万翠;王维民;章超桦;;壳聚糖在五香猪肉保鲜中的应用初探[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匡;郑连英;;发酵和超滤耦合制备不同分子量壳低聚糖[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8 燕莉莉;杨锡洪;解万翠;章超桦;黄育峥;;壳聚糖-胶原蛋白复合膜的抑菌性的研究[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铭;壳聚糖衍生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和产品开发实现产业化[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英;壳聚糖酶的性质及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律倩倩;壳聚糖酶OU01底物结合与催化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段杉;无花果沙雷氏菌壳聚糖酶的生化性质及产酶条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4 刘靖;纤维素酶水解壳聚糖的特性及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5 陈小娥;曲霉产壳聚糖酶酶学性质及作用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6 肖波;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抗菌与转基因领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博;止血用壳聚糖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谌凯;壳聚糖三维材料的降解及其降解速率的调控[D];浙江大学;2011年
9 刘怀伟;腐皮镰孢菌壳聚糖酶CSN1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对致病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曾敏峰;聚合物辅助倒相法制备壳聚糖微孔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瑞秀;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对马铃薯采前和采后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谭奕哲;壳聚糖抗菌剂的辐照辅助制备与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高婧婷;壳聚糖—氧化锌复合抗菌敷料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4 王彪;海洋微生物产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载体构建[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5 高维;木聚糖酶水解壳聚糖的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08年
6 李剑峰;高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解产物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7 隋斯光;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方文建;高品位壳聚糖介导基因载体制备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周桂;壳聚糖的酶法降解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10 段妍;产壳聚糖酶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3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13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