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极体氟尿嘧啶凝胶贴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 23:13
本文关键词:驻极体氟尿嘧啶凝胶贴剂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以水溶性氮酮(Azone)为促渗剂,以聚丙烯薄膜为背衬层材料和驻极体材料,结合物理和药剂学的方法制备含和不含化学促渗剂的不同表面电位的负极性驻极体氟尿嘧啶凝胶贴剂。从制剂的处方设计、贴剂的电荷稳定性、压电稳定性、药物的体外透皮规律、药物在去角质层皮肤中的转运机制、药物的药效学方面对所制备的驻极体氟尿嘧啶凝胶贴剂进行考察。以期为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寻找一种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的方法。制剂处方设计方面,先通过预实验确定凝胶贴剂的粘合剂、保湿剂、物料添加顺序,再通过正交试验从贴剂的初黏力、持黏力方面考察贴剂中聚丙烯酸钠、明胶、保湿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进而优化基质处方。通过贴剂相关性质考察表明:制备的贴剂具备良好的黏性、对皮肤无刺激性,驻极体贴剂储电层中电荷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驻极体贴剂压电稳定性研究表明,驻极体贴剂中的压电性主要由促渗剂(水溶性氮酮Azone)、氟尿嘧啶决定,其他因素不具有显著性作用。即:驻极体能显著影响化学促渗剂和氟尿嘧啶的极化。本文通过经皮转运机制的研究考察了驻极体和化学促渗剂(3%水溶性氮酮)单独和联合使用时对药物在接收液中的含量和去角质层皮肤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剪裁过程和高湿的凝胶贴剂和皮肤表面大大降低了驻极体的表面电位,但剩余的电位仍对氟尿嘧啶的经皮转运具有促渗作用;(2)模型药物在接收液中累计量与驻极体的表面电位成正相关,即:驻极体的表面电位越高,药物在接收液中的累计量越大;(3)驻极体和化学促渗剂(3%水溶性氮酮)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促渗作用,因为驻极体产生的微电流和静电场打开了角质层的水溶性孔道,氮酮减少角质层皮肤的致密结构并增加皮肤的含水量,两者在作用机理上相似,所以两者具有协同促渗作用:(4)驻极体和氮酮联用时,能增加氟尿嘧啶在去角质层皮肤中的含量,说明联用能加快药物从角质层向活性表皮和真皮层的扩散迁移,并具有一定的储库作用。本文成功建立SD大鼠背部增生性瘢痕模型,通过对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染色切片观察发现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皮肤的真皮层不断增生,表皮层增厚且不平整,真皮层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它们粗大,排列致密。本文还考察了所制备的驻极体贴剂对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但实验中并未出现明显的阳性结果,这需要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综上所述,驻极体能产生并维持稳定的静电场和微电流作用于皮肤和模型药物,是一种优异的物理促渗源,促进药物的经皮转运。对一些局部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实验过程中尚未观察到驻极体凝胶贴剂对增生性瘢痕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这很可能是实验方法不当造成的,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可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继续研究,有望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媛媛;江键;崔黎丽;侯雪梅;;驻极体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2 呼永河;刘爱琴;李静;由凤鸣;匡红;卢海波;李艳蕾;窦建卫;张聪;;中药巴布剂的基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年13期
3 侯雪梅;丁宝月;张纬;李卫华;高申;;水凝胶贴剂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1168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1687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