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特殊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两种特殊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丁酸氯维地平 生物等效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 RSDL 解毒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丁酸氯维地平注射液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受试制剂与对照制剂两种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特征的一致性。鉴于丁酸氯维地平在生物介质中极不稳定,分子中酯键迅速水解,快速转化为非活性产物H 152/81;同时H 152/81易被氧化,进一步产生更复杂的代谢产物。为准确获得体内原型药物及代谢产物的真实数据,对生物样品采用立即终止原型药物的酶催化水解反应,且同时终止代谢产物H152/81的氧化反应,从而解决了生物样品的体外稳定性。采用MRM模式正负离子同时定量检测方式,建立生物样品中氯维地平及主要代谢产物H152/81的LC/MS/MS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在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等方面满足药物评价的要求。对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制剂中均未检测到H152/81,丁酸氯维地平的含量均符合标示量(受试制剂0.49 mg/ml;参比制剂0.50mg/ml),且无显著性差异。比格犬静脉滴注两种丁酸氯维地平注射液(0.25 mg/0.5 ml/10 kg/min,滴注40 min)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滴注过程中全血丁酸氯维地平浓度迅速上升,1.5—2min即进入稳态平台浓度(212-443 n M),提示丁酸氯维地平消除半衰期短。滴注结束后全血中丁酸氯维地平浓度迅速下降,停药后10 min即降到10 n M以下,至4 h后低于检测限,末端消除半衰期为67—93 min。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比格犬全血中丁酸氯维地平AUC(0-t)的均值分别为11650和11640n M·min,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2.3%,经统计分析,两种制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934)。全血中代谢产物H 152/81浓度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逐渐上升,直至停药时达峰,峰浓度为2.0—4.1μM,提示丁酸氯维地平在滴注过程中快速持续转化为代谢产物H152/81。停药后全血中H 152/81浓度持续下降,直至停药后12 h仍能检测到H152/81,末端消除半衰期为148—198 min。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比格犬全血中H152/81AUC(0-t)均值分别为183411和179069n M·min,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分别给药后的产物H152/8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9%,经统计分析,两种制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655)。比格犬静脉滴注两种丁酸氯维地平注射液后,分别比较了动脉与静脉血药浓度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受试制剂比格犬动脉和静脉全血中氯维地平AUC(0-t)的均值分别为8073和6512 n M·min;参比制剂动脉和静脉的AUC(0-t)均值分别为8978和6905 n M·min,提示丁酸氯维地平动脉的暴露略高于静脉,但经统计分析发现动脉和静脉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制剂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受试制剂比格犬动脉和静脉全血中H152/81的AUC(0-t)均值分别为125020和122279n M·min,参比制剂的动脉和静脉的AUC(0-t)均值分别为150192和150793n M·min,经统计分析发现动脉和静脉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H 152/81的动脉和静脉的暴露一致。制剂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大鼠静脉滴注两种丁酸氯维地平注射液的H 152/81组织分布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除了肠内容物外,受试制剂AUC(0-t)/参比制剂AUC(0-t)在90-115%范围内。提示H 152/81组织分布在制剂之间无明显差异。综上,比格犬静脉滴注丁酸氯维地平注射液后原型药物的动脉暴露略高于静脉,而H152/81无显著性差异。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的丁酸氯维地平含量一致,比格犬给药后原型药物和H152/81的全血暴露无显著性差异,大鼠给药后H 152/81的组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活性皮肤洗消剂(RSDL)中主成分2,3-丁二酮单肟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大鼠透皮给药后血浆药-时曲线,并计算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组织中的分布。鉴于2,3-丁二酮单肟在LC/MS/MS的定量检测中受基线影响过大,灵敏度无法满足定量要求,本研究采用了GC-MS的检测方法。生物样品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定量检测,方法可以满足定量要求。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在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等方面满足药物评价的要求。活性皮肤洗消剂主成分2,3-丁二酮单肟在低(0.1 ml)、中(0.3 ml)、高(0.5ml)三剂量皮肤给药实验结果显示:透皮给药后,动物体内2,3-丁二酮单肟浓度迅速上升至平台期,在30 min-1 h左右达到峰值,在240 min左右出现第二高峰,后体内血药浓度逐渐降低,分别至8 h、12 h、24 h后低于检测线。血浆中2,3-丁二酮单肟的暴露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剂量大于0.3 ml/只大鼠后,动力学呈饱和趋势。由于实验动物的个体差异,以及无法精确控制透皮给药面积,导致实验结果个体变异度较大。出现二次峰值的原因推测受到麻醉的影响或皮肤给药后脂肪作为药物储库的作用。RSDL主成分2,3-丁二酮单肟在SD大鼠皮肤中剂量给药后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在SD大鼠的脂肪、肌肉、小肠中含量较高,在其他组织中含量较低。本研究结果提示,2,3-丁二酮单肟可透皮吸收,并在各组织中不同程度的分布。鉴于2,3-丁二酮单肟的体外解毒活性,有理由推测皮肤染毒的患者在应用本RSDL进行洗消时,2,3-丁二酮单肟不仅在皮肤表面与残留毒剂作用,而且可以追踪到体内继续发挥解毒作用。体外染毒实验结果显示:RSDL经透皮吸收后持续发挥了追踪解毒的作用,进一步阐明在染毒情况下RSDL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和解毒机制。另外,也需考察透皮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和国外已上市药物对照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6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力宣;闫海英;阳盛洪;邱旭民;;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6年05期
2 陈贵文,宋永熙,李晓红,阵波,赵达亚;茶碱对安普索的药代动力学影响[J];中国药房;1997年05期
3 江骥,胡蓓,谢宏红;雷尼替丁枸橼酸铋胶囊中铋在中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4 仲兆金,刘浚;Tazobactam/Piperacillin复剂的儿科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J];首都医药;2000年03期
5 刘蔚,冯端浩,陆维艾,李洪敏,王巍,张显杰,吴桂芝,孙玲;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在肺结核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1年02期
6 杨玉彬,汤致强,张频,罗健,李清,冯奉仪;阿托氟啶在肿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1年03期
7 李俊,高署,金涌,程文明,李常玉,张运芳;药代动力学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医药;2001年04期
8 李丽莹,宋永熙,李莉;茶硷对安普索的药代动力学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1年08期
9 李红英 ,于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代动力学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3年06期
10 沈美意;药代动力学与老年人用药探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男;杜力军;;发热对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2 魏敏吉;张朴;;高通量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彭珑;高晓燕;郭明星;苏建坤;;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思路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曹敏君;贺文娟;朱银松;马昌;康斯斯;高秀娟;熊婷;陈汇;;吡非尼酮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胡晋卿;温预关;倪晓佳;张明;邱畅;刘霞;李芳芳;;进食对于布南色林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高晨燕;;新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要点与案例分析[A];第三届全国定量药理研究方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冰心;刘志国;吴久鸿;岳茂兴;;航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8 刘昌孝;;药代动力学在新药研发转换研究中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9 魏广力;肖淑华;陆榕;刘昌孝;;雷帕雷素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制药工业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范江虹;李燕;;佛波双酯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熊昌彪;眼用中药亟须加强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欧慧敏;药代动力学彰显新药转化价值[N];医药经济报;2012年
3 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魏占勇;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N];中国畜牧报;2004年
4 ;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对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白毅 整理;以药代动力学为主线的新药成药性的临床前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应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王宝龙;健能隆F-652海外临床研究正式启动[N];中国医药报;2012年
7 记者白毅;中国医科院生技所构建药物研究平台成效显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编译 李勇;新药开发的五“R”原则[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董智;微剂量给药 新药开发的加速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敏捷;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对苦参碱的分离及其衍生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石剑;黄芪中异黄酮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肝肠处置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杨秉呼;硫代反义寡核苷酸癌泰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4 盖芸芸;多组分中药物质组溶出及药代动力学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胡宇莉;8-十六烷基小檗碱的合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鲁丹丹;硫代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王淑萍;济泰片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倪健;抗栓素药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孔琦;噻吩诺啡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10 姜志平;长春地辛群体药代动力学:ABCB1遗传多态性和表观遗传学差异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析;新型三嗪类抗球虫药物AC4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艳宾;太平洋磷虾油脂提取与分析及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童伟;苄氧基脲衍生物的合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牟景丽;辛芍组方的吸收特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4年
5 张路;Liguzinediol及其苯甲酰衍生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邓凤英;恩诺沙星掩味微囊的制备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7 徐畅;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LZ-8)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佟晓琳;浙贝母主要成分血浆药代动力学及肿瘤耐药细胞抑制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9 岳苏;马齿苋酚性成分的分离及马齿苋酰胺E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刘帅;四氢原小檗碱先导化合物左旋紫堇达明和左旋小檗红碱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261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26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