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种群密集度的GEP算法挖掘药物不良反应
本文关键词:基于种群密集度的GEP算法挖掘药物不良反应 出处:《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基因表达式编程 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安全性 密集度 新陈代谢
【摘要】:已有的药品安全性评价方法需要知道各参数之间的联系,且过程复杂,或者人为选择统计模型。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的新方法——基于种群密集度的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该算法在进化中适时计算种群密集度,以判断种群多样性。如果出现搜索迟钝,自动对种群进行新陈代谢,引入新个体;同时算法自动进化ADR人数公式所需的常数,构造ADR人数公式。与标准GEP算法相比,实验表明新方法简单有效,平均进化代数减少约10.8%,平均最高适应度提高约5%。
[Abstract]:Existing drug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need to kn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and the process is complex, or artificially select the statistical model. A new method of ADR-based genetic expression programming based on population density is proposed, which calculates population density in evolution. In order to judge the diversity of the population, if the search is slow, the population can be metabolized automatically and a new individual will be int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lgorithm automatically evolves the constant required for the ADR number formula and constructs the ADR number formula.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GEP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new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and the average evolutionary algebra is reduced by about 10.8%. The average maximum fitness increased about 5%.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379019)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重点资助项目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NZYQN27)
【分类号】:R96;TP311.1
【正文快照】: 0引言现代药品治疗学的发展,不仅要治疗好疾病,而且要防止发生可能或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要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必须明确认识某药可能发生的ADR谱。由于新药临床前各种因素的制约,对其ADR谱的认识非常局限,必须通过药品的上市后监测(post-mar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岳崇伦;曾苑;;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J];地矿测绘;2011年01期
2 陈毅;杨一洋;;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大坝位移强度聚类分析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09期
3 赵建刚;王玉;司宏宗;杨宁强;;基因表达式编程辅助诊断脂肪肝的新模型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12期
4 袁锋;;原发性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预测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年02期
5 牟丽莎;王冬磊;彭莉娟;;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终端区飞机优化排序模型设计[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钱轶峰;罗宝章;叶小飞;孙亚林;吴美京;王海南;杜文民;贺佳;;检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信号的数据挖掘方法[J];中国卫生统计;2010年01期
7 刘萌伟;黎夏;刘涛;;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人口预测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翠玲,符雄;后基因组时代的医药研究前沿[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刘萌伟;曾广鸿;袁国辉;裴亚波;杨子力;;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苏理云;殷勇;李晨龙;;应用多项式系数统计模型的人口预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年04期
4 杨薇;尤丽;谢雁鸣;庄严;;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设计探讨舒血宁注射液疑似过敏反应影响因素[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05期
5 李苑雅;张艳;沈爱宗;;基于自发呈报系统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5年07期
6 聂军;史秀志;陈新;史采星;;基于GEP的露天矿台阶爆破块度预测模型[J];爆破;2015年02期
7 柯俊;汤文璐;;2006-2010年上海市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年06期
8 杨学敏;杨波;廖霞俐;肖丹;易东;秦启学;;不同取代度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合成工艺研究[J];化学世界;2013年02期
9 范贺花;周永卫;;基于IOWHA算子的人口组合预测与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姜s,
本文编号:1439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3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