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来源产紫青霉G59的新霉素抗性突变株4-30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
本文关键词: 新霉素抗性筛选 新产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微生物代谢产物是新药及其先导结构的重要来源,其中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因具有丰富的化学多样性倍受人们关注。然而在对野生真菌进行活性筛选时,绝大多数菌株因不具备相关的生物学活性而被弃置,造成了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在常规的培养条件下,大多数次级代谢相关基因(簇)处于沉默状态,不能进行表达产生相应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本课题组围绕如何激活真菌中沉默的次级代谢途径,建立了一系列简便而有效的实验技术新方法,包括DMSO介导的硫酸二乙酯诱变,超声介导的抗生素抗性导入,以及DMSO介导的抗生素抗性导入等。最近,本课题组又通过以无抗肿瘤活性的海洋来源产紫青霉G59作为原始菌株,采用DMSO介导的新霉素抗性筛选方法,获得了数十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霉素抗性突变株。本文通过对DMSO介导新霉素抗性筛选所得到的3株突变株进行抗性验证实验,对突变株的新霉素抗性导入情况进行确认。在此过程中,将新霉素抗性突变株4-30、PDN-10-2、PDN-v-2及其相应对照原始菌G59的新鲜孢子液,用新霉素分别按筛选获取各突变株时处理G59孢子所采用相同实验条件进行处理,然后涂布于PDA培养基上,28°C培养并逐日观察。对比原始菌G59与突变株在生长状态上的差别,发现原始菌G59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而突变株的生长则无明显抑制,表明突变株已获得了新霉素抗性,抗性筛选实验取得了成功。从课题组前期获得的突变株中挑选8株活性突变株,进行了抗肿瘤活性复筛,以考察突变株的活性稳定性。对8株新霉素突变株的发酵提取物进行HPLC分析,观察对比突变株与原始菌代谢产物的差异。最终,从这8株突变株中选择了活性稳定,代谢产物丰富并与原始菌G59差异明显的突变株4-30作为继续研究的对象。对突变株4-30分别进行了液体培养基以及固体培养基的大量发酵,并从中选择性地分离在原始菌G59中不产而在突变株中新产,且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对突变株4-30液体培养基大量发酵的研究中,首先进行了发酵时效考察的预实验,初步明确了发酵培养的最佳时间。在具体的产物分离过程中采用了化学分析检测引导活性追踪分离的手段,综合利用各种分离分析技术,从中获得了5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产化合物(化合物1-5)。为了进一步考察突变株4-30的代谢能力,更加深入地挖掘突变株的新产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我们对突变株4-30进行了固体培养基的大量发酵。产物分离采用与之前相同的策略,获得了4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产化合物(化合物6-9)。综合应用现代波谱技术(UV、IR、CD、NMR等)以及改良Mosher方法对上述化合物1-9的结构进行阐明。化合物6为新结构化合物,属于自然界罕见的Cyclopentachromones(CPCs)类化合物,在其结构中存在一含硫侧链,并通过硫醚键的形式来与母核中脂肪环部分相连接,这样的结构在CPCs类化合物中尚属首次发现。根据HMBC谱中提供的信号,可知化合物6在五元环上取代基的位置也具有一定独特性,与之前所报道过的该类化合物取代的位置均不相同。通过对母核中远程C-H偶合常数的分析,结合Karplus方程的计算,确定了骨架中C-2与C-3的相对结构,进一步通过计算简化结构ECD,并与实验测量CD进行比对分析,确定了五元环上的绝对构型。经改良Mosher法实验,确定了化合物6侧链C-17位连羟手性碳的绝对构型。通过对化合物6同类化合物生合成规律的分析,分别找出了骨架结构与侧链前体的来源,并对其可能的生合成途径进行合理的推测。联合使用HPLC-PDAD-UV与HPLC-ESI-MS的分析方法,以上述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1-9作为参照,对原始菌G59以及突变株4-30液、固体培养基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产物检测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9均在突变株4-30的发酵样品中检测到,而在原始菌G59的发酵样品中则没有检测到,表明化合物1-9均为突变株4-30中新产的次级代谢产物。这说明突变株4-30在引入抗性的过程中激活了原本在G59中沉默的次级代谢相关途径,根据所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特点来看,这其中可能包括聚酮合成酶途径(PKS)以及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途径(NPRS)以及其它复杂的生合成途径。正是这些原本沉默的相关次级代谢合成途径的被激活,导致突变株4-30获得了可代谢产生原本在G59中所不能产生,且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以人癌细胞K562、HL-60、BGC-823、Hela以及MCF-7作为受试对象,分别对单体化合物1-9进行初步抗肿瘤活性测试。100μg/mL浓度下化合物1-9对不同的肿瘤细胞作用24小时后,均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介于27%~89%,相同浓度阳性参照5-氟尿嘧啶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介于42%~47%。化合物1-3,5-7,9还分别进行了IC50值的测试。其中新化合物6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对上述五种人癌细胞的IC50值介于16~75μM之间。总之,通过DMSO介导的新霉素抗性筛选,可以将原本无抗肿瘤活性的产紫青霉G59转化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突变株。随着突变株4-30新霉素抗性的引入,次级代谢相关途径较原始菌G59发生了改变,因而可以从其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结构新颖且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这是一种对真菌次级代谢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简便易行,对于拓展菌株药用资源,深入挖掘真菌次级代谢潜力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the mutant strain 4 - 30 , PDN - 10 - 2 , PDN - v - 2 and its corresponding control primitive bacteria G59 were treated with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 In this paper , the relative structure of C - 2 and C - 3 in the nucleus was determin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synthesis law of compound 6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und 1 - 9 could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C - 2 and C - 3 in G59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洁,曹军卫,涂知明,任波,钟山;非嗜碱突变株的筛选[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2 印红,陆伟,谢申猛;搭载后红曲霉菌突变株的染色体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年05期
3 朱春宝,何雯,郝伟月,朱宝泉,许文思;柔红霉素产生菌阻断突变株的筛选和鉴别[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1年03期
4 强华,黄捷;雷帕霉素产生菌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J];海峡药学;1999年02期
5 卢纯惠,林大榕,叶舜华,王中民,宋伟民,俞静芳;微生物“氨基酸缺陷型”突变株建株方法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4年02期
6 边专,樊明文,凌均;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缺陷型突变株的构建[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05期
7 陈桂琴;;产黄青霉的生化突变株及其自发回复突变株的青霉素产量[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2年06期
8 王芳;赵江丽;何湘;姜铮;刘大伟;陈宣楠;袁静;黄留玉;;志贺氏菌福氏2a 301株ipaH4.5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05期
9 田从魁;崔承彬;赵卫权;李长伟;姚志伟;;2株无抗肿瘤活性放线菌野生株的抗生素抗性突变株及其抗肿瘤活性筛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边专,樊明文;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缺陷型突变株特征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施理;张亚历;张振书;张万岱;周殿元;;H.pylori尿素酶活性降低突变株的制备[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苗丽霞;曹军卫;;枯草芽孢杆菌抗脯氨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的筛选及突变株proB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房士明;崔承彬;吴长景;李长伟;;产紫青霉G59的DES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雪芳;谭国强;孙荷;丁焕根;吕建新;;MC4100突变株的ompR缺失菌的构建及其功能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涂国全;刘姝;黎循航;;通过获得链霉素抗性基因(str)突变株筛选梅岭霉素高产菌株[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韩志国;顾群;;调制荧光成像——突变株筛选和光合作用研究的有效工具[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建军;赵祥颖;李丕武;田延军;张家祥;刘丽萍;韩延磊;;产L-亮氨酸黄色短杆菌蛋氨酸和异亮氨酸双重缺陷型突变株SFL8-3的选育[A];山东微生物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姜雪;刘铜;刘志诚;陈捷;;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致病性缺陷突变株生物学特性及相关基因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穆晓惠;APEC tmRNA-SmpB系统、neuC和ompT突变株的构建及抗性去除与否对致病性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5年
2 陈达;拮抗菌和青枯菌无致病力突变株防控茄科作物青枯病的效应和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易乐;海洋来源产紫青霉G59的新霉素抗性突变株4-30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4 向淑利;neuB1基因失活空肠弯曲菌突变株的构建及其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5 董源;深海来源无活性野生株杂色曲霉ZBY-3的活性突变株筛选与突变株新产活性产物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6 许慧卿;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058株lpxL、lpxM和lpxP基因突变株构建及致病性、免疫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边少敏;棕色固氮菌突变株DJ35中钼铁蛋白和HBP59蛋白的研究—纯化、特性及晶体生长[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猛;突变株N7-W13降解尼古丁调节因子的克隆和功能鉴定[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洁;鸭疫里默氏杆菌phoP基因鉴定及其突变株的免疫效果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邵庆伟;高产辅酶Q10类球红细菌突变株的选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绘绘;Cytophaga hutchinsonii纤维素吸附突变株筛选及相关吸附蛋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文翔;高产花生四烯酸的高山被孢霉突变株的选育和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4年
6 杜娟;灰绿曲霉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株的选育及特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林梨平;幽门螺杆菌可塑区jhp947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8 曹媛媛;螺旋藻抗氨基酸类似物突变株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丹丹;禽病原性大肠杆菌neu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和突变株中λRed系统引入抗性的去除及其致病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10 楼宏强;问号钩端螺旋体鞭毛相关fliN基因靶向敲除及其突变株致病性变化[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49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4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