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纳米金比色法测定阿米卡星

发布时间:2018-01-22 10:10

  本文关键词: 比色法 纳米金 阿米卡星 出处:《分析试验室》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阿米卡星诱导金纳米粒子的快速团聚,使其在520 nm处吸收值降低,同时在640 nm附近产生新吸收,且两处吸光度比值(A640/A520)的变化与阿米卡星的浓度呈正比,据此建立了测定阿米卡星的新方法。对p H、反应时间以及纳米金浓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测定阿米卡星的线性范围为2.0×10-7~5.0×10-6mol/L,检出限为0.6×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n=11)。方法用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测定,回收率在100.0%~105.0%。
[Abstract]:Amikacin induces rapid agglomer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which decreases the absorption value at 520 nm and produces new absorption near 640 nm. The two absorbance ratios of A640 / A520) wer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amikacin.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kacin was established. The reaction tim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were optimized.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linear rang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kacin was 2.0 脳 10 ~ (-7) 渭 mol / L and 5.0 脳 10 ~ (-6) mol 路L ~ (-1) 路L ~ (-1).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6 脳 10 ~ (-8) mol 路L ~ (-1)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1.9%.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kacin sulfate injection. The recovery was 100.0% and 105.0%.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专项项目(14JK1826)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专项(YDHG2014-Z03)资助
【分类号】:O657.3;R927.2
【正文快照】: 纳米金因其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催化活性,尤其是其良好的光学性质而得到广泛应用[1],基于其大的吸光系数、特殊光学性质和颜色变化特点的比色和光度分析更是备受瞩目[2]。利用待测物存在时纳米金的颜色和吸光度变化进行定量检测的纳米金比色法已经在核酸及核酸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满秀;武玲敏;靳一帆;;基于CdTe量子点荧光增强测定阿米卡星[J];分析试验室;2015年03期

2 李华侃;;茚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阿米卡星[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2年08期

3 翟海云;路新卫;吴燕红;陈缵光;;硫酸阿米卡星的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粤华;孙爱丽;冯素玲;崔凤灵;;茜素红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阿米卡星[J];分析试验室;2010年11期

2 陈昌国;范玉静;李雷光;李红;;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的新发展[J];化学通报;2010年07期

3 陈冰;李健;蓝洁;邓庆行;黄碧燕;;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同时测定阿咖酚散中3种有效成分[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敬民;贵金属纳米材料在元素标记、生物传感和成像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3年

2 杜博;蛋白—纳米金杂化微结构在药物载体和生物支架材料中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张学洋;基于适配体和抗体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疾病标记蛋白质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玉静;毛细管电泳离子色谱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王嘉成;基于核酸适体构象开关的8-羟基脱氧鸟苷检测新方法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3 付虎;基于核酸适体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蛋白质的高灵敏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茗;基于荧光蛋白的蛋白酶和蛋白激酶检测新方法[D];湖南大学;2013年

5 马洪玉;针对青霉素结合蛋白2a适配子筛选及初步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张莉;枯草芽孢杆菌BS1 Surfactin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7 韩芳芳;新型纤维蛋白骨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传感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牛亚静;基于金纳米颗粒的目视比色凝血酶检测和特定序列DNA分析[D];天津大学;2013年

9 刘英杰;巯基化壳聚糖衍生物杂化材料及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贺秀平;功能化DNA定向组装及其在生物电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永胜,牟世芬;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电化学检测方法和应用[J];分析化学;2005年04期

2 习玲玲;朱岩;;铜/金修饰电极-阴离子交换色谱-直流安培法测定阿米卡星注射液组分[J];分析化学;2008年05期

3 陈述;范亚;杨颖;叶丽英;龙云飞;;基于表面富Cd~(2+)的硫化镉量子点荧光增强测定半胱氨酸[J];分析化学;2012年01期

4 湛海粼,胡小莉,江虹;伊文思蓝光度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的含量[J];分析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5 王宗花;高艳丽;张菲菲;夏延致;李延辉;;量子点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6 李世凤;魏先文;陆晓晶;张莉;刘文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克洛[J];分析试验室;2006年06期

7 王学亮;;以鸡冠花红为电化学探针线性扫描极谱法测定阿米卡星[J];分析试验室;2006年06期

8 陈粤华;孙爱丽;冯素玲;崔凤灵;;茜素红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阿米卡星[J];分析试验室;2010年11期

9 陈缵光,莫金垣;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检测器的研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梁佳然;钟文英;于俊生;;高质量CdTe量子点的水相快速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滑晓晖;纳米新产品——黄金新的工业用途[J];江西地质;2001年03期

2 亢占英,宋华,杨志懋,丁秉钧;纳米金丝电导量子效应[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5期

3 贺全国,聂立波,刘正春,汤建新,陈洪,何农跃;纳米金末端修饰的时间分辨荧光组装[J];中国稀土学报;2005年03期

4 黄国波;;绿色纳米合成技术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浙江化工;2008年04期

5 郭建伟;刘雪刚;丁一刚;刘靖;;金纳米制备及催化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11期

6 付云芝;张永强;;生物合成纳米晶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03期

7 ;纳米金清洁催化研究获突破[J];功能材料信息;2011年04期

8 ;我国纳米科技实现跨越发展[J];硅谷;2011年22期

9 ;我国在核酸药物的纳米载运体系研究中取得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1期

10 牛凌梅;张玉娜;连靠奇;石红梅;康维钧;;基于双层纳米金修饰传感器的应用研究[J];化学传感器;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廉学明;金洁;田佳;赵汉英;;具有温度响应可逆收缩的纳米金球簇[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李传新;潘春旭;;纳米科技现状及展望[A];中南地区第十六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微娜;林丰;郭祥群;;自旋标记-发光纳米金多模式探针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余玲;张彦峥;王亚丹;张银堂;徐茂田;;非标记纳米金光谱法检测雌激素[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郭彬;李青山;;纳米功能性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文峰;李津如;林官华;江龙;;简单方法制备单分散纳米金花及其表面拉曼增强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竟先;鄢程;吴基球;;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8 唐芳琼;;尺寸、结构、形貌可控纳米颗粒制备与调变技术开发[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军;纪小慧;洪霞;王连英;贾若昆;菅文平;白玉白;;基于纳米晶特性的免疫检测研究[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袭著革;;纳米毒理学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俊;“纳米食品”安全存疑[N];广州日报;2010年

2 张阳德;我国纳米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N];科技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童岱;刘扬:发现“神水”之毒[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贾书哲;拨开迷雾看纳米[N];中国质量报;2002年

5 何屹;纳米金晶簇的催化活性与大小有关[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胜;一吨值一亿美元[N];深圳商报;2002年

7 李树龙;小纳米 大神通(上篇)[N];中国黄金报;2001年

8 记者 任荃;纳米金球让基因拷贝不走样[N];文汇报;2006年

9 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委会副秘书长 陈希荣;微观色彩学与包装设计应用[N];中国包装报;2010年

10 张唯诚;显微世界中的DNA纳米机器人[N];大众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洪;硒、碲及其化合物纳米线的液相化学合成和电子器件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淑华;金纳米棒—适配子耦联物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肿瘤热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3 霍子扬;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调控合成、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庄家骐;水溶性掺杂型纳米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锋;稀土掺杂发光纳米晶的制备及在细胞标记中应用的探索[D];东北大学;2010年

6 夏玮;纳米金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雷存喜;纳米活性界面构建新方法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设计[D];湖南大学;2005年

8 徐林;分级结构纳米线的制备、表征与器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文清;纳米金在雄性生殖毒理和雄性避孕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童春义;基于硒纳米颗粒的新型生物材料研制与表征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兆光;纳米颗粒的包覆及合成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玮;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纳米晶的合成及其荧光传感性质[D];安徽大学;2010年

3 李德华;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黄金桃;新型纳米铂修饰玻碳电极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韩洪亮;利用半胱氨酸制备生物相容性纳米颗粒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爽;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在生物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田野;共振表面等离子激元光场增强的纳米结构优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亚菲;基于硅氧烷的基因载体的制备及体内基因转染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吕奎明;利用毫秒脉冲激光合成新型纳米结构[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李慧;基于纳米多孔金片电极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4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54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