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蚁群算法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 分子对接 蚁群算法 函数优化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成本投入高、开发风险大、研制周期长一直都是药物设计和研发所面临的难题,这些困难对新药研制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的研究模型也越来越成熟。在当今药物分子的探索和研制中,一种基于结构化的药物分子模拟方法-分子对接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创新药物研制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也是先导化合物的探索方向的重要途径。分子对接技术是根据两个已知三维立体结构的单体生物分子(在药物设计中,通常是大分子蛋白质和小分子配体),通过计算机来对这两个单体分子复合物的结合模型进行仿真。分子对接技术作为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还能有效地结合优化方法并使之与药物研制相融合。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作为一种模拟自然界中蚂蚁觅食行为的新型群智能优化算法,具有较强的可扩充性、系统健壮性好、能进行并行分布式计算、易于同其他仿生算法相结合等优点。因此,本文将对蚁群算法进行优化并将这种改进的算法应用于分子对接中,并将蚁群算法与构想搜索中的全局搜索过程中所常用的遗传算法进行性能上的比较,可以预见将蚁群算法与常用的分子对接平台AutoDock整合到一起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将蚁群算法收敛速度快,对接精度高的特点与分子对接软件平台AutoDock结合起来,对分子对接过程中的全局搜索进行替代,从而最终达到对分子对接过程进行优化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工作是保留使用AutoDock4.2平台中的打分函数和柔性策略,将改进的蚁群算法作为对接过程中的构象搜索策略,代替软件中原有的遗传算法,通过对蛋白质和配体的对接仿真验证其优越性。分子对接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一个复杂的函数模型进行优化的过程,而改进的蚁群算法则具有很强的自适应特点,能应用于大部分优化问题中,因此在药物设计中也表现不错。本文旨在将改进的蚁群算法同常用对接软件AutoDock相结合,通过具体蛋白质分子同配体分子之间的结合测试来对其进行仿真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通过与典型的遗传算法进行试验对比突出蚁群算法在一些方面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性能分子对接软件进行完善。最终可以得出结论:基于蚁群算法的分子对接平台在对对接程中产生的庞大构象进行搜索时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效率。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igh cost, high risk and long research cycle have been the problems of dru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ese difficultie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model of computer-aided drug molecul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I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rug molecules, a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based on structured drug molecular simulation is proposed.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iel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rugs.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wo know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f monomer biomolecules (in drug design). Usually macromolecular proteins and small molecular ligand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puter aided drug molecular design,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 not only has the high speed computing ability of computer, but also simulates the binding model of these two monomers by computer.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combined with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combined with drug development. ACO) is a new swarm intelligenc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hich simulates the foraging behavior of ants in nature. It has strong scalability, good system robustness, and can be used for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It is easy to combine with other bionic algorithms. Therefore, 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ant colony algorithm and applies the improved algorithm to molecular dock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genetic algorithm which is commonly used in global search.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ant colony algorithm with the commonly used molecular docking platform AutoDock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fa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docking precision are combined with the molecular docking software platform AutoDock to replace the global search in the molecular docking proces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docking process,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to retain the scoring function and flexible strategy in the AutoDock4.2 platform. The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used as the conformational search strategy in the docking process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genetic algorithm in the software. The simulation of protein and ligand docking proves its superiority and molecular docking process. In fact, it is the process of optimizing a complex function model, and the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has strong adap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be applied to most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the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with the commonly used docking software AutoDock. Through the binding tests between specific protein molecules and ligand molecules,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is basis. Compared with the typical genetic algorithm,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of ant colony algorithm in some aspects. On this basis, the high performance molecular docking software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is perfecte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e molecular docking platform based on ant colony algorithm has faster convergence speed and better efficiency in searching the huge conformation generated in docking process.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18;R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桂艳;郭权;;基于容错机制的精细药物分子对接网格[J];计算机工程;2010年19期
2 朱志远;张燕;李征;李金恒;芮建中;袁靖;;受体蛋白与药物分子对接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11期
3 钟广蓉;邓乾民;李星月;林森;孙清;时国庆;;植物源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分子对接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1期
4 冯荣楷;孟丽荣;岳章琪;林思伶;王乾韬;;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环氧合酶的分子对接及药物特性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3年12期
5 张宏恺;常云松;杜明娟;张翠竹;曹又佳;;用分子对接搭建激酶-抑制剂复合物的三维结构[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郑春松;陈立武;杜建;叶蕻芝;;用分子对接法探讨扶正抑瘤复方制剂的抑瘤作用机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年08期
7 伟尧;朱琛;张卓;朱海亮;;硝基咪唑衍生物作为尿素酶抑制剂的分子对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年02期
8 任洁;魏静;;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年01期
9 魏卓;张怀;崔巍;计明娟;;马来酰胺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黄文文;毕毅;陈蒙蒙;夏国祥;张振磊;;水杨酸类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B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帆;刘艾林;;分子对接应用与研究进展[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廖莎;白芳;李洪林;;金属特异性打分函数设计[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张圣虎;高士祥;;酚类化合物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作用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孙清;时国庆;邓乾民;;利用分子对接软件预测PFOA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丽娜;苏莉;张晓昀;黄晓燕;单志杰;翟红林;;关于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刘欣;胡燕;崔一然;张冰;刘小青;;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辛热药药性表达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C];2013年
7 范春雷;田男;胡林峰;钱颖;沃兴德;;基于固醇调控通路胆固醇竞争结合靶点的新药筛选与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玲;药物分子对接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正夫;药物分子对接优化算法及在云平台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3 徐淑坦;基于多目标差分进化的分子对接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李纯莲;药物设计中分子对接优化设计的算法和软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张娱;腈和苯酚与相关降解酶之间的分子对接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6 郑清川;蛋白质结构及分子对接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殷勇;以PI3K为靶点的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D];南京大学;2015年
8 尹玲;新型肽脱甲酰基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金亮;新型非肽类小分子Caspase-3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活性检测与分子对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庞小东;蛋白质和配体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小肽抑制剂设计方法初探[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虎林;基质金属蛋白酶-7抑制剂选择性的分子对接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宋向岗;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中药川芎治疗脑缺血的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3 张菘;计算机辅助设计高活性小分子新型SAHA衍生物及其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D];广东药学院;2015年
4 马少杰;激酶Src多靶点抑制剂的3D-QSAR、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5 王志;新型含氟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6 敖燕;分子对接构象搜索优化策略与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武明威;MCHR1拮抗剂结合机理的计算机辅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姚辉;基于最优搜索理论的分子对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张丽;基于云平台的分子对接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振;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0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6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