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影响干粉吸入剂肺部给药过程的因素

发布时间:2018-01-30 06:38

  本文关键词: 干粉吸入剂 肺部给药 肺部沉积 粉体学性质 给药装置 吸入气流速率 出处:《中国新药杂志》2015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干粉吸入剂(DPI)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肺部给药制剂,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肺部局部疾病的治疗,还为某些作用于全身的药物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DPI肺部给药过程直接决定DPI的临床疗效,该过程包括干粉的分散、雾化和肺部沉积,其受多因素共同影响,主要包括干粉的粉体学性质、给药装置和吸入气流速率三方面。临床应用中,需要平衡各影响因素,以实现药物最大的分散、雾化和肺部沉积。本文对DPI肺部给药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Abstract]:Dry powder inhaler (DPI) is the most promising pulmonary drug delivery agent,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 lung diseases. It also provides a new way of administration of certain drugs for the whole body. The pulmonary administration process of DPI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PI, which includes the dispersing of dry powder, atomization and pulmonary deposition. It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powder properties of dry powder,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suction airflow rat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balanc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achieve the maximum dispersion of drugs. Atomization and pulmonary deposi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pulmonary administration of DPI.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释药技术与药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9507005-001)
【分类号】:R943
【正文快照】: 肺部药物传递系统可以实现慢性呼吸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s)的肺部靶向治疗,如哮喘、慢性阻塞性呼吸疾病和囊性纤维化等,同时为胃肠道吸收效果差作用于全身的活性药物,以及吸收前易被代谢的药物如多肽类蛋白质,基因药物或疫苗提供新的给药途径[1-2]。肺部药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孟博宇;许向阳;王青松;;干粉吸入给药装置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年09期

2 王晓波;袭荣刚;杨晓波;潘卫三;石焱;王一楠;;影响干粉吸入剂肺沉积的制剂因素[J];中国新药杂志;2010年07期

3 周恩龙;郭静;陈曦;曹智臣;李浩莹;;干粉吸入器的发展与设计[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年10期

4 蔡兴诗;杨阳;杨资伟;谢向阳;梅兴国;;干粉吸入装置对干粉吸入剂体外沉积性质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5年09期

5 张晓博;谷艳玲;张丽男;哈婧;马楠;齐献利;高子彬;;黄芩素注射用冻干粉针剂的制备[J];中国新药杂志;201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娥;高春生;钟武;;现代生物科技助力防化医学发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5年03期

2 姜俊峰;安悦;徐恩宇;郭静;李浩莹;;疫苗干粉吸入剂的研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3 Clement Kleinstreuer;Yu Feng;Emily Childress;;Drug-targeting methodologies with applications: A review[J];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2014年12期

4 潘伟胜;蓝光军;陈勇;;改良准纳器吸入方法对哮喘控制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5 陈超阳;赵侠;周颖;崔一民;;吸入制剂肺部沉积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4年05期

6 Fubao Zhou;Shengyong Hu;Yingke Liu;Chun Liu;Tongqiang Xia;;CFD-DEM simulation of the pneumatic conveying of fine particles through a horizontal slit[J];Particuology;2014年05期

7 凌祥;沈雁;孙春萌;涂家生;;肺部给药研究近况[J];药学研究;2014年12期

8 张仲源;连佳;张慧生;张丽敏;;肺部给药系统中的先进技术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12年05期

9 衡瑞霖;陈岚;O@国宁;刘阳;;干粉吸入装置雾化通道设计及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年04期

10 薛文东;;影响吸入粉雾剂疗效发挥的因素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郝婷婷;张熹;马颖亮;祝京旭;金方;;静电对干粉吸入制剂生产和使用的影响[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常跃兴;含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肺部给药制剂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2 杨世亮;流化床内稠密气固两相流动机理的CFD-DEM耦合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芳;耐药结核病治疗用噬菌体干粉吸入剂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刘春;胶囊型干粉吸入装置的研究开发[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胡珊;胶囊型干粉吸入器的优化与模具的设计[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天宜;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集成式干粉吸入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姜俊峰;硫酸沙丁胺醇纳米喷雾干燥粉雾剂配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周恩龙;新型干粉吸入器的设计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7 曹智臣;基于CFD的主动式干粉吸入器流场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D];苏州大学;2014年

8 曾肖肖;2-甲氧基雌二醇干粉吸入剂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9 李晗;胸腺五肽干粉吸入剂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Derek Ivan Daniher;Jesse Zhu;;Dry powder platform for pulmonary drug delivery[J];Particuology;2008年04期

2 高声传;王童超;肖江宁;;黄芩中黄芩素的提取方法考察[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1年06期

3 高燕;顾振纶;蒋小岗;郭次仪;;黄芩素药理学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7期

4 杨琳;郭晓宇;王齐放;陈颖;车亦馨;车庆明;;大鼠血清中黄芩素代谢产物的鉴定(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1年03期

5 徐欣;刘哲鹏;陈岚;;干粉吸入剂给药装置研究现状及前景[J];医药工程设计;2010年05期

6 宋华;陈建明;梁慧君;徐莲英;;采用均匀设计法研制多西紫杉醇聚山梨酯80/磷脂混合胶束注射液[J];中国药学杂志;2008年17期

7 姜力群;汤s,

本文编号:1475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75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