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交联剂Eudragit RS100的凝胶贴膏基质考察
本文关键词: 凝胶贴膏 制川乌 白芍 Eudragit RS 交联剂 基质 透皮 出处:《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测定并对比了以Eudragit RS100或氯化铝为交联剂时聚丙烯酸钠(PAA-Na)溶液的屈服值与黏度,结果二者无显著差异。但根据绘制的流变曲线可见,以Eudragit RS100为交联剂的体系黏度较均一,有利于提高凝胶基质中药物含量的均匀性。在此基础上加入羧甲纤维素钠(CMC-Na)为增黏剂,制备空白凝胶贴膏基质,并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基质处方。所得优化处方为含PAA-Na、Eudragit RS100和CMC-Na各4.0%、0.2%和14.0%。以制川乌和白芍的提取物为模型药物制备了以Eudragit RS100或氯化铝为交联剂的乌芍凝胶贴膏,并考察了两种制品中芍药苷的透皮行为。结果两种制品中芍药苷的稳态透皮速率和释放时滞均无显著差异,提示以Eudragit RS100为交联剂并不影响该凝胶贴膏中药物的经皮渗透性能。
[Abstract]:The yield value and viscosity of sodium polyacrylate (PAA-Na) solution with Eudragit RS100 or aluminum chloride as crosslinker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rheological curves drawn, the viscosity of the system with Eudragit RS100 as crosslinking agent was uniform.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homogeneity of the drug content in gel matrix, on the basis of which CMC-Na is added as viscosity enhancer to prepare blank gel paste matrix. The matrix formulation was optimized by Box-Behnken design-effect surface method. The optimized formulation was 0.2% and 14.0%, respectively, containing PAA-NaA- Eudragit RS100 and CMC-Na. The extract of Radix Paeoniae lanceolata and Radix Paeoniae Alba was used as model drug to prepare the gel paste of Radix Paeoniae AlCl or Eudragit RS100 as crosslinking agent. The transdermal behavior of paeoniflorin in the two kinds of products was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teady-state transdermal rate and release delay of paeoniflorin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products, suggesting that the transdermal permeability of paeoniflorin in the gel paste was not affected by Eudragit RS100 as crosslinking agent.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647) 江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1310412032)
【分类号】:R9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慧芳,崔英德,蔡立彬;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红;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应用[J];山东陶瓷;2005年03期
2 陶梅香;张振;杨晴;唐林生;;衣康酸-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助洗性能[J];日用化学工业;2008年05期
3 詹少彤;刘晓暄;杨雪娇;黎新明;;静态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J];广东化工;2010年01期
4 宋建恒;刘军深;;聚丙烯酸钠的制备及其絮凝效果研究[J];广州化工;2006年06期
5 张剑;郑国国;余宪虎;;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应用[J];广州化工;2011年15期
6 华慢;龚元元;梁晖;卢江;;制备球状卡波树脂反相悬浮聚合体系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3年02期
7 范宝安;;溶液聚合中NaHSO_3链转移机理及效果[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0年03期
8 姜绍通;伍亚华;赵妍嫣;;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新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王立勇,任天瑞;丙烯酸/马来酸酐高吸水树脂的合成[J];过程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10 徐冬梅;丁宁;李坤坤;高军;;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波;聚天(门)冬氨酸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姜文勇;新型无磷洗涤助剂—氧化玉米淀粉的制备工艺及产品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孔银;大分子表面印迹藻酸盐基杂化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特性[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全伟;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曹丽琴;吸附性交联两性高分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3 杨晓丽;多元醇交联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探讨[D];新疆大学;2005年
4 王丹丹;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聚合的工艺优化及反应安全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伍亚华;甘薯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张荣月;铜(III)引发合成星形聚丙烯酸钠反应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刘金华;低水泥耐火浇注料外加剂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秋华;一种新型水溶性氧化玉米淀粉的制备及其作为无磷助洗剂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9 林勇;有机修饰的硅纳米粒子介导生存素基因转入嗅鞘细胞[D];昆明医学院;2007年
10 孙敏杰;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廷栋,,刘京;高吸水性树脂在日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5年01期
2 单军,刘占军;辐射合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及其共聚物水凝胶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09期
3 路建美,朱秀林,顾梅;微波法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4期
4 朱秀林,程振平,路建美,毕成;大粒径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3期
5 钱欣,濮阳楠,叶智林;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盐制备工艺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7年02期
6 尹国强,廖列文,崔英德,康正,郭建维;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J];广州化工;2000年03期
7 陈建峰,冯小京,赵鑫;交联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J];广州化工;2000年03期
8 周爱林;国内外超吸水性树脂现状与展望[J];化工时刊;1998年10期
9 孙中党,王志成,平琳;柔性交联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河南科学;1997年03期
10 余学军,徐丹,刘明,巩莹;速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J];化学世界;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东;陈爱霞;唐吉勇;;交联剂现场添加工艺探索[J];今日科苑;2011年02期
2 ;吉化研制成功脱肟型交联剂[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8年09期
3 崔淑玲,宋心远;纤维交联剂及其应用[J];印染;2004年13期
4 任敏红;陈素萍;雷晓疆;陈权生;;液相色谱法测定酚醛交联剂中残余苯酚含量[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年05期
5 陈学东;;水溶性树脂交联剂的合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6 刘治民;张容;毛庆汝;李留占;;提高酚醛交联剂检测精度的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13年05期
7 翟光;新型交联剂——2-乙基-4-甲基咪唑[J];化学世界;1966年01期
8 ;交联物理化学[J];国外纺织技术;1978年02期
9 ;交联物理化学 第二部分 对于交联剂处理织物的物理化学研究[J];国外纺织技术;1978年04期
10 ;交联剂的分析[J];工程塑料应用;197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崔淑玲;宋心远;;纤维交联剂及其应用[A];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5年
2 张莉;赵修文;张利国;李博;张涛;;交联剂对低密度聚氨酯高回弹泡沫的影响[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七次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黎玉兰;周达飞;陆冲;程树军;;三次采油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交联剂-柠檬酸铝的合成、表征及其交联特性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周翔;;可诱导的核酸交联剂的合成与它们的生物活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翁小成;周翔;;可诱导的核酸交联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万荣欣;田聪;刘欣;顾汉卿;;天然交联剂处理心包组织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焦延鹏;张志雄;李立华;周长忍;;新型可降解支架材料的制备[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8 王永鹏;张海博;姜振华;;硼酸改性聚芳醚砜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9分会:应用化学[C];2014年
9 秦维超;赵宁宁;宋洪赞;;纤维素基离子凝胶的制备与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4分会:流变学[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王蕾;新疆油田新型交联剂应用成效显著[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记者 李琮;新型交联剂力助涂料水性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环氧氯丙烷纺织品交联剂在南通问世[N];今日信息报;2005年
4 记者 涂亚卓、通讯员 梅智云、实习生 田佳;价格比国外产品便宜一半[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淑玲;交联剂TETS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2 刘永兵;新型流体转向剂[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昊;巯基交联剂聚合牛血红蛋白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史亚鹏;无甲醛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3 董霞;助交联剂对氢化丁腈橡胶硫化的影响[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晓俊;多阳离子型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5 王宏臣;碱性交联剂的合成及在棉织物易护理整理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6 魏向博;水基压裂液高温延缓型交联剂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一帆;调剖用定时反应交联剂和复合高弹性颗粒的合成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8 夏树斌;深度原位交联剂铬溶胶制备与注入工艺[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9 周高宁;延迟交调剖技术及机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10 李丛妮;有机锆复合交联剂的制备及其交联性能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6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50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