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年
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临床观察
张慰
【摘要】: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目前为止在人体胃里发现的唯一一种细菌,属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自1979年发现以来,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发现者Warren、Marshall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Hp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等有密切相关,是消化性溃疡的独立致病因素之一,并与胃癌、胃黏膜淋巴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有鉴与此,世卫组织将其列为一类致病因子。据有关统计,几乎所有的Hp感染者均会发展成胃炎;15%-20%的Hp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此外,Hp还与不明原因心脑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自身免疫性胃炎、糖尿病及肺癌等疾病有着紧密联系。西医目前根除Hp主要有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等数种治疗方案,其中以标准三联疗法应用最为广泛,尽管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的清除率可达将近80%,但在现有抗生素滥用的背景下,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的药物耐药性、不良事件、复发率高、病人依从性差等问题逐渐突出,其中以耐药性问题最为明显,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方案以提高疗效,在这样的背景下,辨证应用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有了一定的临床依据。 研究方法: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所致疾病众多,为方便研究,本研究采用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Hp阳性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西药组;B组:西药组联合散剂2周组;C组:西药组联合汤剂2周组;D组:西药组联合汤剂4周组,其中西药联合散剂2周组、西药联合汤剂2周组及西药联合汤剂4周组合并为中药组。中药组与西药组的样本的配比例为3:1,中药组内样本量按1:1:1分配,确定每组的样本量为16例,4组共64例。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时以及治疗后1月随访时的症状进行评分,入组时、治疗后1月随访时PRO量表、症状评分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同时在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等项目,并对中药组和西药组以及中药组间的差异。 结果:(1)辨证应用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于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对小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2)西药组和中药组在治疗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症状评分相比,两组间均有改善,但两组之间症状评分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3)对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RO量表进行统计发现,中药组前后PRO量表积分变化较西药组PRO量表积分变化明显(P0.05),而中药组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中药组患者自评症状改善较西药组更明显;(4)在统计学上对西药组和中药组两组治疗后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对比,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降低药物不良事件方面较西药组更具优势,中药组组间则无明显差异。 结论: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于单纯应用西药标准三联疗法,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减少患者的失访情况,此外,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能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事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惊世;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成本-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J];安徽医药;2005年10期
2 刘小英;温永顺;李裕福;周绍光;;鱼腥草煎液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3 王素华,李立明,李俊;SF-36健康调查量表的应用[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年01期
4 林辉;莫新民;;疏肝和胃丸体内外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J];中医药导报;2006年04期
5 杨圣宇;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3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5年01期
6 何沛逊;杨海;张宪文;;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的治疗[J];中外医疗;2009年26期
7 曾志荣;陈旻湖;;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现状与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年05期
8 田波;张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9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6年12期
9 胡宜;;现代医学200词[J];日本医学介绍;2007年12期
10 潘丰满,杨钦河,孙登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76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保东,李桂金,黄顺皊,王慕虹,罗伟;胃舒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影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1期
2 张正元;胃宁颗粒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3 刘剑;;半夏泻心汤辨证治疗HP阳性胃炎96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4 陈久红;消疡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5年09期
5 刘英超;;含可乐必妥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7年04期
6 叶浩波;;雷贝拉唑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年02期
7 金张旺;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褚衍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现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王霞丽,李安源;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近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吴义丽;;SF-36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奎诰;;消化性溃疡的疗养康复及药物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邓天魁;汪一平;;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3 杨桂彬;魏红;牟方宏;;安速快速检测试剂盒诊断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郑玲利;张志荣;袁芳;黄园;;新型盐酸黄连素pH敏感生物粘附片的制备[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秀深;蒋通荣;吴施国;沈涛;文跃强;张斌;;黄连配伍黄芩对幽门螺旋杆菌所致胃炎的抗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秀彦;郭文栋;王琦;;中药胃幽净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炜宁;;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不同机制的研究现状述评[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8 景丽俊;韦宏成;;中西医结合抗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冯玲华;;中西共治轻中度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10 汪笑秋;曲志刚;江锦红;马光丽;刘永华;章俏雷;王晓丽;黎红光;方炳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的临床研究[A];2013年国家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汪继兵;自控锻炼对癌症长期生存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刘爱群;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和Survivin在Hpylori感染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机制初探及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斯庆图娜拉;不同慢性胃病来源HP的耐药特征及抗HP嗜酸乳杆菌的抑制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何庆勇;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连凤梅;“随症施量”关键要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俞丽华;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研制及性能初步考评[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筱颖;胃痛PRO计算机自适应试验的初步构建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赵冰洁;加味达原饮对急性肝损伤湿邪内蕴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尹东;先天免疫炎症因子IL-1B、IL-1RN、TNF-A单核苷酸多态与新疆地区维、汉民族胃癌相关性及其预后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松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施花锦;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粘膜组织NF-κBP65、IKKβ和IκBα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吴中平;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测试板的临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郑锦星;槟榔提取物功能评价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5 何双;加工对槟榔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董洪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中医舌象、证型相关性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胡秀娟;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根治方案评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慧;含铋剂四联疗法与10天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金秉俊;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黄永琴;反复腹痛患儿及家庭成员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劲;甲硝唑与替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04年05期
2 徐州,周德端,段国勋,王瑛,梁凤凌,汪俊林,杨晓华;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抑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3年05期
3 郭青;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及其年龄分布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9期
4 张秀辉;;祖国医学与某些免疫问题的综述[J];江西中医药;1980年02期
5 梅柏如,钱俊,唐国荣,张健,谢国强;无锡地区散居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04年10期
6 张钰;朱振龙;霍晓辉;杨艳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外疾病[J];临床荟萃;2006年19期
7 安胜利;;统计学系列讲座 第7讲 量表的评价[J];护理学报;2006年08期
8 谢丽明;邱芝青;梁宇锋;;2008-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1期
9 王梅,饶世立,阮国涛,胡松,徐家正;海口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5期
10 梁方信;柳梅;尹生广;董淑平;王尚瑞;许克先;韩翎;吕文和;马山;;胃友汤治疗幽门螺旋菌阳性胃病51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建坤;霍晓辉;范红云;王竞;段志英;朱秀芳;牛巍巍;马金城;;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中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0年12期
2 王艳卿;卜玉杰;;含左氧氟沙星的PPI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2期
3 曹玉民;;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0年06期
4 李井华;黄龙生;张吉翔;;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及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红菊;;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对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9期
6 蒋树林,姚希贤,张辉;低剂量标准三联疗法根治Hp及对胃粘膜病变的治疗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05期
7 李娜;李海玲;郝立然;韩子岩;;餐后序贯与非序贯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1年11期
8 李宪友;;改良序贯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7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0年05期
9 王玉东;;10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2011年07期
10 沈建冲;施卫国;陆备军;;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分析——附105例报告[J];新医学;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慰;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南琼;云南玉溪地区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防治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相关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昆明医学院
相关作者
>张慰 >南琼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辨证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2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5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