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群体药动学原理建立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定时定量给药模型及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04 14:32

  本文选题:定时定量给药 切入点:卡马西平 出处:《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建立国人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建立定时定量给药的癫痫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筛选国内多中心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和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的稳态谷浓度数据,建立适合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个体化给药的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利用建模中心外数据评价所建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建立了CBZ的PPK最终模型:Ka(h-1)=1.2,CL(CL/F)(L·h-1)=0.074×TAMTCBZ0.41×WT0.267×1.42(若合用苯妥因钠,否则为1)×1.18(若合用苯巴比妥,否则为1)×0.84(若年龄65岁,否则为1),V(V/F)(L)=1.21×WT;VPA的PPK最终模型:Ka(h-1)=1.9,CL(CL/F)(L·h-1)=0.102×(WT/60)0.696×TAMTVPA0.197×1.36(若合用CBZ,否则为1)×1.25(若合用苯妥英钠,否则为1)×1.11(若合用苯巴比妥,否则为1),V(V/F)(L)=0.14×WT;其中,Ka为吸收速率常数,CL为表观清除率,V为表观分布容积,F为生物利用度,TAMTCBZ、TAMTVPA为CBZ、VPA的日剂量(mg·d-1),WT为体质量(kg)。经建模中心外数据验证,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较强。建立的定时定量药学服务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案例略)。结论:新临床药学服务有助于医疗团队提高抗癫痫治疗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model of carbamazepine and valproic acid in Chinese and to apply them to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the steady-state valley concentration data of carbamazepine (CBZ) and valproic acid (VPA) of carbamazepine (carbamazepine) and valproic acid (VPA) were selected. A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PKK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patients with epilepsy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and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data outside the modeling center. Results: the final PPK model of CBZ was established. The final model of PPK was established. The PPK model of CBZ was 0.074 脳 TAMTCBZ0.41 脳 WT0.267 脳 1.42 (combined with benzoin sodium). Otherwise, it is 1) 脳 1.18 (if phenobarbital is used, otherwise it is 1) 脳 0.84 (if age 65 years old, otherwise, 1.21 脳 WTA VPA), the final PPK model of PPK is: Kah-1n 1.9C L 路h-1 0.102 脳 WTP 6096 脳 TAMTVPA0.197 脳 1.36 (if combined with CBZ, otherwise, 1) 脳 1.25 (if phenytoin sodium is used, otherwise it is 1) 脳 1.11 (if phenobarbital is used, otherwise, it is 1) 脳 1.11 (if phenobarbital is used, it is 0.102 脳 WTP 6096 脳 TAMTVPA0.197 脳 1.36) 脳 1.11 (if phenobarbital is used, otherwise it is 1). Otherwise, it is 0.14 脳 WT0.14 脳 WT.where Ka-Ka is the absorption rate constant, CL is the apparent clearance rate and V is the apparent distribution volume, F is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the daily dose of TAMTCBZ / TAMTVPA is CBZ / VPA, the daily dose of TAMTCBZ / TAMTVPA is CBZN / VPA, and the body weight is kg / kg. The established model has strong predictive ability. The established timing and quantitative pharmaceutical care has achieved good clinical effect after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clusion: the new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care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ntiepileptic treatment in the medical team.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
【基金】:福建医学创新基金课题(编号:2012-CX-2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号:2013J01370)
【分类号】:R9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郁莉斐;丁俊杰;石珩;李智平;焦正;王艺;;中国癫沲患儿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年06期

2 焦正,钟明康,施孝金,胡敏,李中东,王大猷,张莉莉,张静华,王宏图;NONMEM法估算中国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的清除率[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03期

3 姜德春;王丽;卢炜;;用NONMEM法建立中国癫痫儿童丙戊酸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J];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04期

4 焦正,钟明康,胡敏,施孝金,李中东,张静华,王大猷,王宏图;丙戊酸清除率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年09期

5 王刚;刘彬;黄晓英;杜彪;杨丽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研究卡马西平在癫痫儿童中的群体药动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志;张洁;廖红梅;唐静文;彭琴玲;;年龄 体重 剂量对癫vN儿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年03期

2 刘颖;王丽;;群体药代动力学在儿童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08年03期

3 王雅葳;姜德春;;群体药代动力学在儿科临床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09年05期

4 焦正,钟明康,施孝金,张静华,王宏图;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考察丙戊酸、苯妥英和苯巴比妥对卡马西平及其环氧化代谢产物相对清除率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5 高森;;抗癫痫药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05期

6 孙鹤,张奕,蒋新国,江志强;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年04期

7 胡敏,张静华,孙鹤,施孝金,俞丽云;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估算门诊癫痫患者丙戊酸的相对清除率[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年01期

8 张旭;;癫痫儿童开展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1期

9 李新林;赵明明;姜力;肇丽梅;;丙戊酸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03期

10 吴为阁;王文强;吴海龙;李韵;陈彬彬;李敏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估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哌甲酯缓释片的清除率[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焦正;丁俊杰;施孝金;李中东;钟明康;;肾移植患者西罗莫司群体药动学及其对血脂影响的群体药效学模型的建立[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翠鸿;汉族人群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及左旋多巴药动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2 李智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新生儿和小婴儿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丁俊杰;癫痫患儿丙戊酸群体药动学及个体化给药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慧;肾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体内环孢素A的群体药动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林玮玮;左旋多巴与普拉克索的临床药学研究及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的改进[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3 石珩;丙戊酸在癫痫患儿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宋艳;卡马西平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代谢酶CYP3A4基因多态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倪映华;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雯雯;儿童再障患者及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环孢素群体药动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柯蒙;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群体药动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8 杨琴琴;癫痫治疗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与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9 翟丹丹;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怀璐;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重复测量的计算方法与应用[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郑萍,胡敏燕,刘世霆,杨凌;卡马西平吸收的多峰现象[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年03期

2 孙鹤,张奕,蒋新国,江志强;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9年04期

3 胡敏,张静华,孙鹤,施孝金,俞丽云;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估算门诊癫痫患者丙戊酸的相对清除率[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年01期

4 焦正,钟明康,施孝金,胡敏,李中东,王大猷,张莉莉,张静华,王宏图;NONMEM法估算中国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的清除率[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03期

5 焦正,钟明康,施孝金,胡敏,李中东,王大猷,张莉莉,张静华,王宏图;NONMEM法考察中国癫痫患者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药动学相互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4年02期

6 姜德春;王丽;卢炜;;用NONMEM法建立中国癫痫儿童丙戊酸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J];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04期

7 焦正,钟明康,胡敏,施孝金,李中东,张静华,王大猷,王宏图;丙戊酸清除率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年09期

8 王刚,谷容,刘彬,贾运涛;儿童丙戊酸群体药动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年12期

9 张若楠;瞿治平;俞丽云;吴永麟;范成德;;国产和进口卡马西平片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比较[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向阳;朱家壁;;群体药动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04期

2 徐宁宁;常馨予;郭涛;夏东亚;吴克华;邓晨辉;毕姗姗;周田彦;卢炜;;替硝唑在中国不同民族健康志愿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09期

3 左笑丛;袁洪;张毕奎;Chee M.NG;Jeff S.BARRETT;阳国平;黄志军;裴奇;郭韧;周亚男;荆宁宁;;用模型和模拟方法设计氨氯地平的群体药动学研究方案[J];药学学报;2012年07期

4 陈刚,卢建丰;一步法估算群体药动学参数[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0年S1期

5 陈刚;群体药动学参数的估算与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年12期

6 陈刚;卢建丰;;一步法估算茶碱群体药动学参数[J];中国药学杂志;1991年11期

7 Aarons L ,李元敏;群体药动学:理论与实践[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2年05期

8 李珍;陈刚;;3种估算茶碱群体药动学参数方法的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1993年08期

9 李珍;陈刚;;群体药动学研究中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的评价和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3年04期

10 姜华;;小儿麻醉群体药动学应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运涛;蒋学华;;关于群体药动学理论运用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讨论[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昌孝;;群体药动学在临床药物评价研究中的应用[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9年

3 沈仲波;吴静华;张丽梅;赵岚;;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进展[A];2013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4 芮建中;仇向华;梁红云;王渊;李金恒;;加替沙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茶碱群体药动学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雅红;远立国;;群体药动学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孙搏;高君伟;郭彦琨;芮建中;李晓宇;汤静;彭志海;刘皋林;;中国肝移植受者口服环孢素的临床常规监测群体药动学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余自成;陈皓;Francoise Bressolle;张伟霞;彭承宏;陈红专;;中国成年肝移植患者霉酚酸群体药动学[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焦正;丁俊杰;施孝金;李中东;钟明康;;肾移植患者西罗莫司群体药动学及其对血脂影响的群体药效学模型的建立[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9 孙搏;刘皋林;李晓宇;芮建中;高君伟;彭志海;郭彦琨;;中国肝移植受者口服环孢素的临床常规监测群体药动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冰;江涛;孙菁;张伟霞;杨婉花;李娟;;群体药动学法研究CYP2D6及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中国健康人西酞普兰药动学影响[A];第二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会议指南[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焦正;肾移植患者麦考酚酸的群体药动学研究和个体化给药[D];复旦大学;2007年

2 丁俊杰;癫痫患儿丙戊酸群体药动学及个体化给药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倪韶青;儿童环孢素群体药动学研究以及发育对大鼠CYP3A和核受体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4 左笑丛;他克莫司与氨氯地平的相互作用及在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慧;肾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体内环孢素A的群体药动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宋贤;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D];昆明医学院;2007年

3 柯蒙;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群体药动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4 曾凡湘;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的群体药动学及治疗结果预测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薛领;中国健康人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的群体药动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林薇;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性能评价与群体药动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7 陈顺生;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模型性能比较及妇科患者群体药动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8 张金;老年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9 宋洪涛;氢氯噻嗪群体药动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66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566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