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使用双环醇片联合甘草酸注射剂的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本文选题:双环醇片 切入点:儿童联合用药 出处:《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使用双环醇片儿童用药的分析,了解患儿的临床特征,找到联合用药最佳方案。方法:连续纳入全国18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系统的476例使用双环醇片的患儿,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登记和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和联合用药情况。结果:476例使用双环醇患儿年龄高峰为0-3岁,使用男性大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发病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排名前3位疾病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疸。联合西药多于联合中药,以联合甘草酸注射剂辅助其他药剂提高疗效明显。结论:双环醇片以治疗儿童消化系统肝胆疾病为主,为提高疗效,建议联合清热祛湿中药甘草酸注射剂,儿童服用双环醇片需注意规范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bicyclol tablets and find out the best scheme of combined use. Methods: 476 children who received dicyclol tablets were included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18 general hospitals in China. Frequency analysis and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were used to register and analyze the general and combined drug use of children. Results the peak age of children with bicyclol was 0-3 years old, and the male was larger than the female. The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is 2: 1.The disease of digestive system is the main disease, the top 3 diseases are viral hepatitis, liver cirrhosis, jaundice. Th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is more tha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clusion: Bicyclic alcohol tablet is mainly used to treat children's digestive system hepatobiliary dise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it is suggested to combin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lear heat and remove dampness, the injec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to clear heat and remove dampness. Children taking dicyclol table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andard med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PY1303,No.Z0406)~~
【分类号】:R9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双环醇片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J];传染病信息;2002年02期
2 王铁华,石庆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双环醇的含量[J];医药导报;2003年10期
3 谌玲如,孙玲华,肖菊兰;双环醇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04年02期
4 宋伟峰;林潮双;李瑞珍;;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疗效观察[J];广东药学;2005年05期
5 徐芸;文小岗;王振豫;李继昌;;双环醇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分析[J];肝脏;2006年05期
6 廖柏明;;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J];首都医药;2011年06期
7 翁吉敏;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片[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09期
8 ;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片[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1期
9 ;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片[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10 郭强,张玉江,王靖,苏翠丽,常霞;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玲;李燕;陈丙跃;王春霞;夏学军;王洪亮;金笃嘉;鲁小笋;汪仁芸;陈晖;;难溶性抗肝炎新药双环醇促吸收技术及控释制剂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志明;陈伟华;刘丽宁;李明山;田琦琦;;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刘耕陶;;双环醇药理研究的新进展及抗肝炎药研究的展望[A];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4 沈玲;赵伟;方之勋;李定坤;杨毅军;詹熔娥;钟备;徐乾;文睿;舒伟平;;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谷雨;李燕;;双环醇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薛猛;崔洁;钱令波;夏强;;双环醇对抗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A];浙江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姚晓敏;李燕;;双环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于红燕;李燕;;双环醇对四环素引起小鼠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林国贤;黄庆华;林玉英;吴智宏;邱荣仙;何雄志;叶向阳;胡震霆;;双环醇治疗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苏光扬;;双环醇与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对比[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和平;抗肝炎药双环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李和平;双环醇研究获2005年北京市科技一等奖[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王海;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研究获奖[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付德明;双环醇可治慢性乙肝[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王振坤;治疗肝病良药——双环醇[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江沪沪;我国人工合成抗肝炎新药“双环醇”[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_g;双环醇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周期抑制及自噬诱导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赵冬梅;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的肝脏药理学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于红燕;双环醇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李敏;双环醇抗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学机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5 王慧萍;双环醇对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胡庆伟;双环醇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7 刘鑫;双环醇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李烨;双环醇对实验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9 赵菁;双环醇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和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娄小娥;双环醇对CpG-ODN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栖;双环醇对小鼠急性放射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友文;双环醇对次黄嘌呤脱氢酶Ⅱ的作用及其抗炎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张鑫;双环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周亮亮;双环醇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茹筱晨;双环醇对超氧阴离子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10年
6 祁文s,
本文编号:1572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57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