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孔二氧化钛超声控释药物转运系统的构建及初步研究
本文选题:超声响应 切入点:鸡尾酒疗法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化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但因为此种治疗手段存在着靶向性差、药物选择性差以及严重的毒副作用等缺陷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构建合适的转运载体装载化疗药物以提高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与靶向性,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性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本课题以生物安全性高、超声敏感及高药物装载量特征的介孔二氧化钛纳米粒(Mesoporous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MTN)为载体,利用其孔道装载难溶性抗肿瘤药物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为实现药物的智能控释特征,最终使用相变材料1-十四醇(1-Tetradecanol,TD,相变温度为38-39℃)包裹到上述载药MTN表面,避免DTX提前释放,利用超声发热导致TD相变的性质,构建一种具有超声控释药物释放特征的药物递送系统。该药物递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为:一、高分辨超声响应药物释放:此药物传递系统在聚焦超声(Ultrasound,US)作用下发热导致温度升高,当温度上升至38-39℃时,TD发生相变,由固态变为液态,脱离MTN表面,MTN孔道被打开,药物(DTX)高效释放,实现了高分辨率的超声远程调控药物的释放;而在无US时,此药物传递系统表面孔道上的TD始终保持着固态并封堵着孔道中的DTX不被释放。该特征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且避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二、多机制鸡尾酒疗法治疗肿瘤:一方面该药物传递系统在超声响应下释放出的DTX产生化疗作用;另一方面,MTN在US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类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如单线态氧(~1O_2)等)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从而实现对肿瘤组织的声动力学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SDT);此外,聚焦超声所产生的热量,对肿瘤细胞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起到热疗作用。多机制联合治疗肿瘤,将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三、被动靶向性:由于肿瘤组织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 effect)以及MTN/DTX@TD适宜的纳米尺度(约220 nm),故此给药系统便于突破体内生物学屏障,靶向肿瘤组织。因此,本研究所构建超声型敏感药物递送系统显著地提高了DTX的治疗效率(靶向药物传递、多机制治疗),且降低了DTX的毒副作用(超声定点药物释放)。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超声敏感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及表征。本课题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粒径均一的MTN。然后在MTN表面连上透明质酸钠(Hyaluronic acid sodium salt,HA),而后以析晶法将DTX装载入MTN孔道中,再用TD包裹住MTN表面,从而构建出水溶性良好的纳米给药系统。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对构建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进行系统地表征。结果表明我们已成功制备出形态为球形、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约为220 nm)纳米制剂MTN/DTX@TD。2.超声敏感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体外行为考察。分别考察了该药物递送系统在体外三种常见的生物体系液体中的稳定性、超声发热行为、MTN-NH2-HA在超声作用下ROS产生情况、不同温度(37℃、40℃、45℃)的释放环境下体外释药行为及是否有超声作用下的体外释药行为。由结果表明:此制剂在这三种常见的生物体系液体环境中稳定性良好;聚焦超声具有良好的发热效应;MTN在超声作用下能产生较多的ROS,可用于SDT。不同温度释放环境下释药的速度和程度大小为:45℃40℃37℃,表明该药物递送系统具有温敏性;超声组的药物释放速度与程度大大高于未超声组,表明该药物递送系统具有超声敏感性。3.超声敏感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体内行为考察。分别考察了MTN/DTX@TD制剂的体内分布行为、抗肿瘤活性、病理学特征及血常规实验等。研究结果表明:MTN/DTX@TD制剂对肿瘤组织具有一定的靶向性,且在US作用下对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大大提高,且显著地降低了对正常组织的毒性,特别是对肝脏与血液的毒性。本研究以MTN和TD制备了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超声敏感型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通过多机制联合的方式显著提高了肿瘤治疗效率、并通过高效超声控释有效降低药物毒性,对恶性肿瘤的多机制治疗及药物智能控释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心琦;;超声的化学效应与应用[J];大学化学;1988年04期
2 王运新,周若珍,张进修;超声对金属腐蚀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1年01期
3 徐敏;葛建团;;超声对CaCO_3沉淀过程的影响[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张红喜;董宪姝;李治龙;申雪花;于海峰;;超声电化学在化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S2期
5 马俊华,赵建夫,伊学农;超声技术在水处理上的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6 杨婷;高乃云;严汉林;;超声强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1年06期
7 高守义;邹壮辉;;中高碳钢超声淬火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3年02期
8 吕效平;李建彤;韩萍芳;;超声制备微乳化柴油的实验研究[J];声学技术;2006年05期
9 王君,韩建涛,张扬;超声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2002年04期
10 沈壮志;沈建中;;超声增强对碱性品绿染料的降解[J];声学技术;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吕效平;李建彤;韩萍芳;;静态超声微乳化柴油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0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雒祜芳;曹辉;;育种超声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唐海林;;超声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A];2004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牧群;尹周澜;陈启元;;铝酸钠溶液中超声诱致自由基的检测[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5 冯中营;吴胜举;周凤梅;黄利波;;空化杀菌与数值模拟[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李建彤;吕效平;;超声柴油微乳化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迎;超声作用对聚丙烯及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彦威;在线超声间接电氧化合成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的过程和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卢婷婷;基于介孔二氧化钛超声控释药物转运系统的构建及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孙岩;超声改性淀粉/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张超;低强度超声波强化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污水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辉;超声电化学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工艺和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丙义;基于超声—电磁混合场的油田防除垢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6 赵屹峰;甘草酸的超声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88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58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