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聚合物胶束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20 20:06

  本文选题:聚合物胶束 切入点:难溶性药物 出处:《中国药房》2015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介绍聚合物胶束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情况。方法:以"Polymeric micelle""Indissolvable drug""Bioavailability"等为关键词,在Pub 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中查询1989-2014年的文献,综述聚合物胶束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原理、不同性质胶束的应用以及聚合物胶束在口服给药系统中的前景和研究方向。结果与结论:共查阅文献138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聚合物胶束以其特异稳定性、控释性、生物黏附性以及抑制外排泵活性,在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同时,赋予聚合物胶束多种特性可实现多功能化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使其更加有效地递送药物,这必将成为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polymer micelles in improv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insoluble drugs. Methods: with the key words of "Polymeric micelle", "Indissolvable drug" "Bioavailability" and so on, the literature of Pub Medway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Springer Link from 1989 to 2014 was searched. The principle of improving bioavailability of polymer micelles as insoluble drug carriers, the application of micelle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the prospect and research direction of polymer micelles in or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were review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138 references were reviewed. Among them, 28 effective papers. Polymer micelles have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improving bioavailability of insoluble drugs because of their specific stability, controlled release, bioadhesion and inhibition of efflux pump activity.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polymer micelles can be realized by giving multiple properties of polymer micelles, which will become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to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drugs.
【作者单位】: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药学部;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ZR2013HQ011)
【分类号】:R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胡学强;李庭海;黎科;张永夏;;植物凝集素SMLII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23期

2 蒋圣娟;郭栋;潘芳芳;潘煜;王玉红;陈光;;食用菌凝集素的特征与功能[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郭栋;潘芳芳;潘煜;王玉红;陈光;蒋圣娟;;五种食用菌凝集素的提取及凝集活性测定[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林思;陈梦霞;赵丹;莫秀梅;王红声;;TPGS-脂质体/丝素蛋白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5 张倩雯;蒋志文;刘浩;;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杨恩芸;王晓君;戴甜;张丽男;孙勇军;高子彬;;壳聚糖修饰的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J];华西药学杂志;2014年03期

7 张茜;朱艳红;徐辉碧;杨祥良;;多功能纳米佐剂在肿瘤疫苗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5年Z1期

8 邵明香;龚珉;汤立达;;自组装多肽在新型药物制剂研发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08期

9 赵艳丽;侯准;李一木;崔亚男;李凌冰;;荷载紫杉醇多功能混合胶束的构建及体外评价[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10 李扬龚;钱嫦云;陆菲;徐晓芬;沈园园;;载紫杉醇共聚物胶束的合成与表征[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杜雯雯;Yuchen Fan;Nan Zheng;Bing He;Lan Yuan;Hua Zhang;Xueqing Wang;Jiancheng Wang;Xuan Zhang;Qiang Zhang;;转铁蛋白特异性纳米载体与Caco-2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上册,,大会报告)[C];2013年

2 郑楠楠;唐景玲;吴琳华;;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作为药物载体的最新进展[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3 张倩玉;Jie Tang;Ling Fu;Rui Ran;Yayuan Liu;Mingqing Yuan;Qin He;;一种由具有pH敏感性的α-螺旋穿膜肽修饰的脂质体递药系统(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上册,大会报告)[C];2013年

4 Xin-Jiang Tang;Qing-Hua Meng;Li-Ming Li;Xiao-Ying Ying;Min Han;Qiao-Jun He;Bo Yang;Jian-Qing Gao;;Improving The Antitumor Effect and Bioavailability of Camptothecin Loading Nanosuspension via Increasing Accumulation in Tumor[A];抗肿瘤药物研究新进展与肿瘤个性化药物治疗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清波;新颖形态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2 段晓品;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在抗肿瘤转移及逆转肿瘤耐药中的应用[D];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

3 郭延柱;两亲性纤维素及其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唐丽荣;功能化纳米纤维素的设计、构建及其在药物缓控释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陈明胜;超支化功能缀合物的构建及纳米医学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郑超;含苯硼酸基生物粘附性材料作为胰岛素跨鼻粘膜转运载体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杨伯涵;两亲型“蜈蚣”状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多功能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4年

8 徐巍;高产他克莫司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他克莫司MPEG-PLA纳米胶束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高晨;以间苯二酚杯芳烃为核的两亲星形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自组装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马颖颖;温度和pH敏感性可降解高分子胶束载药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红梅;均聚多肽纳米组装体与pH响应性纳米微粒新型靶向释药系统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裴靖;Galectin 4和β catenin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早期复发的关系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3 邹冬玲;髓样分化因子88与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A2780/Taxol耐药性相关[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胥洪鹃;载姜黄素壳聚糖—油酸胶束的制备及性质考察[D];中南大学;2013年

5 施伟;包载多西他赛PLGA纳米粒体外增加肺腺癌A549细胞和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余云霓;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PLA-TPGS载药纳米粒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蔡颖;miRNA-125b和miRNA-21对人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耐药性影响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4年

8 张倩雯;自噬抑制剂氯喹刺激ROS产生增强人乳腺癌细胞对3-溴丙酮酸的敏感性[D];蚌埠医学院;2014年

9 周炜;半夏蛋白纯化、表达及其活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10 周梦娇;高载药量且具有协同治疗效果的组合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华;周敬堂;;聚合物胶束在医药领域中的新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33期

2 李平祝;杨卓理;杨可伟;王菲;刘艳;;多功能聚合物胶束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3期

3 林琳;涂家生;庞卉;苗先烽;何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稳定性的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02期

4 肖玲;孙晓辉;陈华兵;朱艳红;徐辉碧;杨祥良;;聚合物胶束细胞摄取的膜融合机制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5 荣利;张彦焘;胡巧红;;天然高分子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S1期

6 蒋小红;黄[;黄雄;黄越燕;朱琦峰;宋国杰;;载药体系-聚合物胶束的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10期

7 李远达;朱亮;;聚合物胶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年08期

8 毛世瑞;田野;王琳琳;;药物纳米载体——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9 王志钢;臧琛;李慧;张保献;;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19期

10 陈东;丁平田;邓意辉;;聚合物胶束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孝寅;;新型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在我国研究的现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肖玲;孙晓辉;陈华兵;朱艳红;徐辉碧;杨祥良;;聚合物胶束细胞摄取的膜融合机制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张建祥;颜美秋;邱利焱;金一;朱康杰;;基于两亲聚膦腈的聚合物胶束的合成及其初步体外评价[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范孝寅;;新型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在我国研究的现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杨婷媛;张强;;以整合素为靶向的新型聚合物胶束联合给药系统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王永中;李雅娟;张志文;沙先谊;方晓玲;;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制剂[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婷媛;张强;;以整合素为靶向的新型聚合物胶束联合给药系统的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8 敖丽娇;黄亮;粟武;;肝素-叶酸复合胶束用于MRI及双靶向药物运输[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9 聂淑瑜;章莉娟;;pH敏感聚合物胶束载药和释放行为的介观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4年

10 李永文;夏和生;;双重响应聚合物胶束制备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控制释放行为[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静;超顺磁性Fe_3O_4磁性聚合物载药胶束的制备与磁靶向载药体系性能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蓓蕾;葡萄糖响应性嵌段共聚物胶束及对胰岛素的控制释放[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月英;羰基官能团化聚己内酯共聚物合成、表征及其体外释药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马颖颖;温度和pH敏感性可降解高分子胶束载药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穆朝峰;多烯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0年

6 张燕;多功能性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7 王永中;紫杉醇嵌段共聚物胶束给药系统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磐;功能化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远达;5-氟尿嘧啶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抑制肿瘤活性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1年

3 于克炜;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张云;肿瘤靶向和环境响应性多臂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甘延长;pH、温度双重敏感性胶束的制备及其对药物控制释放行为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于川茗;硫酸软骨素基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赵军;两亲性核交联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与载药应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超宇;氧化还原敏感和肿瘤靶向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王彩霞;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贾利霞;壳聚糖基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0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40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