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载药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本文选题:Box-Behnken效应面法 切入点: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丙交酯-胆酸 出处:《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以胆酸修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丙交酯-胆酸(m PEG-PDLLA-CA)聚合物为载体材料,制备紫杉醇载药胶束,并对载药胶束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芘荧光法测定m PEGPDLLA-CA聚合物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载药胶束,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应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胶束的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载药胶束平均粒径为(54.35±1.80)nm,包封率为(92.74±0.64)%,载药量为(24.05±0.16)%,载药胶束在室温条件放置48 h,载药量无显著变化,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紫杉醇载药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该载药胶束物理稳定性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paclitaxel micelles from poly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poly (lactide) (m PEG-PDLLA-CA) polymer modified with cholic acid as carrier material. Methods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of m PEGPDLLA-CA polymer was determined by pyrene fluorescence method. Paclitaxel micelles were prepared by thin film dispersion method. Results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 drug-loaded micelles was 54.35 卤1.80 nm,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was 92.74 卤0.64 nm, the drug loading capacity was 24.05 卤0.16, and the drug carrier micelles were place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48 h. 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aclitaxel-loaded polymer micelles is optimized by Box-Behnken design effect surface method, which has good physical st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作者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分类号】:R9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全大萍,高建文,廖凯荣,卢泽俭;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性能[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2年04期
2 邢传峰;胡海洋;杨春荣;晋运环;赵秀丽;陈大为;;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长春西汀长循环脂质体处方[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3 林琳;涂家生;庞卉;苗先烽;何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稳定性的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02期
4 季冬英;吴琼珠;平其能;;PLA-mPEG的合成和多西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制备[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翠丽;夏延致;纪全;孔庆山;李青杨;;聚乳酸的改性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2 邱笛;靳巧锋;欧静;罗祥林;;共聚物结构和乳化剂种类对肝素微球的性质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方瑞;赖俊英;王红军;蒋宏亮;涂克华;王利群;;结肠酶特异响应性两亲高分子载体的合成和表征[J];高分子学报;2010年06期
4 刘凤兴,程为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在药物释放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4年06期
5 汪朝阳,王方,赵耀明,周玲;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PLEG[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年01期
6 罗丙红,周长忍,陈义康,李立华,焦延鹏;新型PLA-PVP两亲性交联共聚物的初步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5年02期
7 赵建国;王克亮;胡月霞;黄碧纯;叶代启;周广英;;PEO-PPO-PEO三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2年02期
8 周瑜;曾俊杰;谢鑫;葛俊;陈红祥;万清波;;叶酸封端的聚(碳酸酯-co-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胶束的制备[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4年01期
9 涂增清;李敬豪;周月广;;PLA嵌段PEG聚合物胶束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4年15期
10 乔明艳;;紫杉醇纳米级给药系统研究概述[J];黑龙江医药;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范孝寅;;新型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在我国研究的现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范孝寅;;新型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在我国研究的现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刘朝晖;梅全喜;黄榕波;温预关;李明亚;;用RBF神经网络预测利培酮稳态血药浓度[A];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翠丽;聚乳酸及其共聚酯的合成与表征[D];青岛大学;2006年
2 陈佳;低聚乳酸水解料合成丙交酯及改性聚(D,L-乳酸)材料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郭国宁;表面活性剂对聚乳酸纳米粒的修饰及其CdSe量子点的标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贾永堂;ε-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丙交酯共聚物及其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D];东华大学;2007年
5 段智霞;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肽纳米仿生骨基质材料成骨能力和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坤;肝靶向免疫基因载体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吴焕;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设计及在羟基磷灰石矿化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方瑞;结肠酶特异响应性两亲高分子载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亚瑜;PLA-PEG-PLA的微波合成及其载药微球的表征与释药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刘敏;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的超临界流体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地才;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脂质体的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朴圣君;多西紫杉醇共聚物胶束治疗裸鼠前列腺癌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荣利;肝靶向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1年
9 连明香;恩诺沙星缓释制剂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外;聚合物扩链剂的合成及对聚乳酸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晓凌;吕竹芬;陈燕忠;谢清春;黄红兵;刘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含量及包封率[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全大萍,高建文,廖凯荣,卢泽俭;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降解性能[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2年04期
3 熊成东,戴琦,,邓先模;聚乳酸-聚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通报;1994年05期
4 张景R
本文编号:1651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5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