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分析几种重组蛋白药物的翻译后修饰
本文选题:串联质谱 切入点:重组蛋白 出处:《中国药学杂志》2015年19期
【摘要】:目的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几种重组蛋白药物的翻译后修饰进行分析。方法首先将这几种蛋白分别进行蛋白酶切形成多肽片段,然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其液质肽图,最后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分析几种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信息。结果分别对这些蛋白中存在的二硫键、相对分子质量相似肽段、O-糖基化位点以及N-糖基类型等翻译后修饰进行了分析确证。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蛋白酶切的不足,为重组蛋白药物翻译后修饰的分析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several recombinant protein drugs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the proteins were digested into polypeptide fragments by protease, and then the liquid peptide map was determi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Finally, th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information of several proteins was analyzed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Th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such as O-glycosylation sites and N- glycosylation sites of molecular weight similarity peptides were analyzed and confirmed. Conclus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protease digestion to some extent. To provide more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 drugs.
【作者单位】: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卫生部生物技术产品检定方法及其标准化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技术平台”资助项目(2012ZX09304010)
【分类号】:R917;O657.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加伟;周玲艳;庄楚雄;;水稻Osε-co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3年04期
2 刘春菊;任炜杰;王志亮;;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兽用亚单位疫苗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9期
3 张春雷;靳立明;叶昱;张杰;朱俊;高又文;廖明;樊惠英;;介导分泌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方洋;杨洪桂;李俊凯;冯国忠;;杆状病毒的DNA聚合酶[J];环境昆虫学报;2015年02期
5 凌同;余黎;白慕群;;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4年02期
6 于永利;;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与疫苗研制的30年回顾[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拂晓;小反刍兽疫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对小鼠免疫效力的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眭维国;王惠;曹翠辉;薛雯;陈洁晶;邹贵勉;戴勇;;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全基因组翻译后修饰分析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3年01期
2 马强;郑君芳;贺俊崎;宋娜玲;;有丝分裂期间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及其功能[J];生命的化学;2014年01期
3 张梅;;缺氧应激中SUMO-1的作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年06期
4 解福生;李欢;;蛋白组学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5 陆颖菲;陈海;姚文兵;高向东;;蛋白质中赖氨酸衍生物定点引入的应用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3年02期
6 孙琪;张辉;马语曼;张鑫;唐子人;王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09期
7 王祯莲,曹亚;P53翻译后修饰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8 刘世荣;何维;;SUMO化修饰:一种多功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年03期
9 孙祖俊;易静;王毓美;;氧化应激对p53翻译后修饰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11期
10 黎玉华;毕惠嫦;黄民;;CYP450酶翻译后修饰对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永湘;;具有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2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4年
2 聂舟;徐霞红;周江;韩逸陶;姚守拙;;基于免抗体识别的翻译后修饰酶功能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3 李艳梅;罗施中;黄志平;陈永湘;赵玉芬;;利用MALDI-TOF鉴定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的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4 张乾勇;易龙;糜漫天;;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肿瘤细胞Rho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何为;刘志红;许丹科;;蛋白质组样品预处理中的色谱技术[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王科云;周雍进;刘宏伟;邹汉法;赵宗保;;酵母蛋白质甲基化组[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2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党永军;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蛋白3家族翻译后修饰方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薛宇;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细胞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李晶;综合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数据库的构建和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天元;利用基因编码的非天然氨基酸研究甲酸化及甲酰化赖氨酸翻译后修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姚琪;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不同修饰间相互调控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刘栋;质谱技术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检测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曹戟;活性氧簇(ROS)介导的蛋白翻译后修饰调控肿瘤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赵晓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尹剑锐;从多肽水平结合多种翻译后修饰信息研究差异蛋白质组学[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2 刘浏;正常人尿蛋白质组翻译后修饰的鉴定[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陈祥;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识别研究和应用[D];南昌大学;2014年
4 刘涛;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定量分析及在白血病细胞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5 谢靖宇;一种基于串联质谱鉴定蛋白质突变和翻译后修饰的算法[D];湘潭大学;2006年
6 汪邦山;酪氨酸修饰原位相互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祝叶萍;乙酰化蛋白的鉴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索生宝;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预测及其功能分析[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3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6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