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K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初步活性研究
本文选题:MEK 切入点:设计 出处:《药学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基于已报道的MEK小分子抑制剂,运用Autodock 4.2研究其与MEK蛋白的作用方式,并以此设计、合成10个全新小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定,并采用MTT法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化合物大多对MCF-7、PANC-1、SY5Y和A549四种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作用。其中,化合物4、6、7、8、10表现了较好的活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reported MEK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Autodock 4.2 was used to study its interaction with MEK protein, and 10 novel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this metho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1H NMR and 13C NMR.The anti-tumor activity in vitro was studied by MTT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signed compounds had a good effect on MCF-7 PANC-1SY5Y and A549 tumor cell lines.Among them, compound 4: 6, 7, 7, 8, 10 showed better activit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R91;R9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佩琪;安输;杨洋;刘莹;郭晓汐;徐天瑞;;MEK激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宋彬彬;张自阔;朱庆枫;何谷;范举正;;MEK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初步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17年03期
2 刘宏;范晓枝;田新强;李冰;;ARDS大鼠血小板MEK1磷酸化水平变化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Teresa Kim;Rodabe N.Amaria;Christine Spencer;Alexandre Reuben;Zachary A.Cooper;Jennifer A.Wargo;;Combining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melanoma[J];Cancer Biology & Medicine;2014年04期
2 陈子;王莹;;MEK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4年04期
3 苏君梅;陈维亚;;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点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J];健康研究;2013年01期
4 王霞;王晖;蒋楠;梁三红;吕文;张啸;张筱凤;;MEK通路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相关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1年04期
5 易婷;张浩;彭宜红;朱萌;何晓燕;黄孝天;;MEK1-ERKs级联激活方式是调控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复制的重要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6 周磊;谭晓冬;王巍;戴显伟;;胰腺癌细胞解离中occludin和MEK/ERK信号通路的作用[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7 王殊,王杉,祝学光,张嘉庆,乔新民,叶颖江,梁斌,马向涛,崔志荣;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其上游激酶在人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友广;李铭东;吉民;;酪氨酸激酶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J];药品评价;2006年02期
2 焦诗卉;何淼;;HIV辅助受体CCR5常见小分子抑制剂抑制效果的综合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3 郝兰虎;孙倪悦;袁浩亮;陆涛;;细胞周期依赖蛋白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9年06期
4 徐柏玲;;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年06期
5 王钢莲 ,陈本川;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小分子抑制剂[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2年02期
6 赵兴旺;吴冰;焦慎超;李晶晶;樊印波;刘丽娜;赵睿;李青青;刘丹;赵临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相关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年04期
7 梁雯;赵桂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J];生命的化学;2012年06期
8 刘冰妮;刘默;刘登科;刘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年04期
9 李杨;Bcl-2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年01期
10 纪庆;周圆;彭晖;黄牛;齐静;熊冬生;高瀛岱;杨铭;杨纯正;;整合素αvβ3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及活性测定[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晶;卢俊彦;Shan Changliang;Fan Jun;欧阳斯盛;周宇;柳红;罗成;Chen Jing;蒋华良;何川;;靶向铜转运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与抗肿瘤活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周圆;纪庆;张永慈;杨铭;熊冬生;杨纯正;;整合素αvβ3小分子抑制剂先导物的发现及活性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罗再刚;黄雅理;徐雪梅;胡利明;;基于gp41核心结构设计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孔祥谦;陈丽敏;Cheryl Mccullough;蒋华良;Ronen Marmorstein;罗成;;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MOF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彭晖;冯健男;曹曦元;郭雷鸣;沈倍奋;黎燕;;生物毒素类小分子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体外评价[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Sarmistha Halder Sinh;Keqin Kathy Li;Yujun George Zheng;;Identification of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PRMT1[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马金莲;郑一超;吕文蕾;王志茹;李金凤;刘宏民;;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任永欣;崔玉敏;严孝强;赛杨;张维汉;顾轶;青卫国;苏慰国;;EGFR抑制剂新药研发[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方浩;孙凤娥;;Mcl-1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10 刘安;曹晨;孔德新;柏金辰;高立娜;王书航;陈宇;孙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白毅;新化合物可克服突变耐药[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基于抗真菌新靶标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和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优化设计新型小分子抑制剂[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张伟兵;PTP-MEG2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活性及动力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宋宇;RORγ新型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张瑜;新型MIF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其抗炎活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张宇;p18小分子抑制剂体外扩增人造血干细胞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6 张章;PDGFR小分子抑制剂GZD856体内外抗肺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7 郭少华;脂肪酶SMG1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激活机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付之光;靶向CD147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及抗肿瘤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9 刘飞扬;基于高能量功能细胞库筛选的新型选择性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生物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刘安;PD-1/PD-L1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锦;四氢VA嗪类和吡咯酮并吡唑类p53-MDM2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于晓艳;pBcl-2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分子药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董燕;以Wnt信号通路Porcupine蛋白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季鹏;STAT3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王志茹;LSD1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其抑制胃癌细胞转移侵袭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姜俊婕;喹唑啉酮及Bromodomain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7 吴云龙;一种EZH2小分子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筛选、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8 闵啸;荜拔酰胺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与Keap1-Nrf2小分子抑制剂优化设计[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9 侯丽;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σ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旭;CDC25B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评价[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9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72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