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印迹型脂质体靶向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步研究
本文选题:药剂学 + 表面印迹 ; 参考:《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06期
【摘要】:为探索一种表面印迹型脂质体能靶向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行性,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表面印迹型脂质体,以表面修饰二氧化硅的脂质体为支撑基质,通过烯键接枝后,分别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SPA)为模板分子开展表面印迹得到脂质体。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00.5±60.5)nm,多分散系数为0.22±0.018,表观包封率平均值为(86.25±2.53)%。与非印迹型脂质体相比,印迹型脂质体表面具有良好的模板分子吸附性能与选择识别能力。包载荧光探针后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印迹型脂质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合能力显著强于非印迹型脂质体,其荧光强度是后者的2.2倍;进一步包载药物后,印迹型脂质体能抑制细菌生长;可见印迹型脂质体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arget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with surface imprinted liposomes, surface imprinted liposomes were prepared by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The liposomes were imprinted on the surfa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surface protein (SPAA) using acrylamide as the functional monomer and methylene bisacrylamide as crosslinking agent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surface protein spa as template molecule.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liposome was 200.5 卤60.5 nm, the polydispersity coefficient was 0.22 卤0.018, and the average apparent entrapment efficiency was 86.25 卤2.53 nm. Compared with non-imprinted liposomes, imprinted liposomes have goo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and selective recognition ability on the surface of template molecules. The binding ability of imprinted liposomes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non-imprinted liposomes, an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imprinted liposomes was 2.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imprinted liposomes. Imprinted liposomes can inhibit bacterial growth.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药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182120015)
【分类号】:R9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菲菲;段玉清;张海晖;秦宇;张灿;马海乐;闫永胜;;EGCG-硅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2 阚显文;尹宇新;耿志荣;王志林;;基于硅材料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进展;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国城;吴根华;汪竹青;;球形硅胶表面镉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周雪;何锡文;陈朗星;李文友;张玉奎;;氨基硅球表面印迹牛血清白蛋白分离条件的初步探讨[J];分析化学;2009年02期
3 郑晶晶;赵格宁;李慕梓;谢卫红;;蛋白印迹膜洗脱方式的考察[J];广州化工;2012年08期
4 尚红梅;李引乾;曹新宇;陈辉玲;董玲玲;童德文;马永梅;;SiO_2载药微球的研究及应用[J];材料导报;2012年S1期
5 赵伟;赵芳巧;肖宇;杨苏邯;刘晓亚;;抗坏血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胶束及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3年03期
6 张芸;郭敏杰;么敬霞;陈鑫;刘靖;樊志;周庆礼;;以环糊精准聚轮烷为“假载体”印迹识别蛋白质的研究[J];分析化学;2014年02期
7 张进;曹丹;陈家美;王超英;;以硅材料为载体的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研究新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19期
8 付丛;李建平;;树枝状大分子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3年11期
9 高风仙;赵晓丽;马晓彤;何锡文;李文友;;基于硼酸基功能化的磁性表面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其对目标糖蛋白的识别[J];分析试验室;2014年02期
10 汤轶伟;兰建兴;魏立巧;李译;高子媛;励建荣;;分子印迹技术在莱克多巴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彦霞;Am(Ⅲ)与Eu(Ⅲ)的萃取分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刘含茂;中药活性成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识别机理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李颖;多功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RAFT聚合制备及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朱桂芬;咪唑类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固相萃取性能和环境分析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武利庆;分子印迹聚合物亲和性和选择性的理论预测与调控[D];北京大学;2005年
6 韩瑞芳;用双重识别基团分子印迹聚合物富集天然微量蛋白质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李琳;新型磁性分子印迹纳米复合体系用于生物大分子识别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门吉英;用功能聚合物微球构建pH敏感及pH敏感—时滞双重型结肠定位释药体系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9 夏建军;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祖佰yN;表面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庆;纳米硅胶表面分子印记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毒死蜱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栓红;新型聚合物包覆硅胶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3 孙倩;新型纳米材料在环境与生物传感研究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危丽雯;盐酸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高姗姗;抗坏血酸有机锗倍半氧化物脂质体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王妍;诺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祝娟;硅胶表面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邵坤;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9 潘凯锋;硅球表面苯酚MIPs的制备及其在DGT技术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11年
10 韦情情;胆固醇分子印迹传感器基底电极表面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秋叶;何锡文;李文友;陈朗星;张玉奎;;壳聚糖包裹硅胶载体印迹牛血红蛋白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孙瑞丰,罗晖,隋洪艳,沈忠耀;计量置换模型在分子印迹聚合物色谱分离中的应用[J];过程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3 孙瑞丰,罗晖,于慧敏,沈忠耀;人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子识别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4 史瑞雪,郭成海,邹小红,朱春野,左言军,邓云度;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2年03期
5 苏立强;张晓林;梁云凯;;硅胶表面亮菌甲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化学通报;2009年08期
6 段玉清;张海晖;徐菲菲;闫永胜;李金凤;梁凯;;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选择性分离大黄酸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启福;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特性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0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78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