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核酸适配子在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29 09:50

  本文选题: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 + 核酸适配子 ; 参考:《药物分析杂志》2015年08期


【摘要】:核酸适配子是利用配体指数级富集系统进化技术从单链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出的与靶物质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它已成为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有效工具,在分析化学领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当前已筛选了许多小分子物质特异性适配子,并基于适配子开发了一系列小分子物质检测系统。本文主要对SELEX筛选流程、小分子物质核酸适配子筛选特征与方法以及以核酸适配子为基础开发的电化学法、荧光法、胶体金比色法、酶联适配子免疫法等在小分子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Abstract]:Aptamers are oligonucleotides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to target materials, which have been selected from single-strand oligonucleotide libraries by using ligand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ystem evolution technique. It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study of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In the field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t present, many small molecule substance specific aptamers have been screened, and a series of small molecule substance detection systems based on aptamer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screening process of SELEX,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nucleic acid aptamer screening of small molecule subst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based on nucleic acid aptamer, the fluorescence method, the colloidal gold colorimetric method,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linked aptamer immunoassay in the detection of small molecules was reviewed.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科学技术处;河北大学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02338)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2013201128)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Z2015013)
【分类号】:R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清娟,许丹科,姜雄平,何为,刘志红,王艳,马立人;磁珠表面核酸探针的固定及电化学方法检测[J];分析化学;2002年01期

2 段诺;吴世嘉;王周平;;核酸适配体识别-荧光法检测赭曲霉素A[J];分析化学;2011年03期

3 ;Application of Colloidal Gold to Fluo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Human IgG[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0年01期

4 王昆;陶占辉;徐蕾;刘亚青;;功能化核酸适配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14年02期

5 赵秋伶;刘玲玲;杨丽娜;;基于核酸适体检测ATP的酶联分析新方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6期

6 王耘;贺江;王丽;刘贤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适体筛选技术的建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王啸林;王清清;宋海峰;;适配子介导siRNA靶向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翠香;高强;;牛白蛋白包裹复合磁性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2 李启隆,胡劲波;电化学分析的发展及应用[J];分析试验室;2003年06期

3 李慧;钟文英;许丹科;;生物素修饰纳米银探针的制备及在蛋白芯片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11期

4 陈栋;黄庆;黄君富;府伟灵;;适配子及其临床诊断的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5 杨锡辉;孔维军;杨美华;赵明;欧阳臻;;适配子识别技术在真菌毒素快速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3年02期

6 耿霞;赵强;;基于结构转换适配体荧光法检测赭曲霉素A[J];分析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7 刘信嘉;江颖妍;李美英;王弘;刘英菊;卢蓝蓝;孙远明;雷红涛;;卡那霉素A酶联适配体检测方法研究[J];分析化学;2013年09期

8 欧植泽;陈晨;高云燕;曹璐;刘桂霞;李慧珍;;色胺修饰竹红菌素及其稀土离子配位聚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3年05期

9 王丽;桑宏庆;;核酸适体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Yu Zhang;Yan-Jun Zhang;Xiao-Dong Xia;Xiao-Qi Hou;Cheng-Ting Feng;Jian-Xiu Wang;Liu Deng;;A quantitative colorimetric assay of H_2O_2 and glucose using silver nanoparticles induced by H_2O_2 and UV[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姚朗;候祺;邓一夫;;SELEX技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学术会议、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Pan Hu;Zengshan Liu;Ruiyun Tian;Honglin Ren;Xiaoxu Wang;ChaoLin;Sheng Gong;Xianmei Meng;Guangming Wang;Yu Zhou;Shiying Lu;;Se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DNA Aptamer Bearing the Internal Image of Saxitoxin[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田瑞云;卢士英;;核酸适配子及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马琳;马继平;要志丹;;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A];第七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如迪;朱玲;邹远;朱志;庄峙厦;杨朝勇;;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体的筛选及其可视化检测体系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平婧;柳建设;;电化学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及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世奇;核酸信标配基的构建、合成、活性鉴定及检测技术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安敏;识别艾滋病毒(Ⅰ型)核心抗原p24的核酸高分子配基的制备、活性鉴定及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盼;石房蛤毒素及其抗体适配子的制备与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13年

4 尹斌成;基于功能核酸为敏感元件的分析生物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丽;四种有机磷农药核酸适体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林小云;新型化学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在食品分析中的一些应用[D];南昌大学;2013年

7 张亮亮;基于纳米材料和功能核酸的光学传感新方法用于酶活性检测[D];湖南大学;2013年

8 LE DINH VU(黎廷武);光学生物传感的某些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甄珍;核酸、多肽的光学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程盛;基于DNA适体的生物传感信号增强方法的设计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少华;溶菌酶和BS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倩;基于生物技术的分子计算模型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史林飞;基于脱氧核酶和配合反应的汞和铀的检测新方法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陈肖肖;硅壳结构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化学/生物传感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文蔚;基于核酸适配体的食品中OTA和Hg(Ⅱ)的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6 张寒飞;磁性固定化漆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7 陈姗姗;以非磁化及磁化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的果胶酶固定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翠香;聚合物包裹纳米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对生物物质的吸附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方均建;铜螯合纳米磁珠结合生物质谱检测血清中芋螺毒素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10 孙盼;Fe_3O_4/CdTe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荧光免疫标记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 ;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坤,徐顺清,张志仁,刘志伟,鲁文红;一种基于适配分子的偏振荧光检测法[J];分析化学;2002年03期

2 王巍;贾凌云;;适配体筛选方法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9年03期

3 朱静;黄勇;蒋小平;谭钟扬;蒋健晖;沈国励;俞汝勤;;基于核酸适配体-质粒DNA复合物信号放大的荧光免疫传感技术[J];分析化学;2009年11期

4 范祚舟;徐加发;沈萍萍;;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5 万圣;吕延成;;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6 高翔,李梅,张立实;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01期

7 杨琳;马良;;免疫学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0年01期

8 刘小杰,何国庆,陈启和,张丽;赭曲毒素A的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年02期

9 甘龙杰;兰小鹏;江丽;马立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B特异性适体的筛选及其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10年02期

10 陈雪岚,许杨,袁勇芳;赭曲霉毒素A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J];卫生研究;200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卫滨;筛选环孢霉素A适体的Bio Mag-SELEX方法的建立[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连国军;曹建明;赵长容;马美萍;方芳;;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分子检测分析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年37期

2 韩晶;丁涵之;全红;严伟国;;分子检测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4年12期

3 沈凌莉;汪旭东;;为真:分子检测,让癌症远离人类[J];创业邦;2012年11期

4 陈杰;癌症的分子检测[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5 王少敏;张凯;杨贯羽;;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体液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2年01期

6 翟少伦;龙进学;岳城;袁世山;;中国部分地区猪细环病毒1型和2型的分子检测[J];微生物与感染;2010年02期

7 ;早产可能与母体感染有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伟华;朱桂清;宋晶晶;曹远银;;我国部分小麦品种抗秆锈基因分子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保娟;李植良;卢琳;黎振兴;;番茄资源TYCLV抗性的分子检测[A];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孙东亚;王晓鸣;何月秋;;镰刀菌DON、FB毒素的分子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荣仲;谭裕模;黎焕光;何为中;李松;谭芳;陈廷速;李杨瑞;;斑茅杂种后代分子检测[A];广西甘蔗研究所论文集[C];2003年

5 杨红鹰;朱信信;;乳腺癌分子检测评判标准的更新及临床意义[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6 徐笑红;;乳腺癌分子检测与治疗[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管晶晶;分子检测:解读疾病密码[N];科技日报;2014年

2 孙爽;抗盐碱杨树新品种通过鉴定[N];中国花卉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席艾力·依明;新疆三个品种牛蜘蛛腿综合征的分子检测[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2 陈亮亮;转昆虫抗冻蛋白基因棉花的分子检测及其耐寒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3 何梅;库尔勒香梨主要病毒分子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D];石河子大学;2005年

4 李鹏昌;山东小麦根茎部主要真菌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和分子检测[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轩娅萍;向日葵黑茎病发生分布、分子检测及控制措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6 刘瑶;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分子检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19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19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