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系统毒理学:形成、发展及应用
本文选题:系统毒理学 + 组学 ; 参考:《科学通报》2015年19期
【摘要】: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为传统毒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机遇,逐步形成了系统毒理学.计算系统毒理学旨在整合毒理组学实验数据,构建多水平、多尺度的预测模型,定量评估化合物的安全性.目前已经发展了静态网络分析预测、动态网络模拟和有害结局路径等几种研究方法.虽起步不久,但在全面理解毒理学机制、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化合物安全性综合评估等方面已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计算系统毒理学的诞生背景、数据资源、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及未来展望.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biology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toxicology and gradually forms systematic toxicology. The purpose of calculating systematic toxicology is to integrate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oxicology, to construct multi-level and multi-scale prediction models an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safety of compounds. Several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static network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dynamic network simulation and harmful outcome path, have been developed. Although it is a short start, it has shown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toxicology, finding new biomarker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of compounds and so 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ckground, data resources, research methods, application field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computational system toxicology.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32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03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WY1113007)资助
【分类号】:R9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向明灯;于云江;李琴;张艳平;王琼;李良忠;;四溴双酚A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剂量—反应关系评估[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3年06期
2 张亚莉;郭琳;杨朝君;;基于干系人知识共享的多组织项目风险的仿真[J];工程管理学报;2014年04期
3 白莹;徐斌;;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研究环境致病因素诱导帕金森病发病的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5年02期
4 李晟;叶荣苹;刘伟;陈秀芸;;非编码RNA与脑卒中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4期
5 杨先海;陈景文;李斐;;化学品甲状腺干扰效应的计算毒理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5年19期
6 金小伟;王业耀;王子健;;淡水水生态基准方法学研究:数据筛选与模型计算[J];生态毒理学报;2014年01期
7 张明清;范涛;唐俊;孔红山;;基于Agent的分布式系统信任模型仿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年09期
8 戚颖;康亚妮;赵小东;;Unexpected Role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Biology[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2014年05期
9 于燕;王可;贾军;王晓民;;纹状体注射不同剂量6-OHDA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评价[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明宝;中药引发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及中成药致敏成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张铃;非编码RNA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沈洋;多主体系统仿真调度与贝叶斯网络决策建模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晋建志;复杂网络基于节点重要性的社团探测及社团演化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时振涛;基于演化Agent的人工社会系统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6 江建宇;共享腹地港口群集疏运系统智能体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梁涛;辽宁沿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8 王耀来;转录机器的工作原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袁海涛;毒性测试替代方法在化学物心血管系统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吴舜尧;基于复杂网络的致病基因检测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英华;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as-miR-14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张茜;多出口群体疏散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刘占萍;基于AnyLogic的电脑服务备件需求仿真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黄涵年;农药氟虫腈作用下斑马鱼microRNA-155对cyb561d2的调控作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5 郭晓宇;一种具有情感因子的Agent模型及其仿真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6 唐莉华;lncRNA HOTAIR、MDA9蛋白及GRP78蛋白在恶性黑色素瘤侵袭和转移中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程子龙;面向传染病传播的人工交通系统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马晨;动态信息结构约束下系统包含原理的应用[D];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亚芳;三个生物相关体系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10 司亚雄;基于代理的社会网络信息传播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峰,李f刚,慕红丹;雷尼替丁氯化钠注射液毒理学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1年03期
2 张文众,冷曙光;干细胞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年03期
3 王全军,吴纯启,廖明阳;发现毒理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5年08期
4 罗圣庆;国外关于草酸的毒理学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5 何进,程灵,,周立国,周谟炯;沙苯立克复合散的毒理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5年03期
6 周炯亮;从第七届国际毒理学大会看毒理学研究进展[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6年04期
7 马国钧,沈美琴,刘黛莉,方金福,高仲民;青棉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年05期
8 陈安树;钱蓓丽;;2000年毒理学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0年04期
9 张晨;毒理学研究中应激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4年04期
10 童建;我国时间毒理学研究现状[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国才;袁伯俊;黄矛;;药物比较毒理学研究[A];提高药物研究质量 保证人类用药安全——全国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LP)第三期高级培训班会议资料[C];2010年
2 钱伯初;王茵;;国际毒理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第十一届国际毒理学大会概况[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尹松年;;大陆地区工业毒理学研究半个世纪的回顾[A];海峡两岸首届毒理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陈君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毒理学面临的挑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Carl L.McMillian;;毒理学与发现药物的相互关系[A];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石莹;宋瑞霞;;毒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状况[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21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8年
7 袁素波;;创新药物研制中的发现毒理学体系[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全国药物毒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张志;王光风;孟志宏;刘全海;;诺必擂停的毒理学研究[A];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廖明阳;;新药发现阶段毒理学研究的策略与方法[A];中国科协第二十三届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论文集[C];2008年
10 江智禄;;药理和毒理学研究对实验动物应分门别类[A];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白毅;突破短板 加强创新[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傅国;替呋液的毒理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2 邓利斌;微生物油脂PUFAS微囊粉胶囊剂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2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2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