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酸基螺旋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3 04:01
本文选题:多金属氧酸盐 + 螺旋 ; 参考:《佳木斯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本论文选用易得的V-型有机含N配体与多酸(POMs)及金属离子结合,构筑新型的螺旋复合物。探讨三者对螺旋结构形成的协同影响和螺旋结构形成的规律,在从分子水平上达到多酸基螺旋复合物可编程设计组装,并探索新物质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新型多酸基螺旋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IR),单晶X 射线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XRPD)和元素分析表征晶体结构。通过紫外光谱分析(UV)检测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采用纸片法对复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测试。 结果系统的合成了两个系列6种多酸基螺旋复合物:Na[Ag6(pyttz)2(H2O)][PMo12O40](1);K[Ag14(pyttz)4(H2O)2][PW12O40]2·(OH)·5H2O(2);K[Ag14(pyttz)4(H2O)4][HSiW12O40]2·H2O(3);H2[Ag3(Hpyttz-I)2][PMo12O40](4);H2[Ag6(Hpyttz-II)2(H2pyttz-II)2][CoW12O40]·4H2O(5);[Ag7(Hpyttz-II)2(H2pyttz-II)2][GeW12O40]·(OH)·6H2O(6)。 对复合物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复合物1,2,3,4和6相对于其自身多酸季铵盐来说,光催化能力均有明显提升,复合物5其自身多酸的季铵盐不具有光催化活性,因此不能将多酸本身的光催化活性传递到整个复合物框架中。此外对复合物进行了抗菌实验并且得到最小抑菌直径。 结论在水热条件下,使用配位灵活多样且易得的V-型有机含N配体吡啶双三氮唑(H2pyttz-I和H2pyttz-II)合成出6种新型的多酸基螺旋复合物。反应中POMs的种类、吡啶双氮唑的同分异构体的配位模式以及金属银离子的配位数对六种新型复合物结构的组装有重要影响。抗菌实验显示复合物对大肠杆菌(E. Coil)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说明各组分的活性在复合物结构框架中仍然传递和保持的很好,,从而为构建新型多酸基螺旋复合物提供实验模型。复合物1,2,3,4和6具有较强的光催化降解生物染料的活性,这是复合物继承了多酸自身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的结果,因此目标复合物可成为新型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候选者。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 new type of V - type organic N - containing ligand in combination with polyacids ( POMs ) and metal ions to construct a novel spiral complex .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three pairs on the formation of spiral structures and the formation of helix structures were discussed .
鏂规硶閲囩敤姘寸儹鍚堟垚鎶
本文编号:1836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368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