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老年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3 14:05

  本文选题:老年重症患者 + 万古霉素 ; 参考:《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23期


【摘要】:目的:监测老年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评估接受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后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情况。方法:对48例老年重症患者用药48 h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回顾并统计患者基本临床信息以及CRRT治疗情况。结果:CRRT组平均血药浓度为(21.34±10.74)mg/L,非CRRT组平均血药浓度为(29.01±9.16)mg/L(t=2.66,P=0.01),CRRT组与非CRRT组达到推荐血药浓度范围的患者均为16.67%,CRRT组与非CRRT组中分别有37.50%和4.17%的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小于15 mg/L,谷浓度超过20 mg/L的患者分别占45.83%和79.17%(χ2=9.56,P=0.03)。CRRT组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白蛋白水平无相关关系,但是非CRRT组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老年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普遍偏高,低蛋白血症可延长老年重症患者万古霉素半衰期。CRRT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万古霉素,对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老年重症患者行血药浓度检测有助于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Abstract]:Objective : To monito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vancomyc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disease and to evalu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vancomyci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 CRRT ) . Results : The mean plasma concentration in the CRRT group was ( 21.34 卤 10.74 ) mg / L , and the mean plasma concentration in CRRT group was ( 29.01 卤 9.16 ) mg / L ( t = 2.66 , P = 0.01 ) . The patients with CRRT group and non - CRRT group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45.83 % and 79.17 % ( 蠂2 = 9.56 , P = 0.03 ) . Conclusion :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vancomyci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albumin . Conclusion : Vancomyc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myasthenia gravis ha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vancomycin and can prolong the half - life of vancomycin in the elderly .

【作者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重症医学科、广东省老年感染与器官功能支持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老年感染与脏器功能支持重点实验室;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剂科;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A061400010);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健康医疗协调创新重大专项(编号:2015082025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学研究专项(编号:2014J4100033) 广州市科研条件建设项目(编号:7411675081103) 全军医药卫生科研项目重点专项(编号:[2010]119号-10BJZ09)
【分类号】:R9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力,陈怡禄;微量血测定儿童茶碱血药浓度在临床的应用[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0年03期

2 王衍洪,王成;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病例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黄小为,姚远;人体中血药浓度变化的建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04期

4 黄健,张明雄,戴志凌,王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碱的血药浓度[J];中国药业;2003年12期

5 马杰,王强,张秀英,张玉莲;影响他可莫司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河北医药;2004年12期

6 黄思代,李朝锋,谷梅金;264份茶碱血药浓度结果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5年06期

7 杨春荣;利培酮血药浓度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04期

8 蔡震;张三平;韦敏;梁建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茶碱血药浓度[J];广西医学;2005年12期

9 周美霞;陈光;管茶英;;两种方法测定茶碱血药浓度的比较[J];临床荟萃;2006年11期

10 丁汀;;双室模型中不同途径给药后血药浓度的叠加[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临毅;;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氟康唑血药浓度[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年

2 石苏英;沈建幸;;快速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涂厉标;李旭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利的血药浓度[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丁汀;陈健苗;;应用叠加法原理估算重复用药过程中的血药浓度[A];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唐莲;周黎;虞燕霞;杨辰;尚尔宁;;126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未达标的临床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徐英宏;;影响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7 林玳;郑怀宇;;氟康唑致苯妥英血药浓度升高[A];2006年浙江省药品法规与临床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文瑛;肖翔林;伍美慧;谢白露;蔡绍晖;;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相关因素分析[A];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毕津莲;付成效;黄明菊;李湘斌;阳波;;我院432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国阳;王守勇;徐建洋;李洪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马西平唾液浓度与血药浓度及其相关性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研究室教授 戴德哉;重视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的基础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菌群抑制 导致血药浓度升高[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蒋肖男;有些药物为啥要“首剂加倍”[N];保健时报;2009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监测血药浓度须因人而异[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蒋肖男;药量:该增加时就增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周一海;服抗癫痫药监测血药浓度[N];大众卫生报;2012年

7 李闽春;测血药浓度 防患于未然[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陈金伟;参苓白术散可提高肾移植患者CsA血药浓度[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执业药师 蒋肖男;何谓“首剂加倍”[N];大众卫生报;2006年

10 衣晓峰 庄磊;有效指导癫痫儿童个体化用药[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枝凤;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血药浓度及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雷立芳;Hv治疗SCA3/MJ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晓云;LC-MS/MS测定人血清中英夫利昔单抗血药浓度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满利;新诊断癫痫患者联合治疗转为单药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郭彩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比较[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晓晶;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丙泊酚全自动闭环靶控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5 梁立艳;环孢素A血药浓度水平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近期疗效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孙文文;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剂量、临床疗效、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继芳;肝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正常范围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8 黄丹;左西替利嗪与左氧氟沙星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孙旭芳;芬太尼血药浓度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量效关系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林宇星;环孢素的肝毒性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8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38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