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放射增敏作用与DNA损伤修复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 辐射耐受性 ; 参考:《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年04期
【摘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是抑制HDAC活性并造成组蛋白过度乙酰化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的特点,HDACIs化合物被分成短链脂肪酸、异羟肟酸、环肽和苯甲酰胺四大类。研究表明,HDACIs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某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HDACIs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年来还发现,HDACIs能增加肿瘤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具有较强的放射增敏作用,但该类化合物的放射增敏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其能增强肿瘤细胞的凋亡和自噬作用,以及DNA损伤修复机制破坏等有关,其中HDACIs通过导致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障碍发挥放射增敏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为此,本文就HDACis的放射增敏作用与DNA损伤修复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Abstract]: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s) is a class of compounds which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HDAC and cause histone hyperacetylation. According to its chemical structure, HDACI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hort chain fatty acid, hydroxamic acid, cyclic peptide and benzoamid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DACIs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many kinds of tumor cells, and some antitumor HDACIs have entered the clinical trial stage.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HDACIs can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tumor cells to ionizing radiation and have a strong radiosensitization effect, but the mechanism of radiosensitization of HDACIs is not very clear. It may be rela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of tumor cell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DNA damage and repair mechanism. Among them,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HDACIs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 of DNA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HDACis and the repair mechanism of DNA damage was reviewe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药学部;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5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2800)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3GGE27052)~~
【分类号】:R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晓艳;邓颖;杨建刚;;曲古抑菌素A对兔眼滤过术后滤过泡作用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10期
2 李晓艳;邓颖;杨建刚;;曲古抑菌素A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11期
3 罗月;郭刚;董超;赵锡鹏;张凤梅;凤志慧;;DNA损伤剂对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1功能位点突变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璐;BRCA1/2基因与Eμ-Myc p19~(Arf-/-)细胞药物敏感性及其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邢军;SAHA对人宫颈癌细胞化放疗增敏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中华;糖苷酶抑制剂的戈谢病分子伴侣机制和HDAC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石朋飞;丙戊酸钠对NK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的易化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秀萍;丙戊酸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D];苏州大学;2014年
2 王忠超;γ-羟丁酸钠对人胶质瘤细胞SHG-44放疗增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牛俊婕;丙戊酸钠对C6胶质瘤大鼠正常脑组织的放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14年
4 夏靖;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CCT对U251和A549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D];广东药学院;2012年
5 倪海波;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GDNF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Robert Delsite;Simon N. Powell;;DNA repair and synthetic leth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2011年04期
2 苏筠;楚建军;任峰;王忠超;陈秀萍;;丙戊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放疗增敏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3 陈秀萍;楚建军;王忠超;;丙戊酸钠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焕文,庄志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DNA损伤修复与疾病[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2 刘巍峰;于珊珊;陈冠军;李越中;;DNA损伤检验点与损伤修复及基因组稳定性(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05期
3 卢景琛;杨力芳;陶永光;孙仑泉;曹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新进展[J];科学通报;2011年25期
4 何晓波;景亚青;李克秋;赵玉霞;杨彩红;杨巧云;邱兴华;李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人群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年01期
5 范忠义;徐小洁;杜楠;叶棋浓;;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微小RNA[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3期
6 赵欣楠;魏敏杰;赵琳;;DNA损伤修复调控因子与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1期
7 徐广润,张苏明;DNA损伤修复与缺血神经元死亡[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8 朱守民;DNA损伤修复基因与遗传易感性[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3年01期
9 郑长青;季守平;章扬培;;DNA损伤修复与肿瘤烷化剂化疗[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年01期
10 沈杰;储冀汝;贾元威;刘晓平;;干扰survivin表达减少肿瘤细胞对紫外线诱导DNA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思力;赵辉;邹尧;韩忠朝;;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赖延东;陈丽萍;唐石伏;林育纯;李道传;肖勇梅;王庆;张波;魏青;陈雯;;PP2A调控组蛋白H2AX介导的DNA损伤修复[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段建明;张宗玉;童坦君;;过氧化氢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与细胞衰老的诱导作用[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孙慧;黄东雅;;脑梗死/再灌注后线粒体氧化DNA损伤修复的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于宏杰;付朝伟;徐飚;石国政;;DNA损伤修复基因MGMT在肿瘤发生与预后中的作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6 杜晓刚;华加宁;陈清凤;鲁德强;许正平;曾群力;;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噪声磁场干预[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曹流;;DNA损伤修复反应与细胞稳态在肿瘤及衰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第二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曹流;陈誉华;邓初夏;;DNA损伤修复反应的阴阳平衡与细胞稳态在衰老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丽萍;赖延东;朱小年;肖勇梅;张波;王庆;陈雯;;PP2A B56亚基调控DNA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潘志文;付志璇;曹文明;宋倩;徐笑红;;DNA损伤修复基因XPA、XPC、XPD和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静;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与苯作业工人遗传损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2 王营营;Ts65Dn小鼠造血干细胞对辐射诱导DNA损伤修复障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苏洪英;DNA损伤修复基因XPD、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吴文婷;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德晓;DNA损伤修复在辐射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樊龙刚;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环境致癌物DNA损伤修复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明娟;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与辐射剂量关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秦夏;P53在辐射致DNA损伤反应中的染色质重塑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5 王超;氧化应激性DNA损伤精子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6 陶佳海;核编码蛋白参与线粒体定位及DNA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3年
7 曹丽丽;高、低剂量率γ线照射对哺乳类细胞生长存活及DNA损伤修复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8 邵艳敏;AP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部位DNA损伤修复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9 周献锋;反义hTOP3对AT细胞内源性hTOP3表达、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李田芊;PI3K/AKT通路及DNA损伤修复对XWLC-05与A549肺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6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4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