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IS的哨点医院药物警戒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选题:哨点医院 + 药物警戒系统 ; 参考:《中国药房》2017年25期
【摘要】:目的:介绍哨点医院药物警戒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为我国医院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构建一套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哨点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并介绍其结构和功能,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依托医院业务信息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建立的哨点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主要功能有药品数据规整、药品不良反应(ADR)辅助上报、主动监测、药物警戒信息查询、监测预警与统计分析,实现了医院ADR的快速上报与主动监测。该系统已在20家哨点医院上线应用,上线后医院ADR报告数量明显上升。某样本哨点医院自2016年初使用该系统后,与2015年比较,2016年上报的ADR报告增长了120.6%。此外,该系统改善了ADR报告的上报流程;规范了ADR上报人员的操作及填写,缩短了上报时间,提高了上报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哨点医院药物警戒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ADR监测管理水平,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医院药物警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rug warning system in sentinel hospitals, and to provide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vigilance in hospitals in China. Methods: a set of sentinel hospital drug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was constructed,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ere introduced,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main functions of drug alert system in sentinel hospital based on hospital busin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data center were drug data regulation, ADR auxiliary reporting, active monitoring and drug warning information quer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have realized the rapid reporting and active monitoring of hospital ADR. The system has been used in 20 sentinel hospitals and the number of ADR reports has increased. Since a sample sentinel hospital used the system in early 2016, the number of ADR reports reported in 2016 has increased by 120.6 percent compared with 2015. In addition, the system improves the reporting process of ADR reports, standardizes the operation and filling of ADR reporting staff, shortens the reporting time and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reporting staff.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rug alert system in sentinel hospitals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level of AD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 hospital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drug vigilance in hospital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广州市品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基金】: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委托项目(No.0702-1641CITC5D03) 2015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5A030401061) 2016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7010160232) 2016年越秀区科技计划项目(No.2016-GX-024)
【分类号】:R95;TP31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文民,张京生,王龙兴;药物警戒论——更有效的沟通(二)[J];药品评价;2004年05期
2 王大猷;药物警戒方法概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1期
3 ;《中国药物警戒》投稿须知[J];中国药物警戒;2005年01期
4 ;《中国药物警戒》征文启事[J];中国药物警戒;2006年01期
5 陈娜;;美国发布的药物警戒草案指南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业;2006年11期
6 蔡伟;纪冬霞;赵贤;;药物警戒与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辨析及其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20期
7 ;《中国药物警戒》征文启事[J];中国药物警戒;2007年01期
8 ;《中国药物警戒》征文启事[J];中国药物警戒;2007年02期
9 刘军艳;;浅谈药物警戒与药品安全工作[J];天津药学;2007年03期
10 马爱霞;吴抒艺;王越;徐厚明;;美、法两国药物警戒机构设置的特点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物警戒;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繁典;;对我国药物警戒与药品风险管理实践的认识[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刘东;李娟;鄢浩;;药物警戒——带我们走进低碳社会[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边蕾;杨悦;;药物警戒中患者直接报告情况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曾繁典;;药物警戒与药品风险管理[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5 秦丹;王爱平;靳洪涛;;药物警戒与药物安全性评价[A];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C];2013年
6 ;药物警戒 安全用药 风险管理[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大会报告[C];2010年
7 孙骏;夏思远;倪敏;;试述美国药物警戒体系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大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评价与药物警戒中的信号问题[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曾繁典;;药物警戒与临床安全用药[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孙伟春;颜久兴;;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完善我国药品安全保障体系[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旭岩;为药物警戒业务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N];中国医药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佳;药物警戒与风险管理计划[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刘欢;本市10家三甲医院将建药物警戒站[N];北京日报;2007年
4 王丹邋记者 孟庆普;专家力推药物警戒理念[N];健康报;2007年
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 于芝颖邋李玉珍;医院需要建立药物警戒体系[N];健康报;2008年
6 于芝颖邋李玉珍;医院药物警戒网络建设亟待加强[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记者 邢宇皓;国内药企加强药物警戒[N];光明日报;2010年
8 编译 李勇;亚洲药物警戒:跨国安全报告需求缺失[N];医药经济报;2010年
9 编译 紫箕;欧洲药物警戒改革雄心勃勃[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驻京记者 李雪墨 孙燕萍(见习);临床药学要引入药物警戒意识[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眉娜;我国药物警戒体系建设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9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4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