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氟非尼酮干预大鼠皮肤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06:53

  本文选题:AKF-PD + 瘢痕 ; 参考:《中国新药杂志》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探索氟非尼酮(AKF-PD)在大鼠皮肤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线性瘢痕模型,在切口区涂抹AKF-PD外用制剂,观察其对创伤修复的影响;以成纤维细胞(FB)数目和胶原纤维密度为指标,考察药物对瘢痕形成的影响;以皮肤损伤部位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变化,探讨AKF-PD对瘢痕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AKF-PD实验组明显延缓伤口愈合(P0.01)、同时实验组FB的增殖和胶原密度明显降低(P0.01);用药d 7,实验组皮损部位中TGF-β1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AKF-PD可抑制皮肤瘢痕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瘢痕形成过程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flunfenidone AKF-PDD on scar formation in rat skin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Methods: a rat model of linear scar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effect of AKF-PD on wound repair was observed, and the effect of drug on scar formation was studied with the number of fibroblasts and the density of collagen fibers as indexes. Th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尾 1 (TGF- 尾 1) in skin injury site was studie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KF-PD inhibiting scar.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the AKF-PD group significantly delayed wound healing (P0.01), while the FB proliferation and collagen dens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P0.01.The expression of TGF- 尾 1 in the les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on the 7th day.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TGF- 尾 1 in the scar formation may be inhibited by the mechanism of the inhibition of TGF- 尾 1 ex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scar formation by 1: AKF-PD.
【作者单位】: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中南大学药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9ZX09102-011)
【分类号】:R965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胜峰;氟非尼酮局部施用形式的探索及其干预大鼠皮肤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龙娟;氟非尼酮对UVA诱导的光老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2 陈菲;吴茱萸提取物纯度与体外经皮渗透的关系及其镇痛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童星;小分子蛋白多糖Decori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D];青岛大学;2009年

2 李飞;伊曲康唑凝胶剂的研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3 金睿;氢醌凝胶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英兰;崔明玉;刘文忠;;皮肤组织血管紧张素Ⅱ与瘢痕形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姜波;杨春辉;闻辉;;瘢痕形成的机制及病理变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36期

3 王振宜;保留皮肤减少瘢痕——一种减少暂时性造口回纳后瘢痕形成的简单方法[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4 李瑾;转化生长因子-β与眼表瘢痕形成[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2年04期

5 王益民;丹参抑制瘢痕形成的机制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柴家科,宋慧锋;瘢痕形成机制的发育生物学思考[J];中华烧伤杂志;2002年06期

7 吕建中;吕洛;史绯绯;;透明质酸抑制瘢痕形成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8 刘玲;陈敏亮;;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瘢痕形成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2期

9 ;成纤维细胞培养与瘢痕形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4期

10 田京发,李伯信,周成勇,刘达根;耳环孔瘢痕形成的相关因素与预防[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钟晓春;戴育成;李洁;文珠;曹勇;李国辉;吴燮卿;刘强;;稀土化合物氯化镧抑制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夏炜;舒茂国;潘勇;;伤口关闭方法和材料与瘢痕形成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胡德荣;“模板缺损学说”揭示瘢痕形成机制[N];健康报;2005年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医学博士 陆叶;剖宫产瘢痕如何消除[N];家庭医生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成;不同强度磁场对大鼠外周神经瘢痕形成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2 姚宗江;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皮肤创面再生及瘢痕形成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5年

3 吕营;应力分布对瘢痕形成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贾W,

本文编号:1877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77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