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丙二酰胺类及脲类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本文选题:肿瘤 + 分子靶向 ; 参考:《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人类健康一直深受多种疾病的威胁,其中肿瘤威胁较大,其治疗一直都是世界性的大难题。目前现有抗肿瘤药物大都是细胞毒类药物,该药物存在毒性大、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已经由传统的随机筛选过渡到合理的根据作用机制而靶向于特异细胞功能异常的药物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在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各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对促进细胞生长、降低细胞凋亡、改变细胞骨架功能、增加转移和其它生物学改变起关键作用。靶向于HGF/c-Met通路可改善依赖c-Met的肿瘤的治疗。在研究以HGF/c-Met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过程中,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c-Met晶体结构的公开,越来越多的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被开发,根据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可知有效的c-Met激酶抑制剂至少应包含1个六元疏水的芳香环,同时六元环上必须有1个氨基,其与相隔2个化学键范围内的1个氢键受体一起提供2个氢键作用位点。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2个关键中间体,分别为N-(3-氟-4-羟基苯基)-N-(4-氟苯基)环丙烷-1,1-二甲酰胺和N-(3-氟-4-羟基苯基)-2-氧代-3-苯基咪唑烷-1-甲酰胺,二者包含丙二酰胺类及脲类结构并且脲末端连接含氟取代的苄基或苯基,根据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构效关系规律,此类结构有助于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活性提高。另外合成了化合物5-羟基-4-甲氧基-2-硝基苯甲醛、2-羟基-5-硝基苯甲醛,将二者分别与上述二中间体连接,可合成新的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2、对1-[(4-氟苯基)氨基甲酰基]环丙烷羧酸进行酰胺化,合成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类似物N-(4-氟苯基)-N-(4-苯氧基苯基)环丙烷-1,1-二甲酰胺,为进一步优化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奠定了基础。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uman health has been threatened by many diseases, among which tumor is a great threat, and its treatment has always been a worldwide problem. At present, most of the existing anti-tumor drugs are cytotoxic drugs, which have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high toxicity, easy to produce drug resistance and so on.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the research of anti-tumor drugs has been transferred from traditional random screening to the study of drugs with abnormal function of specific cells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diseases, especially in tumori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mong various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c-Meta plays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cell growth, reducing cell apoptosis, changing cytoskeleton function, increasing metastasis and other biological changes. Targeting the HGF/c-Met pathway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c-Met-dependent tumors.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anti-tumor drugs targeting HGF/c-Met signaling pathway, the study of small molecular c-Met kinase inhibitors started late, but with the disclosure of c-Met crystal structure, more and more small molecule c-Met kinase inhibitors we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ompounds, effective c-Met kinase inhibitors should contain at least one hexagonal hydrophobic aromatic ring and one amino group on the six-member ring. It provides two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sites together with a hydrogen bond receptor in a range of 2 chemical bonds. 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1. Two key intermediates were synthesized, namely, N-fluoro-3-fluoro-4-hydroxyphenyl -N-N-fluorophenyl-4-fluorophenyl) cyclopropane-1-diformamide and N--3-fluoro-4-hydroxyphenyl carbon-2-oxo-3-phenylimidazole-1-formamide. They contain malonamide and urease structures and end with fluorinated benzyl or phenyl.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small molecule c-Met kinase inhibitors, this kind of structure can improve the activity of small molecule c-Met kinase inhibitors. In addition, the compound 5-hydroxy-4-methoxy-2-nitrobenzaldehyde, 2-hydroxy-5-nitrobenzaldehyde, was synthesiz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two intermediates. A new small molecular inhibitor of c-Met kinase, .2., can be synthesized by amidation of 1- [4-fluorophenyl) carbamate] cyclopropane carboxylic acid, and synthesis of a small molecular c-Met kinase inhibitor analogues N-4-fluorophenyl-N-(4-phenoxyphenyl)-cyclopropane-1-diformamide.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small molecular c-Met kinase inhibitors.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91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芳,刘景生;蛋白激酶抑制剂[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6年02期
2 刘廷林;谢焕章;魏于全;杨胜勇;;探索应用反向对接技术研究蛋白激酶抑制剂选择性的可行性[J];药学学报;2009年07期
3 黄卫;曾富华;胡晓敏;;蛋白激酶抑制剂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7年02期
4 欧武陵;胡胜;于丁;;癌症治疗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药物敏感性[J];中国肿瘤;2010年10期
5 史宁;韦林毅;吴久鸿;;小分子抗肿瘤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23期
6 徐岩;王广树;孙薇;杨晓虹;徐利保;;小分子IGF-1R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8年10期
7 陈建超;孙悦;周志旭;孙铁民;;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大鼠肉瘤蛋白同源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4年02期
8 王伊文;刘艳芹;谢进;张英鸽;;影响癌症对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敏感性的因素[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年02期
9 刘兴赋;傅晓钟;杨坤;;抗肿瘤吡咯三嗪类激酶抑制剂的合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基因治疗可逆转心功能有不全倾向活体家兔心室递送编码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的基因[J];口岸卫生控制;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鹏;杨加宾;孙春龙;李鲁申;胡兵;张蕊;吉民;;小分子ALK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2 丁素菊;刘康;毕晓莹;;Rho激酶介导的缺血再灌注微血管损伤的机制初探及Rho激酶抑制剂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崔国惠;李新刚;陈燕;吴青;;TSA抑制NB4细胞去乙酰化酶活性并促进细胞周期素激酶抑制剂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徐利保;杨晓虹;孙薇;周小平;徐岩;;Rho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5 张宁;李刚;肖波;刘运海;蔡艳;孙新刚;梁静慧;;Rho激酶抑制剂对EAN发病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马金贵;黄河;蒙凌华;柳红;丁健;;新型Src激酶抑制剂PH006的抗肿瘤作用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徐铮奎;国内替尼类开发思进取[N];医药经济报;2014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抗艾药物研发目光投向宿主蛋白抑制剂[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翻译 李勇;激酶抑制剂时代[N];医药经济报;2014年
4 伊遥 编译;蛋白激酶抑制剂:揭开CNS药物开发新篇章[N];医药经济报;2012年
5 编译 李勇;CLL新药研发进入激酶抑制剂时代[N];中国医药报;2014年
6 晓艳;眼皮底下的抗癌新药[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衍超;Wee1激酶抑制剂MK-1775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应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辛;两种小分子化合物抗癌作用的发现与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刘晓川;针对B细胞相关恶性肿瘤的激酶抑制剂的药物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杜娟;计算机辅助激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和模拟[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蕾磊;应用质谱技术筛选激酶抑制剂[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夏冬辉;原癌蛋白PIM-1激酶抑制剂的分子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秦晋;几类激酶抑制剂的分子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王增军;附睾蛋白激酶抑制剂Eppin和精囊蛋白Semenogelin 1相互关系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9 宋云;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Aβ诱导痴呆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冬冬;喹唑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兰芳;用于治疗晚期肺癌的新型ALK和c-Met激酶抑制剂的研发[D];复旦大学;2013年
2 张志杰;新型嘧啶类ALK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初步抗肿瘤活性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葛翠竹;以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为靶点抗肺癌药物的筛选、设计及活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4 吴冕;含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铂(Ⅳ)前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宋盼盼;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丙二酰胺类及脲类关键中间体的合成[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吴文;新型大环结构的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韩春晓;基于化学信息学的B-Raf激酶抑制剂计算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范永剑;1,3,4-VA二唑类KDR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欣然;异喹啉类和4-氨基吡啶类Rho激酶抑制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徐利保;小分子c-Fms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筛选[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06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0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