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y1的DNA改组提高普那霉素的产量
本文选题:始旋链霉菌 + 普那霉素生物合成 ; 参考:《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研究普那霉素产生菌株选育的分子育种方法,提高普那霉素的产量。方法对来自6种始旋链霉菌基因组重排菌株的spy1调控基因,进行DNA改组研究,然后筛选阳性接合子进行发酵,HPLC法测定普那霉素两组分的产量变化。结果建立了普那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spy1的改组基因库,筛选出71个spy1改组接合子。接合子的普那霉素I产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产量为出发菌株7.5倍,达60mg/L;普那霉素II产量则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利用DNA改组技术进行调控基因的分子进化可以有效提高抗生素的产量,为普那霉素分子育种研究中的首次尝试。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lecular breeding method of pnamycin producing strain and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pnamycin. Methods the spy1 regulatory genes from 6 strains of Streptomyces eviscerus genome rearrangement were studied by DNA shuffling, and then the positive conjugates were screened to determine the yield changes of two components of pnamycin by fermentative HPLC. Results the shuffling gene bank of spy1 gene was established and 71 spy1 shuffled conjugates were screened. The pugnamycin I yield of the conjugate increased to some extent, the highest yield was 7.5 times as high as the original strain, reaching 60 mg / L, but the pugnamycin II yield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 molecular evolution of regulatory genes by DNA shuffling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yield of antibiotics, which is the first attempt in the molecular breeding of pnamycin.
【作者单位】: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376217、20976161) 宁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4A610209)
【分类号】:R97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丽芳;丁洁女;柳志强;郑裕国;;蛋白质定向进化及其在微生物代谢调控中的应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宗文;梁静娟;黄日波;;用基因组改组技术改良发酵木糖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XY-19的耐乙醇性能[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04期
2 刁欢;汤强;阮玲玲;;诱变育种技术在微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35期
3 郑喜;金志华;梅乐和;张达;;普那霉素发酵与吸附分离耦合过程动力学[J];化工学报;2010年03期
4 聂利强;赵静;刘俊果;;发酵—吸附分离耦合技术在普那霉素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化工;2013年01期
5 罗情情;王明兹;陈必链;黄建忠;;基因组改组技术及其在微生物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年03期
6 赵文婷;邹懿;胡昌华;;微生物菌种改良的新方法新策略[J];生物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7 毛雨;王丹;黄占斌;邢建民;;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1期
8 卢圣国;李霜;朱建国;孟庆雄;;基因组重排技术应用及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7期
9 金庆超;金志华;徐波;李宁慧;姚善泾;;普那霉素高产相关基因的筛选[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8年06期
10 洪小伟;金志华;金庆超;郑喜;黄柯;梅乐和;;一种与抗生素调控基因afsk高度同源的新基因——Spy1的克隆[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庞宗文;发酵木糖产乙醇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乙醇代谢特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0年
2 张文军;一株新Calicheamicins产生株小单孢菌C3509的发酵、分离纯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程艳飞;基因组重排在产纤维素酶斜卧青霉菌种改造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4 郑辉杰;用基因组重排和进化工程进行菊糖芽孢乳杆菌菌种改进[D];天津大学;2009年
5 李青连;Sansanmyc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和生物合成调节基因ssaA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6 赵君峰;淀粉液化芽孢杆菌ES-2-4基因组改组提高脂肽产量及其突变菌株差异蛋白组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张丽靖;产普那霉素始旋链霉菌发酵的代谢调控、条件优化及软测量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矫文策;两株海洋来源链霉菌的分类鉴定及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谭高翼;类A因子级联系统对井冈霉素合成的调控[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巧燕;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广域pH耐受的谷氨酸高产菌株[D];江南大学;2010年
2 刘莲娜;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与变铅青链霉菌TK24的原生质体种间融合[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刁金娜;多拉菌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尹华立;始旋链霉菌普那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功能和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卢圣国;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的1,,3-丙二醇高产菌株选育[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璇;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与其抗生素生物合成阻断突变株间的DNA多态性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郑喜;始旋链霉菌普那霉素的固定化及原位分离发酵[D];浙江大学;2010年
8 洪小伟;普那霉素高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克隆[D];浙江大学;2010年
9 赵文婷;诺西肽新型产生菌株游动放线菌的初步鉴定及其核糖体工程选育[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张丹丹;阿维拉霉素产生菌的定向育种及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晓萍;边英男;郝瑞昕;江培
本文编号:1916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1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