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负载雷替曲塞的HSA纳米微球的生物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12:27

  本文选题:人血清白蛋白 + 雷替曲塞 ; 参考:《南京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结直肠癌临床用药雷替曲塞(Raltitrexed)的水溶性,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降低毒副作用并提高其被动靶向性能,本工作通过去溶剂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和载药量的负载雷替曲塞的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纳米微球,通过细胞和动物两个层面上研究了载药纳米微球的生物性能。我们通过谷胱甘肽(GSH)还原人血清白蛋白中的二硫键,而后采用去溶剂法合成了负载雷替曲塞的HSA纳米微球,最后通过热固法提高纳米微球的稳定性。考察了纳米微球的粒径、载药效率、包封率以及稳定性;将上述载药纳米微球与细胞共培养,通过MTT法测定了载药纳米微球细胞毒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其细胞摄取情况;建立了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鼠源结肠癌细胞肿瘤模型,通过近红外荧光成像方法跟踪纳米微球在荷瘤小鼠体内实时分布情况,通过HPLC-UV的方法测定雷替曲塞在小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均以单独注射等计量雷替曲塞药物作为对照组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纳米微球的粒径和载药量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能够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实现药物的缓释,并可利用增强的渗透和滞留(EPR)效应在肿瘤组织有效富集。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ater solubility, prolong the blood circulation time, reduce the toxic side effects and improve the passive targeting performance of Raltitrexide, a clinical drug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this work, a series of human serum albumin (Serum Albumin, HSA) loaded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and drug loading amount were prepared by solvent removal method.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drug loaded nanoparticles were studied at the cell and animal levels. The disulfide bond in human serum albumin was reduced by glutathione (GSH), then the HSA nanospheres loaded with retitrexed were synthesized by solvent removal method. Finally, the stability of the nanoparticles was improved by thermosetting method. The particle size, drug loading efficiency,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drug loaded nanoparticles was determined by MTT method. The cell uptake was observed by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 the tumor model of colon cancer cells from CT-26 mice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oculation of BALB/C mice, and the real-time distribution of nanoparticles in tumor-bearing mice was tracked by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The distribution of letitrexed in mice was determined by HPLC-UV.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and drug loading of the nanoparticles had good controllability and could enter the cells through the cytosolic action to realize the sustained release of the drug, and the enhanced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 EPR-effect could be used to effectively enrich the tumor tissu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涛,李富荣,周汉新;阿霉素纳米微球靶向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年10期

2 王安训;李苏;丁学强;潘仕荣;;羟基喜树碱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特性[J];中国肿瘤临床;2006年01期

3 李晶;汪森明;;壳聚糖纳米微球作为化疗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1年06期

4 张文君;刘芹;;新型多西紫杉醇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评价[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年08期

5 谢宇;尚晓娴;蒋丰兴;胡金刚;颜流水;;壳聚糖纳米微球对牛血清蛋白的包封和缓释效果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12期

6 宋存先,朱振峰,杨菁,孙洪范,冷希岗,武莉,唐丽娜,王彭延,Robert Levy;载药纳米微球在血管组织中的吸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余东升,黄洪章,李苏,王安训,潘朝斌,王建广,潘仕荣;转基因载体聚乙二醇-聚谷氨酸纳米微球的制备[J];实用癌症杂志;2004年01期

8 陈璋;张婵;郭羽;张晓艳;赵良启;;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物载阿霉素缓释纳米微球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张献清;詹永华;穆士杰;刘志新;胡兴斌;安群星;黄晓峰;;新型左旋棉酚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2年02期

10 施锋,吴敏,林德明;磁性阿霉素纳米微球在磁场中磁感应的发热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山献松;张幼维;吴承训;;明胶纳米微球的丝肽负载和释放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2 宋岩;杨清彪;战乃乾;于苗;李耀先;;含卟啉荧光纳米微球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孙雨薇;倪忠斌;黄晓华;刘晓亚;陈明清;;铽(Ⅲ)-酰胺类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初探[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4 邬娟;张洪斌;张琦;;可德胶多糖及其衍生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胡勇;蒋锡群;;壳聚糖—二氧化硅空心纳米微球的制备[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6 郭睿;张乐洋;蒋锡群;;通过“绿色”方法制备高分子-金复合纳米微球[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7 陈孟婕;陈新;;负载紫杉醇丝蛋白纳米微球的研究制备[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丁丹;蒋锡群;;可生物降解的明胶-聚丙烯酸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王子妤;林梅;王琼;张东生;;三硫化二砷纳米微球的扫描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谭颖;徐昆;王丕新;;热诱导淀粉基纳米微球向微囊泡的转变[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廖勇斌;苏州纳米微球演绎“科技神奇”[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宗文雯邋实习生 凌昕瑶;纳米微球“小身材”蕴藏“大智慧”[N];苏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彦艳;壳聚糖油酸复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孟庆男;聚合物辅助合成具有壳层结构的纳米微球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武永涛;基于有机纳米微球的复合水凝胶的设计制备与功能构筑[D];东华大学;2011年

4 汪(山献)松;基于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的自组装[D];东华大学;2008年

5 朱陵君;小檗胺与紫杉醇纳米微球的构建及其体外协同抑瘤效应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刘杰;生物降解聚酯作为抗癌药物和基因载体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林英;高分子纳米复合造影材料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鲁中;高分子纳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抗肿瘤效果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燕萍;TiO_2及其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丁丹;负载抗肿瘤药物的高分子纳米材料体内外抗肿瘤效果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阁;基于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淀粉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骜p,

本文编号:1919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19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