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F16618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9 04:16

  本文选题:抗血栓 + 凝血酶受体拮抗剂 ; 参考:《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血栓性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已成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用于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和波立维,但有限的药效和出血问题严重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上世纪90年代美国Coughlin教授团队发现和克隆的血小板凝血酶受体,为研发性能更优的抗血栓新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凝血酶受体拮抗剂在不影响人体正常止血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凝血酶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作用,阻止血栓形成,是十分理想的抗血栓药物。F16618是法国Pierre Fabre研究中心研发的新型小分子PAR-1拮抗剂,它结构简单,有很好的体外、体内抗血栓活性,并且无出血副作用,因此F16618可能比之前的抗血栓药物有更好的药效,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以课题前期对F16618类似物的研究为指导,将F16618结构中的一些不理想基团优化改造,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联苯骨架化合物,且进行了体外活性测试。这些化合物结构与F16618相似,合成路线简单,有望在保留F16618生物活性的前提下降低其副作用。本文根据设计出的新型F16618类似物的结构式,利用简单、高效、环保、经济的方法来合成这些化合物,共合成44个新型化合物。不仅验证了合成方法的可行性,也为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快速柱层析法(FC)和重结晶法分离提纯,再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技术对其纯度和结构进行鉴定。以F16618和QTU-003的活性数据为参考,与上海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法国Eurofins Cerep SA公司合作,对这44个新型化合物的体外生物活性进行测试,得到了各个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揭示了活性优良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测试结果表明,QTU-114和QTU-118具有与F16618相同或更好的生物活性。它们结构简单且稳定,合成路线实际,产率高,为类似结构PAR-1拮抗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Abstract]:Thrombotic disease is a common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incidence of which ranks first among all kinds of diseases,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health problem faced by human beings. At present, the main drug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are aspirin and Polivir, but their limited efficacy and bleeding problems severely limit their use. The discovery and cloning of platelet thrombin receptors by Professor Coughlin's team in the 1990s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etter antithrombotic drugs. Thrombin receptor antagonists can selectively inhibit thrombin mediated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prevent thrombus formation without affecting human normal hemostasis. F16618 is an ideal antithrombotic drug. F16618 is a new type of small molecule PAR-1 antagonist developed by Pierre Fabre Research Center in France. It has simple structure, good antithrombotic activity in vivo and no bleeding side effects. Therefore, F 16618 may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previous antithrombotic drugs, and has a goo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of F16618 analogues, a series of novel biphenyl skeleton compound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optimizing and modifying some unideal groups in F16618 structure, and the bioactivity of these compounds was tested in vitro. The structure of these compounds is similar to that of F16618, and the synthesis route is simple, which is expected to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F16618 while preserving its biological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formula of the novel F16618 analogue, thes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by simple, efficien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conomical methods. A total of 44 new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It not only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nthesis method, but also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TLC, FCC and recrystallization. The pur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other analytical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activity data of F16618 and QTU-003, and in cooperation with Shanghai Hu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and Eurofins Cerep SA of France, the in vitro bioactivity of the 44 new compounds was tes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each compound wa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e compounds were also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TU-114 and QTU-118 had the same or better biological activity as F 16618. Their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stable, the synthetic route is practical and the yield is high, which provides a rich data bas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PAR-1 antagonist with similar structure.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海燕;刘刚;;苯并硫氮杂怡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年02期

2 祝严师,钱小红;单晶X-射线衍射对三个化合物的多晶型研究[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4期

3 朱孟沼;崔晓龙;李铭刚;李一青;赵江源;彭谦;文孟良;;发现微生物药物的新途径:从基因到新化合物[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年05期

4 方成林;;医学领域中所用三氟甲基化合物新颖合成方法的研究[J];南药译丛;1986年03期

5 杨德利;李加荣;孙克宁;路红燕;刘明星;史大昕;;TiCl_4催化一锅法三组分合成β-氨基酮化合物[J];有机化学;2013年11期

6 郭今心,孟昭力,王慧才;抗癌缀合药物研究 Ⅰ.新型药物载体聚酰胺-胺型化合物的合成[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付晓钟;汤磊;袁牧;石京山;;R,S-1-(取代苯基)-4-[3-(萘-1-氧基)-2-羟基丙基]哌嗪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血管舒张活性[J];药学学报;2007年07期

8 马正月;张元功;杨琦;李俊杰;杨更亮;;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14年03期

9 仇文;陈莉;孔祥文;孔令义;;呋咱氮氧化物与阿魏酸偶联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08年04期

10 陈茹玉,张鸣;环磷酰胺及相关化合物合成研究新进展[J];化学通报;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曹卫国;;全氟烷基炔酸酯砌块在含氟有机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朱忠红;张f ;李辉;谢颂海;赵卿飞;李和兴;;Pd/MIL-101催化剂应用于水介质中吲哚化合物合成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丁煜宾;王跃强;卫平春;解永树;;线型和大环多吡咯化合物合成、性能与应用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耀明;杨重寅;黄富强;;结构功能区设计与无机能源化合物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莫尊理;孙万虹;张立敏;陈红;刘艳芝;;氨基酸手性树状化合物的合成[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刚;杨松;宋宝安;胡德禹;金林红;薛伟;张素梅;;N-取代含氟苯环和杂环4-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刘新泳;;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研究进展[A];2008年度山东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与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及大会报告摘要[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于洋 记者 李泳沩;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问世[N];吉林日报;2011年

2 刘默 刘颖 刘登科;改造结构 降低耐药[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逸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以及荧光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麻国斌;铜和银参与的二氟烷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相关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3 杨飞飞;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游文玮;新型1,,2,4-三唑及嘧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郭家林;PI3K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尤佳;咔唑类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武炎;沉香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药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8 张敏;苯并[c]菲啶和橙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胡晨明;新型3-芳基异吲哚酮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癌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吕兆萍;四类吡啶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跃超;新型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司伟杰;新型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孙静;基于克拉霉素的新型酮内酯型抗生素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瑞波;S-β-D-糖苷-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5 乔静;杯吡咯大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王琦;枸杞发酵酒类胡萝卜素降解对香气影响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王勤金;新型含氮杂环类溴酚的合成及对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史宝文;肉桂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韩雪梅;基于R(+)XK469的结构修饰与初步抗肿瘤活性评价[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李彩红;紫杉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998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98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