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一种两亲性短肽与阿霉素的相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2 08:11

  本文选题:两亲性短肽 + 阿霉素 ; 参考:《化学研究与应用》2016年12期


【摘要】:利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以及扫描电镜研究了一种两亲性短肽P9(序列为:N-Pro-Ser-Phe-Cys-PheLys-Phe-Glu-Pro-C)与抗癌药物阿霉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阿霉素对该两亲性短肽的荧光具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并利用Regression方程和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体系的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了P9和阿霉素的相互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利用圆二色谱及扫描电镜考察了阿霉素对P9二级结构及自组装形貌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提出了阿霉素与两亲性短肽的分子作用模型。
[Abstract]:The interaction of a amphiphilic peptide P9 with adriamycin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circular dichrois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9 and adriamycin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sequence of: N-Pro-Ser-Phe-Cys-Phe-Glu-Pro-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riamycin had a strong quenching effect on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amphiphilic peptide, and the quenching type was static quenching. The quenching constants and binding constants of the system were calculated by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Stern-Volmer equation. The main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P 9 and adriamycin is hydrophobic force by thermodynamic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adriamycin o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and self assembly morphology of P9 were investigated by circular dichrois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inally, a molecular model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riamycin and amphiphilic short peptide was propose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3065,81000658)资助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0181120077)资助
【分类号】:R9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宇;乔明曦;沈庆文;陈大为;;长春西汀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制备[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18期

2 康爽明;胡海洋;胡婵娟;陈大为;冯莹莹;吴铁生;;pH敏感释药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许秀枝;王艰;李柱来;刘宏;陈耐生;;两亲性酞菁ZnPcS_1P_3的分离及光敏性质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杜坡;崔福德;李汉蕴;景遐斌;;紫杉醇两亲性嵌段键合物胶束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丁德润;司晓伟;姚有红;;季铵化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载药性质[J];精细化工;2012年06期

6 姜凌娟;周惠云;;壳聚糖的两亲性衍生物制备及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章华;陈景荣;王雪松;张宝文;;氨基酸修饰的竹红菌乙素——两亲性的有效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刘燕;毛慧渊;杨柳;乔龙娇;郭荣;;香豆素类化合物与两亲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2分会:溶液中的聚集与分子组装[C];2013年

3 曾灿;陈伟;胡建华;孙晓宇;;以PSI改性的两亲性共聚物对鬼臼毒素的物理包埋[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振;王萌;冯增国;;两亲性聚肽共聚物自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对阿霉素体外释放行为的初步研究[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5 崔灿;薛亚楠;卓仁禧;黄世文;;还原敏感纳米胶束提高癌细胞核内阿霉素浓度和细胞毒性[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西娜;羟基喜树碱长循环纳米粒及其两亲性载体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超;两亲性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王宇;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自组装纳米胶束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3 张龙龙;载多柔比星聚肽自组装体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海波;两亲性树枝状聚酯的合成及其在药物释放中的应用[D];湘潭大学;2010年

5 颜美秋;以两亲性聚膦腈为载体的阿霉素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D];浙江大学;2007年

6 梁润成;两亲性β-环糊精星型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胶束给药体系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3年

7 许博;两亲性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8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008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