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艾塞那肽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27 16:16

  本文选题:艾塞那肽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参考:《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21期


【摘要】:目的研究艾塞那肽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照体重将SD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各12只。假手术组仅开胸穿线不结扎冠脉,麻醉150min;模型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min;实验组于缺血前1 h皮下注射艾塞那肽注射液10μg·kg~(-1),然后造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0.9%NaCl。以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心肌组织中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P53的表达。结果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的(52±4)%比较,实验组为(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及p53的表达水平:模型组分别为0.26±0.03,0.37±0.02,实验组分别为0.18±0.02,0.24±0.03,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及抗炎作用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isenapeptide preconditioning o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Methods Sprague-Dawley male health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body weight: sham-operated group, mode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each group with 12 rats. In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coronary artery was not ligated with open thoracic puncture line for 150 min, and the model group was subjected to ischemia for 30 min and reperfusion for 120 m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0 渭 g kg-1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at 1 hour before ischemia, and then th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were given the same amount of 0.9 sodium chloride. Th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a was measured by TTC stain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3 and p53 in myocardial tissue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52 卤4)%, th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8 卤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aspase-3 and p53 were 0.26 卤0.03 卤0.37 卤0.02 in the model group and 0.18 卤0.02 卤0.24 卤0.0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senapeptide preconditioning has protective effect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anti-apoptosis, anti-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分类号】:R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英姿,,苏静怡;654-2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年02期

2 张鸿毅,徐继荣,陈博渊,唐伟椿,陈瑞;辅酶 Q_(1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1997年03期

3 马捷,李家成,王子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年04期

4 郭秀丽,张世玲;达曲斑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年05期

5 张昱;抗心肌缺血中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7年01期

6 杨叶猗;杨作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剂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2期

7 宋明才;徐楚材;;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体外循环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四川医学;1993年06期

8 冯国清,王振基,吴红霞,付润芳,刘昌发,边冬梅,翁世艾;前列腺素E_1联合黄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6期

9 周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年04期

10 许讴;孙国忠;刘仁光;;异丙酚对幼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慧;景桂霞;;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A];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卓阳;;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洁;敖英;乐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影响[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4 陈洁;敖英;乐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5 胡碧煌;;从巨蜥毒液中开发的新药——艾塞那肽[A];第九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周理兰;韩萍;;艾塞那肽对球囊损伤髂总动脉大鼠血管炎症作用的活体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刘建修;吴友平;王平;夏里丰;;胺碘酮、厄贝沙坦及其合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对比研究[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峗;王焱林;张宗泽;何祥虎;;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胡国新;卢中秋;王明山;陈醒言;黄唯佳;程俊彦;林丹;;纳络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林巳茏;张士俊;徐为人;王玉丽;;枸橼酸爱地那非在大鼠体内排泄状况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美国再次警告艾塞那肽注射液风险[N];健康报;2009年

2 欣文;美国再次警告艾塞那肽注射液的急性胰腺炎风险[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加拿大卫生部网站;加拿大警告与艾塞那肽相关的胰腺癌风险[N];中国医药报;2013年

4 二炮总医院内分泌科 李全民;艾塞那肽好在哪?[N];健康时报;2011年

5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6 记者 孙国根;将大鼠基因的功能“对号入座”[N];健康报;2014年

7 ;新抗病毒抗生素17997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杰;异丙酚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2 于玲;TSA调控内质网应激干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张一帅;核肌球蛋白在Nox2介导的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中南大学;2013年

4 李玲;五味子乙素增敏蒽环类的抗肿瘤作用和减轻其心肌毒性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孙海燕;一氧化氮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丙泊酚心肌保护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陆姚;鞘内远端吗啡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刘寰忠;氯氮平对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刘宏伟;川芎嗪对顺铂诱导大鼠耳蜗毛细胞凋亡的干预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刘中博;盐酸艾咪朵尔药代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10 罗映;AA-COX2/5-LO信号通路参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机制及干预[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法西多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杜勤;咖啡酸对硝基苯乙酯抗大鼠MI/RI作用的蛋白印迹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3 向卓;新型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冯倩;匹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彦东;艾塞那肽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杨名;艾塞那肽长效注射微球的研究[D];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6年

7 鲍晶晶;硫醚钉合α-螺旋艾塞那肽衍生物的药效学评价[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8 田洪斌;注射用艾塞那肽冻干粉针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丹花;前列腺素E_1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及ICAM-1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10 秦荣印;反复阿塞那平治疗在两种临床前抗精神病模型中的敏感性及其分子基础[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74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074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c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