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多粘菌素菌种选育和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6-27 16:41

  本文选题:多粘菌素 + 菌种选育 ; 参考:《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年07期


【摘要】:由于具有一定肾毒性和神经毒性,多粘菌素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二线药物。耐药细菌的出现和相应疗药的有限使多粘菌素重新进入临床实践中,多粘菌素在治疗革兰阴性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导致的感染方面疗效确切,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多粘菌素的发酵生产是其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基础。然而,我国多粘菌素的发酵产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以致多粘菌素严重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本研究从多粘菌素菌种选育、培养基优化、培养条件优化和培养过程优化与控制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上述研究中用到的方法和策略,期望为多粘菌素工业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Abstract]:Polymyxin has been a second-line drug for a long time due to its nephrotoxicity and neurotoxicity. The emergence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a and the limited treat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drugs reintroduced polymyxin into clinical practice, polymyxin in the treatment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especiall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 caused by the exact efficacy,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The fermentation of polymyxin is the basis of its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However, the fermentation yield of polymyxin in China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is study, the related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 from four aspects: polymyxin breeding, culture medium optimization, culture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and cultur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used in the above studies were pointed out.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myxin.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新乡医学院科研培育基金(2014QN140)资助
【分类号】:R9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孝;;多粘菌素的提取和精制法[J];药学文摘;1959年06期

2 ;国产多粘菌素M的药理试验报告[J];四川医学院学报;1973年02期

3 吴水华;尤洁;柯伙钊;王翠;陈梁军;;多粘菌素E检测方法的研究新进展[J];海峡药学;2014年04期

4 解庆镔,顾吉林;硫酸多粘菌素E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抗生素;1988年01期

5 邹荫甲;;答读者问[J];中国药学杂志;1959年02期

6 王惠丽,贺美兰;多粘菌素B致紫绀36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年02期

7 常晓菲;王宏;王静;刘官军;;硫酸多粘菌素B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1年10期

8 镡旭民;磷霉素能减轻多粘菌素B的耳毒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1年05期

9 陈冠容;;多粘菌素临床应用进展及应对超级细菌[J];医药导报;2011年02期

10 龚万久,李贺霞;超量肌注多粘菌素引起药物副反应1例报告[J];中国农村医学;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迁 ;梁蓓蓓 ;李悦 ;牛卉 ;邸秀珍 ;储晓蒙 ;白艳 ;汶柯 ;刘旭 ;王瑾;王睿;;多粘菌素肾毒性的文献计量分析与系统评价[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2 高燕渝;俞汝佳;吕晓菊;;多粘菌素B等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罗晶;雷兆锦;李忠东;;含多粘菌素E多药联合方案与其单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梅和坤;王睿;白楠;梁蓓蓓;曹江;汶柯;唐铭婧;刘银萍;李悦;蔡芸;王瑾;;HPLC-MS/MS同步测定多粘菌素E和左氧氟沙星浓度研究[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冬言;多粘菌素M喷雾剂存在致命危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牛真真;电化学法研究硫酸多粘菌素B与磷脂的相互作用[D];郑州大学;2011年

2 闫永娜;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多粘菌素硫酸盐和甲磺酸盐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罗晶;多粘菌素E联合其它抗生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及细胞色素C对多粘菌素B在肾脏中蓄积和肾小管毒性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74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074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a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