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本文选题:肺结核 + 血药浓度监测 ; 参考:《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年21期
【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790例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0例患者中有741例监测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其中362例(48.9%)低于正常峰浓度,359例(48.4%)处于正常峰浓度范围内,20例(2.7%)高于正常峰浓度;503例监测了利福平的血药浓度,其中209例(41.6%)低于正常峰浓度,279例(55.4%)处于正常峰浓度范围内,15例(3.0%)高于正常峰浓度。16例异烟肼血药浓度不足的患者监测了调整给药剂量后的血药浓度(450 mg),其中12例(75%)患者达到了正常的血药浓度,平均改变值为1.86μg·ml-1(P0.01);10例利福平血药浓度不足患者监测了调整给药剂量后的血药浓度(900 mg),10例患者均达到了正常的血药浓度,平均改变值为6.05μg·ml-1(P0.01)。结论:相当一部分肺结核患者的血药浓度未达到最佳的治疗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后大部分患者的血药浓度都达到了正常浓度范围。因此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临床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monitoring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to guid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 Methods: the results of monitoring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antituberculotic drugs in 790 TB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Xi'an Tuberculosis chest tumo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soniazid was monitored in 741 out of 790 patients, of which 362 (48.9%) were below the normal peak concentration, 359 (48.4%) were in the range of normal peak concentration, 20 (2.7%)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 peak concentration, 503 cases were monitored for rifampicin. Of these, 209 cases (41.6%) were below the normal peak concentration in 279 cases (55.4%) and 15 cases (3.0%) were within the normal peak concentration range. 16 patients with insufficient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soniazid monitored the serum drug concentration (450 mg), 12 of them) after adjusting the dosage of isoniazid. (75%) the patient reached the normal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The average change value was 1.86 渭 g ml-1 (P0.01) and 10 patients with rifampicin concentration deficiency were monitored after adjusting the dosage of rifampicin (900mg). All the 10 patients achieved normal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and the average change value was 6.05 渭 g ml-1 (P0.01). Conclusion: a large number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did not reach the optimal treatment concentration, and most of the patients reached the normal concentration range after adjusting the dosage. Therefore, monitoring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antituberculous drugs is helpful for individualized drug therapy,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作者单位】: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1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
【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SF1208(3)]
【分类号】:R9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丽娟;王丽;罗小祥;;治疗药物监测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8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洁;黄淑萍;吴狄;;我院结核病患者利福平和异烟肼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房;2010年30期
2 徐丽丽;张晓庆;王怀冲;李玉平;;专科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优化的思考[J];中国药房;2010年46期
3 刘会民;张洁;高金泉;吴狄;;HPLC法测定肺结核患者血浆中利福喷丁的浓度[J];中国药房;2012年02期
4 蒋亚萍;;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实践与体会[J];首都医药;2013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琴琴;柴利泉;李志玲;李丽;;结核病合并慢性肝病患者异烟肼血药浓度监测研究[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鸣,黄河,陈新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尿液中的异烟肼[J];色谱;2002年05期
2 严碧涯;抗结核化学疗法——现在和未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志刚,任斌,邓斌,黎曙霞,姚秋燕;244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师;2003年08期
2 宋莉,程静;对老年患者的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7期
3 高淑萍,王瑞书;92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5年06期
4 林荣强;程海兴;;90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年01期
5 谢陶吟;陈荣;吴晓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剂量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J];医药导报;2009年09期
6 冯绍文;何小敏;李敏薇;容颖慈;;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0期
7 黄芳;徐宏彬;李玲;;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03-2009年血药浓度监测的回顾性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年06期
8 江文德;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动力学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4年06期
9 陈定继;殷介浩;;青链霉素合用时链霉素血药浓度监测[J];人民军医;1989年03期
10 刘昌林,彭智聪,范德贵;中药血药浓度监测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婧;王玉文;王泽民;;利培酮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2 冯绍文;何小敏;李敏薇;容颖慈;;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相涛;王来成;韩强;;丙戊酸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鲁玉珍;李敏;郭长杰;何光明;;375例次血药浓度监测分析及临床意义[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相涛;王来成;韩强;;丙戊酸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刘红梅;林治光;任娟娟;崔慧茹;蒋平;李春波;;利培酮血药浓度监测及正常范围参考值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窦文琴;陈志高;顾秋君;徐蕾;;88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申薇薇;;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及浅析[A];全国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吴明东;林伟萍;丁汀;周慧萍;;945例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统计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10 梁健健;;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疗效关系[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云龙 邹家龙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血药浓度监测不应盲目偏信数据[N];中国医药报;2013年
2 衣晓峰 庄磊;血药浓度监测助癫痫个体化用药[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张炜 张秀荣;比较方见优劣[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郭卫;生物钟关乎药效[N];保健时报;2004年
5 贾伟华;癫痫为何久治不愈[N];家庭医生报;2007年
6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药剂科主任 谷清;头痛别盲目用药[N];保健时报;2010年
7 魏凰;实用 公正 可信[N];健康报;2006年
8 张艳秋;头痛切莫乱用药[N];家庭医生报;2008年
9 吴成;老人用药不要超过五种[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深秋;老年人用药宜少而精[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国栋;2006-2009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唐薇;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在小儿急性淋巴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三种制剂中氨苄西林生物利用度比较[D];昆明医学院;2003年
3 赵仁永;血药浓度监测及基因多态性检测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D];山东大学;2014年
4 董改英;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质量控制的改进[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廖应熙;西罗莫司在allo-HSCT患者的全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应用和安全性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黄春燕;老年患者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及安全性相关因素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7 缪娟;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8 俞小霞;199例住院患儿万古霉素临床应用调查[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4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094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