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氟喹诺酮C-3均三唑硫醚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发布时间:2018-08-19 10:46
【摘要】:为发现氟喹诺酮由抗菌活性到抗肿瘤活性转化的有效结构修饰策略,以均三唑硫醇(酮)杂环为C-3羧基的等排体,经硫醚化修饰得C-3均三唑硫醚酮(6a~6g),进一步优化得C-3均三唑硫醚酮缩氨基硫脲(7a~7g)和C-3噻唑并三唑稠杂环类(8a~8g)。用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方法评价3类化合物对Hep-3B、Capan-1和HL60的体外抗增值活性。结果表明,上述3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均强于环丙沙星,其中相应化合物的活性次序为786,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为Capan-1Hep-3BHL60。同时,含吸电子基(F、NO2)取代的目标化合物(6f、7f、8f和6g、7g、8g)均强于其他取代基目标物的活性,尤其是缩氨基硫脲类(7f、7g)对Capan-1的IC50值与对照药多柔比星相当。为此,硫醚酮缩氨基硫脲修饰的均三唑杂环作为C-3羧基等排体值得关注和进一步发展。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an effective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strateg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from antimicrobial to antitumor activities, the isoporous group of C-3 carboxyl group was composed of mercaptan (ketone) heterocycles. C-3 3-triazole thioether ketone (6a~6g) was prepared by sulfidization, and C-3-triazole-ketone thiosemicarbazone (7a~7g) and C-3-thiazole-triazole-fused heterocyclic (8a~8g) were further optimi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s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spectral data. The in vitro anti-increment activities of three kinds of compounds to Hep-3BX Capan-1 and HL60 were evaluated by MT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above three compound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iprofloxacin in vitro, and the order of activ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compounds was 786, and the selectivity to tumor cells was Capan-1Hep-3BHL60.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ivity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ctron absorbent group (FFN _ 2) (6fN _ 7fN _ 8f and 6g ~ 7g ~ (-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substituents, especially the IC50 value of thiosemicarbazide (7fN _ (7g) to Capan-1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drug doxorubicin. Therefore, thioether ketone thiosemicarbazone modified triazole heterocycles as C-3 carboxyl isophoric compounds deserve atten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河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872028,21072045)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350004)
【分类号】:R914.5;R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留州;谢玉锁;黄文龙;胡国强;;1-环丙基-6-氟-7-(芳甲叉肼基)-喹诺酮羧酸的合成及抗菌抗肿瘤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2 李涛;高留州;谢玉锁;胡国强;黄文龙;;氟喹诺酮C-3VA二唑硫乙酰腙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Ⅳ)[J];中国药学杂志;2014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勇,沈怡,钟裕国;1H-1,2,3-三唑的合成[J];华西药学杂志;2001年04期

2 肖国民,杨为华,宋文哲,谭仁宾;1,2,3-三唑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年08期

3 仲兆金,刘浚;1H-1,2,3-三唑合成路线图解[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年09期

4 杜斌,孟歌;IH-1,2,4-三唑的制备[J];开封医专学报;1999年01期

5 薛峰;路有昌;渠桂荣;韩素辉;;1H-1,2,4-三唑-3-甲酸甲酯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年12期

6 李娟;叶华;郭磊;于晓丽;叶菜英;张德昌;;羧胺三唑在肿瘤中的抗炎作用[J];癌症进展;2008年04期

7 程红秀;三唑伦致老年人精神症状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04期

8 龙德清;唐传球;周新;;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羧酸乙酯的合成与表征[J];应用化工;2008年10期

9 吴范宏,俞晓东,楼岩军;5-巯基-1,2,3-三唑钠盐无水物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年02期

10 朱灵芝;陈晨;罗丽丰;鞠瑞;武丹威;郭磊;朱蕾;李娟;叶菜英;张德昌;;羧胺三唑对肺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禄勇;宋鑫明;陈光英;宋小平;林强;;1,5-二取代-1,2,3-三唑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钮腾飞;蔡春;;串联双多组分反应制备5-甲基-1H-1,2,3-三唑修饰的模肽拟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渠桂荣;薛峰;路有昌;韩素辉;;1,2,4-三唑-3-甲酸甲酯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尹本涛;吕敬松;闫聪彦;张慧珍;王艳;周成合;;嘧啶三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秦安军;唐本忠;;功能化聚三唑的制备和应用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黄洁;宋纪蓉;任莹辉;马海霞;徐抗震;胡荣祖;;4-(1,2,4,-三唑-5-酮-4-基)-3-硫代脲酸甲酯的热分析及其稳定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徐蓉;王文利;魏太保;张有明;;2-(3-芳氧甲基-4-苯基-1,2,4-三唑-5-硫基)乙酸乙酯的合成[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李春圆;白银娟;李剑利;史真;;微波促进下3-烃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牛红旭;陈思亮;张淑娟;李玉川;庞思平;;二溴代三唑及其胺化的合成与产物晶体结构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10 孟青青;白鹤翔;王全瑞;陶凤岗;;新型呋喃并三唑并氮杂(艹卓)类稠杂环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海堂;1,2,4-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D];天津大学;2010年

2 吴禄勇;Cu(Ⅰ)催化的1,2,3-三唑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王东;“绿色”条件下合成1,2,3-三唑和1,3-二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4 白鹤翔;新型[1,2,4]-三唑并-A-homo-甾体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邓先清;三唑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癫痫活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6 魏成喜;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及抗癫痫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亚栋;新型含1,2,4-三唑及苯并三唑类杂环衍生物的合成[D];新疆大学;2005年

2 朱倩倩;4,,5-二取代-1H-1,2,3-三唑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徐蓉;三唑硫基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明明;1,2,3-三唑的合成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王庆鹏;硫三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细菌抗真菌活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万昆;三唑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和抗细菌活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黎吉辉;一锅法合成1,2,3-三唑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马善永;7-氯-1,2,4-三唑并[1,5-c]嘧啶衍生物的合成[D];复旦大学;2010年

9 马忠华;新型三唑并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Ⅲ)[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旭;3-氨基-1H-1,2,4-三唑的合成与生产[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91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191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