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新型3-芳基黄酮乙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发布时间:2018-10-29 21:27
【摘要】:肿瘤血管阻断剂(VDAs)能选择性作用于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使得肿瘤组织中心区域出现缺血性坏死,并持续作用于肿瘤组织的边沿区域。小分子黄酮类肿瘤血管阻断剂是肿瘤血管阻断剂中的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a)从而破坏肿瘤血管。其中,具有‘稠黄酮’咕吨酮骨架结构的5,6-二甲基咕吨酮-4-乙酸(DMXAA)最引人瞩目。虽然DMXAA对非小细胞性肺癌晚期患者的联合用药Ⅲ期临床研究因没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率而停止,但是其研究结果仍表明DMXAA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为了开发更具潜力的黄酮类肿瘤血管阻断剂,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以DMXAA和黄酮-8-乙酸(FAA)为先导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7-甲氧基-3-芳基黄酮-8-乙酸类衍生物(AFAA),并测试了其直接抗肿瘤活性和间接抗肿瘤活性。然而,实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药DMXAA相比,大部分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弱的间接细胞毒性。这促使我们探寻其中的原因。有文献认为DMXAA和FAA类衍生物的摀盐结构在其抗肿瘤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前期研究中设计合成的AFAA能形成两种分子内氢键。因此我们推测黄酮骨架环上8位乙酸基团与吡喃环上的氧原子形成的分子内氢键可能有利于形成该摀盐结构,而与7位甲氧基所形成的分子内氢键则可能阻碍了摀盐的形成。为了证实这种猜想,并获得更具潜力的黄酮类肿瘤血管阻断剂,本论文以3-甲基-2-羟基去氧安息香为原料经五步合成了18个不含7位甲氧基的新型3-芳基黄酮-8-乙酸类衍生物(YFAA01-18),并测试了其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直接细胞毒性,以及利用transwell共培养技术测试其对A549的间接细胞毒性。与此同时,我们还检测了3-芳基黄酮-8-乙酸类衍生物(YFAA)与7-甲氧基-3-芳基黄酮-8-乙酸类衍生物(AFA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Kasumi-1的直接抑制活性。直接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除化合物YFAA02与YFAA05以外,黄酮骨架2位与3位苯环上带有吸电子基团的3-芳基黄酮-8-乙酸类衍生物对A549和HT-29显示出与DMXAA相当的直接细胞毒性。而所有黄酮骨架2位与3位苯环上带有甲氧基的3-芳基黄酮-8-乙酸类衍生物对A549和HT-29均显示较弱的直接细胞毒性。然而,与其所显示的直接细胞毒性刚好相反,与DMXAA相比,除化合物YFAA05与YFAA09外,大部分黄酮骨架2位与3位苯环上带吸电子基团的3-芳基黄酮-8-乙酸类衍生物在50 μM浓度下显示出了较弱的间接抑制活性。而所有黄酮骨架2位与3位苯环上带甲氧基的3-芳基黄酮-8-乙酸类衍生物均在50 μM浓度下显示出高于DMXAA的间接抑制活性,如化合物YFAA14-18。为了进一步确认化合物YFAA05, YFAA09和YFAA14-18的间接细胞毒性,我们测试了这些化合物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A549的IC50值。结果发现,这些化合物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A549产生的间接细胞毒性明显强于其直接毒性。其中化合物YFAA16 (IC50=38.5 μM), YFAA17 (IC50=44.5μM)和YFAA18(IC50=35.7μM)的间接细胞毒性分别是DMXAA(IC50=84.4μM)的2.2,1.9和2.4倍,且均可单独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释放TNF-α。此外,与7-甲氧基-3-芳基黄酮乙酸在50 μM浓度下的间接细胞毒性相比,所有在黄酮骨架2位与3位苯环上含有相同取代基的3-芳基黄酮乙酸都显示出较高的间接毒性。这说明黄酮骨架的7位甲氧基的存在会降低此类衍生物对A549细胞的间接细胞毒性。另外,本论文以DMXAA, FAA,白杨素(Chrysin)及已经上市的抗白血病药物阿糖胞苷(Ara-C)为阳性对照药,测试了3-芳基黄酮乙酸与7-甲氧基3-芳基黄酮乙酸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Kasumi-1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对照药FAA与DMXAA对白血病细胞均显示出很弱的抑制活性。然而,在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中,YFAA12, YFAA13与AFAA09对血病细胞K-562与Kasumi-1的抑制活性高于Chrysin,而化合物YFAA12与AFAA09则对Kasumi-1, HL-60和HL-60/ADM细胞显示出与Ara-C相当的抑制活性。最后,我们探索出了一个条件温和且实用的合成2-羟基去氧安息香的方法,即3-芳基-4-羟基香豆素的微波辅助水相碱性水解合成2-羟基去氧安息。该方法有收率高,经济且易于操作的特点,适合大规模的合成2-羟基去氧安息类衍生物。而且该方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减少了反应中碳原子的浪费并且节约能源。此外,我们还探索了2-(2-芳乙酰氧基)取代苯甲酸甲酯的克莱森缩合反应条件。并最终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室温(20℃)下Cs2C03/丙酮体系。该条件下2-(2-芳乙酰氧基)取代苯甲酸甲酯水解副反应最少,过程简单且收率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914;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纯清;朱大元;;黄酮类的某些生理和营养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79年04期

2 徐颖,雷明吉,程诚;蜂胶与蜂胶黄酮[J];食品工业;2005年03期

3 金l⒑蚸9 ,韩少良;黄酮类的防癌机制——黄酮类成为抗癌因子的化学作用机制[J];日本医学介绍;2004年02期

4 闫亚美;吴珍红;缪晓青;;蜂胶黄酮特性及其提取鉴定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5 戴晓洁;;蓍的黄酮类部位对豚鼠离体回肠的抗痉挛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04期

6 梁富荣,黄伟雄;广东省保健品黄酮类产品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年02期

7 黄伟;唐灿;;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6期

8 叶茂;;7-羟基黄酮的合成探讨[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宫爱武,,康智平,韩增润;黄酮类糖苷合成路线的研究[J];包头医学;1994年01期

10 龚苏晓;茄中黄酮类的抗氧化活性[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杰;赵先恩;史俊友;索有瑞;;HPLC-DAD-MS~n快速分析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A];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群;金琪漾;;闽台两省黄酮类抗癌植物资源[A];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集下册(1995~2007)[C];2007年

3 颜光华;李小芳;程玉芳;杨雪梅;徐江平;刘叔文;陈文华;周中振;;新型3-芳基黄酮乙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4 徐英;尹亮亮;王弘;陈世忠;;采用负离子的ESI-IT-TOF/MS~n方法研究黄酮类苷元的裂解规律(综述)[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5 卢静;夏之宁;林叶新;;林檎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6 刘巍;李yN亮;石玉;周娜;徐为人;;黄酮类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研究[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孙丰雷;郎江明;吴伟康;;黄酮类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李君珂;姜子涛;李荣;;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首乌叶总黄酮[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唐勇;何薇;王玉芝;张甘霖;王笑民;;鸡血藤富含黄酮类组分抗肿瘤活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类黄酮在饮料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2 苏娜;类黄酮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3 徐铮奎;黄酮类药物有良好开发前景[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作者 徐铮奎;生物黄酮“家族”点兵[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陶春祥;何占德;陶钧;中药黄酮类抗DM的作用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曾繁莹;消费者如何应对“蜂胶乱象”[N];中国质量报;2010年

7 邓伯勋;饮食可防冠心病[N];健康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玛依努尔·艾力;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黄酮抗肿瘤及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2 朱立才;植物多酚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俊俊;合成生物技术改造大肠杆菌生产黄酮骨架物质[D];江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光华;新型3-芳基黄酮乙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李敬芬;取代的黄酮醋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韩天佼;六种黄酮7位氨基磷酸酯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董保平;多羟基黄酮的微波辅助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5 王亚丽;葡萄糖对黄酮—血浆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炼;黄酮脂溶性衍生物的酶促合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7 陈磊;类黄酮和α-淀粉酶相互作用特性及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吴建丽;磷酰化黄酮与钙结合型蛋白的弱相互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何力;夏枯草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辛成伟;3-甲基黄酮-8-羧酸的合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8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298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