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丝状病毒(filoviruses)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 NiV)均属于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的高致病病毒。病毒感染人后会导致出血热和严重脑炎,其特点为发病快,致死率高,且现尚无药物或疫苗。研发针对上述两类病毒治疗药物不但可以援助非洲和东南亚疫情多发地区,而且对我国也是必要的药物储备。丝状病毒包括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 MARV),可分别引起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和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 hemorrhagic fever, MHF),其中EHF致命性更强。NiV引起的严重病毒性脑炎和呼吸系统疾病致死率也比较高。由于两类病毒的高危险性,其活病毒实验需要生物安全级别4级(Biosafety Level 4, BSL-4)实验条件,严格的实验条件限制了其抗病毒药效学评价。丝状病毒和尼帕病毒属于囊膜病毒,其囊膜源于宿主细胞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囊膜糖蛋白参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过程:首先囊膜糖蛋白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与之结合,之后囊膜与宿主细胞融合,进而引发病毒后续感染过程。丝状病毒表面包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是介导其侵入的唯一糖蛋白;NiV介导该过程的蛋白有两个:G和F蛋白。病毒进入细胞是病毒入侵的第一步,因此阻断该过程可有效抑制病毒感染。药物重定位在抗感染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被广泛认可,由于已上市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均已明确,且生产工艺成熟,因此以其为物质基础有可能实现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可用于临床的抗丝状病毒药物和抗尼帕病毒药物。假病毒技术是用于研究高危病毒的经典方法。本论文应用该技术,制备了以丝状病毒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 GP)为外壳蛋白包裹HIV-1-luc核心的假病毒,包括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EBOV-GP/HIV-1-luc)、苏丹型埃博拉病毒(SEBOV-GP/HIV-1-luc)和马尔堡病毒(MARV-GP/HIV-1-luc),以及以尼帕病毒表面糖蛋白F(Nipah virus glycoprotein F, NiV-F)和G (Nipah virus glycoprotein G, NiV-G)为外壳蛋白包裹HIV-1-luc核心的假病毒(NiV-F-G/HIV-1-luc).然后应用上述假病毒在BSL-2实验室对已上市药物库进行评价,旨在发现丝状病毒进入抑制剂和尼帕病毒进入抑制剂。本论文首先应用ZEBOV-GP/HIV-1-luc模型筛选了840个已上市药物,结果显示,有12个性激素类药物可抑制ZEBOV-GP/HIV-1-luc感染,其中IC501μmol·L-1的药物有3个,分别是枸橼酸托瑞米芬(IC50:0.19±0.02μmol·L-1)、枸橼酸他莫昔芬(IC50:0.32±0.01μmol·L-1)和枸橼酸克罗米芬(IC50:0.53±0.02μmol·L-1)。IC50介于1μmol·L-1~10μmol·L-1的药物有7个,分别是雌二醇苯甲酸酯(IC50:1.83± 5.69μmol·L-1)、盐酸雷洛昔芬(IC50:3.48±0.07μmol·L-1)、马烯雌酮(IC50:4.00±9.94μmol·L-1)、雌二醇(IC50:5.26±9.92μmol·L-1)、炔雌醚(IC50:6.36±5.37 μmol·L-1)、雌激素酮(IC50:6.87±0.03μmol·L-1)及非那雄胺(IC50:9.94±0.45 μmol·L-1)。此外,己烷雌酚(IC50:14.20±0.55μmol·L-1)和醋酸氯地孕酮(IC50: 24.60±0.36μmol·L-1)也有弱活性。进一步应用SEBOV-GP/HIV-1-luc和MARV-GP/HIV-1-luc评价上述药物对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枸橼酸托瑞米芬、枸橼酸他莫昔芬、枸橼酸克罗米芬、盐酸雷洛昔芬以及炔雌醚对丝状病毒SEBOV-GP/HIV-1-luc和MARV-GP/HIV-1-luc也有抑制作用。本论文还评价了1300个已上市药物抗尼帕病毒活性。应用NiV-F-G/HIV-1-luc感染高表达ephrin-B2(EFNB2)的293T细胞,并在感染前加入受试药物,通过检测被感染细胞中报告基因表达水平评价病毒的感染程度。结果显示,1300个已上市药物中无尼帕病毒进入抑制剂。综上所述,本论文在BSL-2实验室条件下应用假病毒技术通过制备丝状病毒和尼帕病毒,在细胞水平分别评价了840个和1300个已上市药物抗丝状病毒和抗尼帕病毒活性,结果发现了5个性激素类药物对丝状病毒具有广谱抑制活性,而1300个已上市药物中无尼帕病毒进入抑制剂。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选择潜在抗丝状病毒药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验数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7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翁善钢;;亨尼帕病毒研究进展[J];口岸卫生控制;2012年04期
2 张体银;张志灯;郑腾;白泉阳;王武军;林素洁;;尼帕病毒巢式RT-PCR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年06期
3 于双平;龙民慧;姜晓舜;王松俊;;尼帕病毒的研究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3期
4 杨文斌 ,吕茂民 ,章金刚;尼帕病毒基因结构及其产物[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3年01期
5 ;尼帕病毒(Nipah virus)通过甜食和家畜传播[J];中国动物保健;2008年07期
6 张晨飞;陈昌海;刘耀兴;;尼帕病毒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学报;2012年05期
7 严有望;尼帕病毒[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2年06期
8 ;我科学家首次发现中国大陆蝙蝠体内存在尼帕病毒[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年01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于师宇;卢士英;张伯强;柳增善;;尼帕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晔;丁壮;;尼帕病毒的研究进展[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3 陈继明;王志亮;孙映雪;弋英;徐天刚;;尼帕病毒(Nipah virus)NP蛋白基因合成与原核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肖昌;徐兴然;涂长春;;尼帕病毒核蛋白基因(N)的表达及其抗原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谢金文;沈志强;任艳玲;魏凤;;尼帕病毒结构蛋白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肖昌;徐兴然;查云峰;张玉静;涂长春;;尼帕病毒和亨得拉病毒核蛋白基因(N)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及反应原性鉴定[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肖昌;徐兴然;查云峰;张玉静;涂长春;;尼帕病毒和亨得拉病毒核蛋白基因(N)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及反应原性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陈晨、通讯员樊琴;慈母阿尼帕新年迎来儿媳妇[N];新疆日报(汉);2012年
2 本报记者 戴岚 韩立群;阿尼帕 六个民族十九个孩子的母亲[N];人民日报;2011年
3 于维军 朱其太 颜景堂;亨德拉病、尼帕病——不容忽视的人畜共患病[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田建明;陪阿尼帕妈妈拍摄“国家形象片”[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本报评论员;母爱中凝聚着民族团结情[N];阿勒泰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杨媛媛;全国道德模范载誉归来[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7 记者何荣;自治区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揭晓[N];伊犁日报(汉);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丽丽;以上市药物为物质基础的抗丝状病毒和抗尼帕病毒的药物发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郭丽霞;尼帕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扬州大学;2007年
3 苗富春;小反刍兽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西尼罗病毒、亨德拉病毒及尼帕病毒并联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
本文编号:
2373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373363.html